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小丽,每日一篇原创文第1年零136篇(第501篇)
道德经第二十章和二十一章分别为《分》和《辩》,两个章节是相连的关系。
分辨:
释义有两点:
1.区分辨别
2.剖白[某人]没有所指控的过失或罪责
在这里,不难看出这两个章节所代表的含义是区分和辨别。
今天就先来看看《分》——区分。
文章一开始就先用了两组反问:“唯”(恭敬的答应)和“阿”(怠慢的答应),“美”(美德、善行)和“恶”(丑行、恶言)这二者的区别。
其实作者真正想问的是,究竟谁规定了这些区别?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模式来执行?凭什么来区分唯和阿,美和恶,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
从这个反问里,作者首先让我们了解的是,社会是有区分的,有等级的,百姓是被差别对待的,并非一视同仁的。
这个就好像我们在对待两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很经常跟大的那个孩子说:“你是哥哥姐姐,你应该要让一让弟弟或者妹妹。”
可是凭什么呢?为什么年纪大的就要让小的呢?年纪大又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以年纪来划分等级是否公平?
接着,作者提到了“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这里说的是,大家都一扑而上去学习社会道德,就好像春天登台赏景,就好像去参加喜宴一样。
作者的讽刺意味跃然纸上。
其实从古自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传统没有变过。
以前大家熙熙攘攘地都跑去考科举或者认为考科举才是唯一出路,所以都有考到八十岁的老人家还在坚持。
而如今,科举变成了高考,当国外职高或者专业大学热门的时候,我们都还是熙熙攘攘地冲向高考的那座独木桥,却没考虑到,到职高学习一门本事,一项技能也能够获得美好的未来及光辉的前景。
作者甚至笑称自己为“愚人”,于是我想到了周星驰的那句很出名的:
“众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这句话我想就是这篇《分》最想告诉我们的。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你是希望当个昭昭的俗人,还是当个昏昏的自我?
你是希望当个察察的俗人,还是当个闷闷的自我?
答案其实很简单: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追求真理的人,都是孤独的。
或许路途上很孤独,但真理却能陪你恒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