愼靓王元年(公元前321年)
卫侯自贬称呼为君
第二年
魏惠王逝世,他的儿子魏襄王继位。孟子拜见他后对别人说:“看魏王不像一个君主,和他接触也无法产生敬畏之感。他猛然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能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我回答不滥杀人的人能统一。谁愿意让他统一呢?我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大王您知道幼苗吧,七八月间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了。这时天上乌云密布,突然大雨,幼苗就生机勃勃,一片葱郁。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融合统一才是大趋势,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或者企业)
第三年
楚、赵、魏、韩、燕五国一起攻打秦国,攻击函谷关。秦国出兵迎击,五国的军队全部败退。(可以看出,没有最高统治权的情况下联合部队的合作毫无效率。与散兵游勇没什么区别)
第四年
秦国击败韩国军队,杀了八万人。(乘胜追击,杀鸡儆猴。)各个诸侯都很震惊(这样各个诸侯想再次聚拢,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齐国大夫和苏秦争宠,派人把他苏秦杀了(可以想象,苏秦当时同时担任六国国相,随从堪比诸侯。落魄在齐国当客卿。以他的名声,必然是趾高气昂。被人刺杀不足为奇)
张仪劝魏襄王说:“魏国地方不满千里,士兵不足三十万,地势四下平坦,没有峡谷大河的险要。防军分别守卫与楚、韩、齐、赵接壤的边界,扼守要塞的士兵不足十万人,所以,魏国历来是厮杀的战场。各国约定联合抗秦,在洹水结盟,作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亲兄弟,有时还为争夺钱财互相残杀,各国之间,想靠反复小人苏秦的伎俩,就结成同盟,明显是靠不住的。大王您不与秦国结好,秦国就会发兵进攻河外,占据卷县、酸枣等地,袭击卫国,夺取阳晋。那时,赵国不能南下,魏国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绝,就谈不上联合抗秦,大王您的国家想避免危险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虑,拿定主意,让我辞去魏国相位,回秦国去筹划和好。”魏王于是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张仪回到秦国,再次出任国相。(柿子捡软的捏,就像欧盟希腊,一颗老鼠屎就是能坏一锅粥)
第五年巴、蜀两国相攻,都来向秦国求救,(求救时先想想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不然就看运气吧)秦惠王想出兵讨伐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韩国又可能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司马错建议他仍旧出兵伐蜀,张仪却说不如去征讨韩国。秦惠王说:“请谈谈你的见解”。张仪便说:“我们应该与魏国、楚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新城、宜阳,兵临东西周王都,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各国就不敢不从,这是称王的大业。我听人说,要博取名声应该去朝廷,要赚取金钱应该去集市。现在的黄河、伊洛一带和周朝王室,正好比天下的朝廷和集市,而大王您不去那里争雄,反倒纠缠于远方的戎狄小族争斗,这可不是帝王的大业啊”!(我个人认为当时的形势是,各个诸侯害怕秦国,但是对各个诸侯的地位和利益影响不明显,就像温水煮青蛙,或者说像平时那些不想洗衣服的人的心态一样。但是秦国一旦攻打挟持天子,号令诸侯,就像水突然加温或如衣服突然发霉变臭一般。定然会使各个诸侯猛然惊醒,奋起反抗,到时候秦国成为众矢之的,陷入进退维谷之境,所以这是一招臭棋)
司马错说:“不对。我也听说有这样的话,想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先开拓疆土,想要使军队强大必须先让老百姓富庶,想要成就帝王大业必须先树立德望。这三个条件具备,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现在大王的国家地小民贫,我建议先从容易之事做起。蜀国,是西南偏僻之国,又是戎狄之族的首领,政治昏乱,如同夏桀、商纣。以秦国大兵攻蜀,就像狼入羊群一样。攻占它的土地可以扩大秦国疆域,夺取它的财富可以赡养百姓,而军队不须有大的伤亡就可以使蜀国屈服。这样,吞并一个国家而天下并不认为秦国强暴,获取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认为秦国贪婪,这样我们一举而名利双收,还有除暴安良的美誉。秦国若是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会臭名远扬,也不见得有什么实际利益。蒙受不义之名,攻打天下人所不愿攻占的地方,那可是很危险的!请让我论述其中原因,周朝是天下尊崇的宗室,齐国是韩国的友邦。周朝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伊洛一带领土,两国将会齐心合力,共同谋划,求得齐国、赵国的援助,并与有旧怨的楚国、魏国和解,甚至不惜把鼎送给楚国,把土地割让给魏国,对此,大王您只能束手无策。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成功与否都是臭棋)所以,攻打蜀国才是十拿九稳的上策”。(僵持不下之局势,韬光养晦乃上上之策)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蜀国被秦国吞并后,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然而各个诸侯还是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蜀国不与中原诸侯有来往,被认为是蛮夷之地
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也以游说著称于各国。燕相国子之便与苏代结为通姻亲家,想谋得燕国大权。苏代出使齐国归来,燕王姬哙问他:“齐王能称霸吗”?回答说不能。燕王又问为什么,回答说他不信任臣僚。于是燕王把大权交给子之。鹿毛寿也对燕王说:“人们称道尧是贤明君主,就是因为他能让出天下。现在燕王您要是把国家让给子之,就能与尧有同样的名声”。燕王于是把国家嘱托给了子之。子之从此大权集身。又有人对燕王说:“上古时禹推荐益为接班人,又任命儿子启作益的官吏。到老时,禹说启不能胜任治理天下的重责,把君位传给益。然而启勾结党羽攻击益,很快夺取了君位。因此天下人都说禹明着是传天下给益,而实际上是安排儿子启去自己夺位。现在燕王您虽然说了把国家交给子之,但官员都是太子的人,这同样是名义属于子之而实权在太子手里啊”!燕王便下令收缴所有官印,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职都交给子之任命。从此子之南面称王,姬哙年老后不再听理政事,反而成了臣子,国家大事都由子之来决断。
天子驾崩,他的儿子赧王“延”继位。
赧王元年
秦国攻取了义渠国二十五座城池
魏国背叛秦国。秦国攻取下曲沃,但是归还城中百姓。(这点很高明,多余的财富土地可以安抚国内百姓,减少财政压力,强化国家团结。魏国反之)又在岸门击败韩国,韩国太子仓去秦国当人质来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