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在她的书《走出剧情》中说:大学快毕业了,同学们都在考虑就业问题,而她却面临着要不要活下去。
所以,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从这样的苦难中爬出来,是当下
我们一路长大,不容易。有人说孩子稀里糊涂的,不都长大了么,可是,这样稀里糊涂长大的我们,真的好么?你对自己满意么?
所以啊,人生无小事,每一步的成长都来之不易。
或许你会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这样,我的糟糕的情绪,糟糕的情感体验,糟糕的轻生的念头,它们从哪来。
1.人生中的重大失去。
重大失去,小到一件物品,一个宠物,大到亲人离世。丢掉或者弄坏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所以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假如这件小物品又是孩子情感依赖的对象,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比如抱着睡觉的小枕头小被子娃娃之类的,因为有情感的寄托,所以在物品不见了之后那种情感无处安放的处境,你体会过么?那滋味,不好受,所以,这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是糟糕的。这样的事情不用多,哪怕仅只一次,创伤体验就有了,而由此也会生出创伤性信念,如他们都会离开我,这个世界是不可靠的,是不值得信任的……而在未来的生活中,他就会不断的去印证自己这些信念,让创伤复演,不断的伤害自己,除非获得圆满。
人生大事件,再没有能大过亲人离世。这里的亲人,指的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指的是扶养自己长大的人。一个幼儿,离开成人是完全活不下去的,他的整个生命都仰赖亲人,所以,这个人是他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他,我不能活。所以,当亲人离世,我,就活不了了。即便是已经成年,儿时的关系模式和深层潜意识的情感链接,也会劳劳将我们困住,陷入焦虑的最终来源——死亡恐惧。
她说:你知道吗?其实哀伤有一点像是截肢,我们失去一个人的时候,像是我们的身体失去了一个部位、一条腿,我们无法克服“丧失”,生而为人,我们必须与“丧失”共存,去臣服与接纳,内心终有一泓无法疗愈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