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林教师很诚恳的告诉大家他不是新课标的核心研究组成员,但是新课标中很多的新理念却与他十几年的课题研究不吻而和。
他是新课标探索的先行者,他对比大量专家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让我们一线教师跟随其学习,讲解时从一个核心、两条途径、三项目标、四大突破、五项对策条理清晰的分析领悟,让我对新课标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
1.核心素养不是某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素养与历史学科素养虽多了两个字,但是细品是完全不同的。新课标导向使历史素养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根本与灵魂,是根据教育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做出育人导向的,是培养人真实解决问题能力的,是以人为本的真正素养。
2.跨学科学习不是本末倒置的学习。
刚学习新课标跨学科融合,许多教师误理解为自己的学科每个课时都需要学科间融合。
听完讲座后才恍然大悟,其实每个学科每学期只需10%的融合,不需要本末倒置的追求融合而忽视自己学科的任务。
跨学科综合不仅仅是各学科间的融合,也可以是本学科内的综合,是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具体规划与分工协调的。
跨学科主要目的是劳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的是实践要求,从而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3.学科中的情景设置是真实生活的情景再现而非原始生活情景再现。
我们一线教师要树立育人能力是正确的,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用一套死板的模式去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但为了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灵活创设再现,不能让学生在重复原始的、前人已探究过的问题,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毫无研究的价值。
新课标的宏伟蓝图已设计出来,我们一线教师是最重要的实施者与落实者。
新课标只是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有法可依、有标可依的标准,究竟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真实落地?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设计实践。
相信大家只要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我们的教育一定会迎来希望的春天,一定会完成这场静悄悄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