今天听了我校语文组年轻教师秦老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也许忙于拍照取资料,竟然迷迷糊糊没有听懂,我深感自责,同时也进行了一点的思考。
(我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在语文界热热闹闹搞教研的时候,我困惑于不会教语文了,因为羞于表演,困于花哨,只是默默地固守着语言文字,固守着听说读写,固守着字词句篇,固守着语文传达出的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美丽。我爱语文,我渴望余映潮老师那种简单地教语文,我渴求肖培东老师那样浅浅地教语文,说实在的,作为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我希望安安静静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浅浅地教就行。我深知我的知识的贫乏,修为的不足,所以我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读其中的味道,一起感受语文的美好,就像感受生活的美好一样。)我知道我不优秀也许我缺乏资格去评一节语文课。
(我像每一位老师一样,一直在被专家培训着,学习着。我敬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我也在努力着,但同时我也困惑着,有时剑走偏锋却不知。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就很困惑。虽然不是专家执教,但是我看到我们老师的努力和创新。)这节课是这样呈现的。
导课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入题。接着老师出示“自主学习一”,要求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第二个要求是用上老师所给的表现心理的词语来概括。我认为这个设计很朴素很好,抓住语文基本素养去培养学生。
接着给出“自主学习二”,心理摧毁,有几个文句的呈现。要求学生寻找并阅读,同时进行朗读指导。以此类推呈现“自我否定,心理重建”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各个板块的给出我没有注意到过渡语的衔接和具体要求。是我听讲走神了,没有摸清教学指向。我不知道教学是指向人物心理还是幻灯片上的如何“摧毁”和“重建”。但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有板书。
最后给出老师归纳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大约有四五个之多。最后老师布置了一道微写作的课后题,200字的心理描写,课堂没有实现。
就是这样一个课堂流程把我整迷糊了。因为秦老师的语文素养与课堂驾驭能力,我是知晓的并且很认可。
这节课里,老师显然是想把心理描写这样一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我感觉这是她设计的教学目的,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创新。秦老师一定查阅了一些教学资料,也看了一些教学视频,深入钻研了教材,她贯彻了“用教材去教”这样一个新理念,站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视角带领学生去学习,并没有就教材教教材,具体到这一个课文,就是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之如何进行心理描写。我认为这是贯彻了新教材理念的做法。
那么问题来了,学生学会了没有?很显然课堂没有检测看不出来效果。课堂呈现的是学生在读,老师联系生活实际的引。为什么呢?这节课设置的问题目的应该指向的是体会人物的心理,还没有提升到心理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上,即如何进行心理描写这个层面,所以我没有弄清这个结论是如何出来的。据此我认为这节课没有遵循认知规律,拔高了层次,有一个认知的断层存在,这恐怕是导致这节课我迷迷糊糊没听懂的原因之一。
这就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课文本身要传达的是什么?编者把这篇课文设置在这一块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吗,显然不是,就连作者莫顿都不同意。语文本身携带的人文性的美,即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这些文本自身呈现的关于价值观的东西是多么有价值的,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东西,哪里去了?孔庆东先生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我们追逐了写作层面的技术性东西,忽略文本本身的最富有生活灵性的东西,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呢?语文不是技术,不仅是工具。我觉得,一篇文章,无论我们如何解读,都要关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长远的发展,都要关照文本自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当然了,秦老师这节课力求创新,突破常规,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尝试进行小说教学,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个人非常佩服,我就上不了这么高规格的课。秦老师这节课没有花哨的图片,没有过多的表演成分,教学指向明确,很朴素,也很用心,是值得我学习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吾虽下愚,知其不可。”教学设计追求创新,以达到更加有效,本无可厚非,但一味创新而失去语文教学之根,就得不偿失了。
语文教学要创新,要突破常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守住“语文”本身,守住听说读写,守住语文本身固有的魅力,要创新先要守正。希望语文人在课堂首先肩负起传承人类美好情愫的责任,其次引领学生走向表达美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