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人是会接受教训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有时不只是吃一堑长一智,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只是。现实千变万化,情况都不一样了,前车之鉴其实只能作为参考。
而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即便接受了教训,又能这么快就有适应变化的技巧吗?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又怎样?
黄先生的餐厅开业在即,他开始请我们试吃。需要的食材,从主材牛肉到各种辅材,包括佐料和洋酒都从外地运到了店里,几乎全是没几个中国字的进口货(日本来的倒是有几个认识的中文)。
当然也不是百分百材料都是进口,比如时蔬就是本地当天的鲜货。几位北京来的高大帅气的小伙站在无烟烤台里面娴熟地将各种食材,澳洲和日本牛肉,还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海鲜在洁净铮亮的不锈钢台板上各种翻切叉压,然后分发到散坐在烤台四周的试吃者面前。
口感是新鲜的(不过说实话我是没能吃出这些被黄先生一再强调必须使用的进口油盐酱醋与我们平常的味道有多大区别),更新鲜的是这足足的仪式感。很奇怪同一块不锈钢面板,内里在烧烤,板子似要烧红了,而放餐具和酒杯的食客面前却是没什么温度。几位有幸试吃的人纷纷表示很不错,当然这是试吃者排开了价格考量的感觉。不知道一旦需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时这口感会不会一样好。
试吃十分成功。品相、口感、服务和气氛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觉得的。当然这是试吃,我不需要考虑开销,可以更纯粹体验。
不过如果只从吃饭这个角度来说,似乎还有些不尽兴,因为没有吃饱。不过我想或许不是所有餐厅都是为了能让食客酒足饭饱的。所谓美食,有时候就是要意犹未尽,仪式感正是美的一部分。
只是,虽然万事俱备却还开不了业,因为工商手续还没有办好。
黄先生似乎是接受了之前装修时候没事先城管报备而不得不与一些人周旋反倒浪费了时间又破坏了心情的教训。现在他决定在手续齐全后再开业,没有东风,绝不发船。
营业执照之前有一个前置手续——卫生许可证,我帮黄先生到属地管理部门填了申请表。根据规定,他们将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黄先生张罗着他的员工仔细清洁了场地,他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检查人员的到来。
大家都认为一定没什么问题,毕竟相对于周边的同行,他这个餐厅可以说是碾压的,至少在卫生方面。都盼着赶紧来看了好发证,然后再工商注册。
只是,黄先生这次能如愿以偿吗?
早安,十二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