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00

你有没有想象过一个画面:

70 岁的时候,你可能还要像现在一样工作:每天码着字,敲着代码,做着PPT……

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我们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过劳一代」。

1930 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

100 年后(也就是 2030 年),人类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他给出的理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每周只要工作 15 小时,就可以彻底摆脱贫穷。

也就是说,在凯恩斯看来,10 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每周只要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3 小时。

但这个预言显然站不住脚。

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每天要不要工作 3 小时。

而是要不要加班 3 小时。


|  01 一代更比一代忙

这其实是一个很吊诡的问题。


既然科技一直在进步,机器在不断地取代人工,但为什么我们一代更比一代忙?


这很不合理,不是吗?


就说美国。


从上世纪 4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美国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


劳动者只需一半时间,就能创造出 40 年前的全部财富。


那么把 8 小时工作制,缩减成 4 小时,这不是很正常吗?


现实却恰恰相反。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人居然迎来了「过劳时代」,工作时间每天还增加了 2 个小时左右。


日本人更苦逼。


他们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率先迎来了「过劳时代」,并领跑全球。


我们常说的「社畜」一词,就来自日本上班族对自我的嘲讽。



事实上,二战之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国家的劳动时间确实开始缩短。


但奇怪的是,这种趋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逆转。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员工的劳动时间都突然开始增加。


美国全年工作时间的变迁 ( 1967 至 1996 年)


不久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后来居上,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比如说,进入到 21 世纪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每周工作时长,都超过了 45 小时,比发达国家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日本都要长。


而在中国大陆,过劳问题同样严重。


有数据称,有超过 30% 的人每周工作超过 50 小时,有近 10% 的人超过 60 小时。


这真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科技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可我们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岁月静好,伴随而来的,只是各种压迫下的苟延残喘。

|  02 反生产力

俗话说「物极必反」。


所以,既然有「生产力」,就一定有「反生产力」。


啥叫「反生产力」呢?


就是说,我们发明的工具,本来是为了提高效率的,但是越往后,却发现越阻碍效率。


打个比方,在过去,我们给领导或客户作报告,往往只要准备一份简单的手稿。


但随着 1990 年PPT的面市,我们开始把它作为重要的工具。


但你发现没?


原本只要花一小时就能完成的手稿,现在我们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来做PPT。


所以每一个熬夜做过PPT的人,大概都骂过这款软件。


PPT哪里解放了劳动力?它明明是在消耗劳动力呀。


汽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反生产力」的代表。


当初我们发明汽车,是为了节约时间。比如说,一款汽车每小时可行驶 50 公里,而步行每小时只能走 5 公里。



但汽车真的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吗?


你有没有算过,为了买这辆车,你得工作多长时间?


假如你年薪 20 万,而这辆车也需要 20 万,那么你就要为这辆车整整工作 1 年。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你为了找停车位、支付保险、维修保养、汽油费用和罚单,而花费的大量时间(这也涉及到消费主义的问题,后边会谈到)。


而随着交通越来越拥堵,汽车的行驶速度也在下降。


实际上,现在汽车的真实平均速度每小时还不到 6 公里。


也就是说,车速和步行速度其实差不多。


除此之外,你还得花时间和钱去考驾照。


现在你还觉得汽车节约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吗?


而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呢?


汽车不仅在消耗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它也在消耗生产者的时间和精力。


据 2015 年的数据统计,仅福特这一家企业就拥有 19 万员工。


这些员工原本可以为全世界种植玉米、小麦,可以养活上百万的人,但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地设计,生产和销售汽车。


而其他人呢?

他们也在为买汽车而拼命地工作。


这种劳动力的「浪费」,是双向的。


所以,很多科技产物乍一看是为我们节约了时间,但结果往往背道而驰。


这就叫「反生产力」。


|  03 生产工具的反噬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为什么要捣毁机器?


因为机器是工人的假想敌,它们只干活,从不讨价还价,也不会去搞什么罢工游行。


最重要的是,它们不仅力气大,技术还好。


和它们一比,工人简直秒成渣。


所以工人天然地讨厌生产机器。


不过当时的工人有个误解,他们老觉得机器会抢走他们的饭碗。


其实大可不必,他们更应该担心另一个问题:


机器只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廉价。


事实上,自从工厂引进了大机器生产,工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因为一旦实现机械化生产,很多工作便不再要求工人有熟练的技能。


也就是说,普通工人以前还能靠力气或者是手艺和老板讨价还价,现在不行了。


在影片《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每天只要干一件事——把螺丝拧紧。


而这样的事,连家庭主妇和小孩都会。


所以工人进一步失去了议价权。


也正是从那时起,工厂开始大量招聘女工和童工,他们每天可能要工作 12 小时,劳动强度大,薪水却很低。


要么加班,要么失业,工人哪有什么选择。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


那时,电脑开始遍及工厂和写字楼。


有些专家比小孩子还天真,他们断言:

电脑象征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消除了千篇一律的劳动,使我们都成了脑力劳动者。

但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整天敲键盘的女事务员,她们的工作和在工厂做组装一样单调乏味。


发现没?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把工人变成了廉价的低专业性劳动者。


现在,电脑又把白领变成了廉价的低专业性劳动者。


油管上有人写了一个段子,很值得玩味:

「入职以后,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台电脑,表面上是每人拥有了一台电脑,实际上是给每个电脑配了一个人。」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每台电脑前面的座位,和生产线上的机位没啥不同。


而如今爬在格子间里吭吭哧哧做ppt的那些人,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也没有本质区别。


是的,劳动者就是为生产工具配套而生的,无论生产工具怎么变,这个底层规律不会变。


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下的生产工具有所不同了,他们还不断打破着私人时间和工作的界限。


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邮件……


于是我们变的无路可逃.....


记得几年前的一则新闻吗?


一位新浪的程序员休假回家结婚,人家正举行婚礼呢,结果新浪微博的服务器瘫痪了。


小伙子不得不打开电脑,原地开始加班。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厌恶真空。」


其实我们发明的工具,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本来期望它们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然而,于此同时,我们的边界也被打破了,最终成为了吞噬我们时间和精力的无脸怪。


|  04 「内卷化」效应

一个电影院,本来大家都坐的好好的,前排的观众,突然站了起来。


你劝,他也不听,于是你也只能站起来,你后排的观众也因此只能站起来,最后,全场观众都无奈地跟着起立。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明明屁股底下有座位,大家却都不能坐下,一个个杵在那里,仿佛一个个沙碉......


这个就是「内卷化」的通俗解释,这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的概念。


意思就是,在某些局面中,大家都在为超过别人而努力,但到头来,所有人都累到筋疲力竭,但整体利益并没有提高。

 


现在很多人忙成狗,把 996 当成标配,和「内卷化」有分不开的关系。


假设有个 10 人的程序员团队,老板 1 个月一共发工资 10 万,每人工资水平差不多,大家每天上班 8 小时,准时下班,其乐融融。


其中一位想多赚点儿,于是开始每天加班 1 小时,多做了一些工作。


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向大家宣布以后,工资总额不变,要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来绩效发放工资。


于是这位积极的程序员,每月能多拿一些,然而,这意味着其他人都少拿了......


其他程序员也只能效仿,通过加班来防止收入变少。


最后呢?大家你追我赶,每天都加班 2 - 3 个小时,但每人的工资,还是最初的那么多。


所以,没得感情的薛老师曾说过一句找打的话:

「让你 996 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 996 的人」。


这话不讨喜,但很真实。


我知道,你此时一定想骂老板卧槽无情,利用群众斗群众,其实他们往往也是「内卷化」的牺牲品。


我们可以脑补上面那个程序员团队的老板,本来做着一款小众软件,挺滋润,可是被某个互联网巨头盯上了,利用体量优势复制加改良。


这个小老板他只能把压力往下传递。


巨头是最后赢家吗?


也不见得。


因为还有别的巨头想要跨界打劫呢。


所以,在内卷化下,很难有真正的赢家,但是全体卷入者都在默默的承受着代价。


就像哲学家霍布斯所说:


「这是一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而且,比较悲催的是,「内卷化」已经从娃娃抓起了。


我儿子小学毕业,升到了一个不错的初中,在有心人的建议下,我去找了一家知名的辅导机构。


辅导老师一开口,就要 6 万,看我犹豫,她说:


「你知道,3 年后,深圳中考升学率只有 38% ,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接受辅导,就能超越62% 的人吗?」


接着,她拿出一份名单,慢悠悠地说:

「您儿子是XX小学XX班毕业的吧?您看啊,他们班的李某某、张某某、袁某某、朱某某……都报名了。」

她一口气念出了一长串的名字。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所有人都在为 38% 的升学率而竭尽全力。


这简直就是「军备竞赛」,大家都筋疲力竭,孩子累,父母也累,但却没有人获利。


因为 38% 的升学率,并不会因此变成 48% 。


而且,倘若「某水」中学,再来个跨界搅局,情况可能就更糟糕了,你不得已要参与这场战争。


这大概就是家长们共同的心声:


「我本无心偷跑,是他们把起跑线往前挪了......」


你说大家能不明白,现在补习的玩意,将来没啥球用吗?


谁不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谁不想少花点钱和精力?


但是为争夺那点有限的资源,大家也只能甘心沦为内卷化中的一个个傀儡。

|  05 消费主义的盛行

《饱食穷民》中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虽然发生在 20 年前的日本,但是和我们如今所面临的困境很相似。


一群长期在职场中的人,因为感到焦虑,在别人的介绍下参加心灵咨询团体寻求慰藉。


活动内容很简单,甚至有些荒诞。


比如说,他们会向众人讲述自己最隐秘的各种经历,或者大家在黑暗中一起陷入回忆,然后很多人哭了起来,周围都是抽泣的声音。


虽然要花费他们几十万日元,但他们觉得值,因为活动似乎让他们的心情变好了。


但这种活动真能缓解压力吗?


其实这活动在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教练技术。


在中国也曾风靡一时,价格昂贵,号称是当代中产及伪中产的韭菜收割机。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只不过是利用环境和集体的影响,给人一种心理依恋,让你在那段时间有种特别的体验。


但是长期来看,你并不能得到什么「解脱」。


相反,你还要付出很多金钱,以及无法衡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饱食穷民》中有大量类似真实故事,告诉我们消费主义是如何套牢我们的。


很多人拼命加班赚钱,却永远跟不上自己的欲望增长。


最终沦为了无需为温饱发愁,却依然陷入穷忙、被债务缠身的人。


这就是「饱食穷民」的定义。


每每我写到有关消费主义的文章,都会有人提出反对,说,赚钱不就是用来消费的吗?


其实消费主义比消费只多了两个字,但却完全是两回事儿。


「主义」是个很关键的词,也就是「为中心」的意思。


所以,「消费主义」就是一种一切以消费为中心的价值观构建,让你以为所有的快乐都是建立在消费之上。


甚至给你一种不去这么消费,你就没法混下去的感觉。


鲍德里亚在其经典作品《消费社会》中,有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


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


比如,你是一名职场女性白领,可以自由选择发型、包包、服装,以及各种化妆品、护肤品。


但是,你没权力选择你妈妈年轻时穿的「的确良」花裙子。


因为大家都会告诉你,这东西「过时了」。

你若执意要穿,必然受到所在群体的白眼和排斥。


你甚至丧失了不化妆、不洗头、不洗澡的权力。

为了迎合你所在或者喜欢的群体,你必须要用相应的消费品来响应。


商家也会创造各种具有身份感的产品来套牢你:

抢到「猫爪杯」,你似乎就成为小资中的一员;

拥有高档AJ,你就是年轻朋克;

戴上一块万国,你就是精英了......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张虚假的通行证,只是为了让你满足某种身份的想象。


这其实是人类一种自我定位本能。


作为群居动物,我们都想弄明白一件事:

自己在群体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


原始社会中,我们依靠个头的大小,力量的多少,谁跑的快等显性的特征来定位自己在群体里到底是个强者,还是个弱者。


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原始指标」失效了,我们必须通过新方式来标榜自己的社会地位。


商家们很懂得这一点,通过各种办法,让「消费能力」成为大家心中的硬指标。

用小米的,觉得不如用iphone的;

背正品LV的,瞧不上背高仿LV的,但背正品LV的,又打不进背爱马仕铂金包的贵妇圈子;

别人都出国游了,而你整天宅在家就是没出息。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这种虚假的指标,日复一日,拼命工作,最终卷入到了过度劳动的循环里。


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但我们可以燃烧的青春和生命却太少。


于是,我们像是一个陀螺,在欲望和泡影中永不停息的旋转。


就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

「饥饿和匮乏,是前工业社会的主要问题;而疲劳,则是后工业社会集体症候。」

|  06 写在最后

虽然从二战到上世纪 80 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劳动时间有过短暂的缩短。


但假如用一万年为尺度,绘制一张人类工作时长的曲线。


你会发现,这条曲线是一路走高的:


在狩猎时代,人们的工作节奏是狩猎两三天,然后再休息两三天;


到了农耕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落山我下班;


而进入工业时代,人们每周至少要工作 40 小时,太阳落山我点灯加班。


再看看现在,我们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会赶在天亮之前把bug补好。

我会在明早 8 点之前把文件发您邮箱。

而且说这话还完全出于自愿和主动,你看够魔幻吧?


我不知道这条劳动时间的曲线,未来会是什么走向,但我绝不会像凯恩斯那么乐观,觉得未来的人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当然,我并不想给你一个完全悲观的论调。


也许「极简主义」,是对抗过劳时代的最好武器。


工作上极简一点,对于管理者,没必要开的会,就别开了,90% 的会议其实都没球用。

PPT让员工少做一点,有时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干嘛非要折腾员工呢?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也可以遵循极简原则。

比如一次专注做一件事,直接拒绝不必要的任务等等,有研究表明,这样可以节约 27.1% 的时间。


生活上也要极简一点,买东西之前,多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玩意。

这种理性思考往往会避免你剁手,因为冲动性消费占消费品的 32% 还多,这样不仅省钱,还省下宝贵的精力。


事实上,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享受,一杯清茶一本书的乐趣,虽然不浓烈,但是持久及深厚。


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极简,过劳的本质是焦虑。

而焦虑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恐惧,说白了,就是想的太多。

但是,谁能预料未来的事情呢?


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说,「为有我这样的一个学生而感到耻辱......」


她可能打死也想不到,20 年后,我竟然成为了一名作家。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我没有让孩子去参加那个补习班,不是因为贵,而是我相信还存在更多的可能。


他喜欢游泳,而且成绩很好,搞不好将来是个游泳健将;

他喜欢B站,爱研究视频编辑,搞不好将来是个不错的UP主;

当然,他也可能成为游泳健将兼UP主。


既然有那么多可能,我们为何要急于预测和焦虑呢?


就像社会学家郑也夫说的:


「这是一个千年未遇的大时代,大家的温饱都解决了,可是我们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焦虑,这太不可思议了......」  00




你有没有想象过一个画面:




70 岁的时候,你可能还要像现在一样工作:每天码着字,敲着代码,做着PPT……




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我们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过劳一代」。

1930 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


100 年后(也就是 2030 年),人类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他给出的理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每周只要工作 15 小时,就可以彻底摆脱贫穷。

也就是说,在凯恩斯看来,10 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每周只要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3 小时。

但这个预言显然站不住脚。

因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每天要不要工作 3 小时。

而是要不要加班 3 小时。







|  01 一代更比一代忙




这其实是一个很吊诡的问题。



既然科技一直在进步,机器在不断地取代人工,但为什么我们一代更比一代忙?



这很不合理,不是吗?



就说美国。



从上世纪 4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美国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



劳动者只需一半时间,就能创造出 40 年前的全部财富。



那么把 8 小时工作制,缩减成 4 小时,这不是很正常吗?



现实却恰恰相反。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人居然迎来了「过劳时代」,工作时间每天还增加了 2 个小时左右。



日本人更苦逼。



他们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率先迎来了「过劳时代」,并领跑全球。



我们常说的「社畜」一词,就来自日本上班族对自我的嘲讽。






事实上,二战之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国家的劳动时间确实开始缩短。



但奇怪的是,这种趋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逆转。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员工的劳动时间都突然开始增加。





美国全年工作时间的变迁 ( 1967 至 1996 年)


不久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后来居上,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远远甩在身后。



比如说,进入到 21 世纪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每周工作时长,都超过了 45 小时,比发达国家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日本都要长。



而在中国大陆,过劳问题同样严重。



有数据称,有超过 30% 的人每周工作超过 50 小时,有近 10% 的人超过 60 小时。



这真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科技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可我们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岁月静好,伴随而来的,只是各种压迫下的苟延残喘。






|  02 反生产力




俗话说「物极必反」。



所以,既然有「生产力」,就一定有「反生产力」。



啥叫「反生产力」呢?



就是说,我们发明的工具,本来是为了提高效率的,但是越往后,却发现越阻碍效率。



打个比方,在过去,我们给领导或客户作报告,往往只要准备一份简单的手稿。



但随着 1990 年PPT的面市,我们开始把它作为重要的工具。



但你发现没?



原本只要花一小时就能完成的手稿,现在我们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来做PPT。



所以每一个熬夜做过PPT的人,大概都骂过这款软件。



PPT哪里解放了劳动力?它明明是在消耗劳动力呀。



汽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反生产力」的代表。



当初我们发明汽车,是为了节约时间。比如说,一款汽车每小时可行驶 50 公里,而步行每小时只能走 5 公里。






但汽车真的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吗?



你有没有算过,为了买这辆车,你得工作多长时间?



假如你年薪 20 万,而这辆车也需要 20 万,那么你就要为这辆车整整工作 1 年。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你为了找停车位、支付保险、维修保养、汽油费用和罚单,而花费的大量时间(这也涉及到消费主义的问题,后边会谈到)。



而随着交通越来越拥堵,汽车的行驶速度也在下降。



实际上,现在汽车的真实平均速度每小时还不到 6 公里。



也就是说,车速和步行速度其实差不多。



除此之外,你还得花时间和钱去考驾照。



现在你还觉得汽车节约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吗?



而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呢?



汽车不仅在消耗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它也在消耗生产者的时间和精力。



据 2015 年的数据统计,仅福特这一家企业就拥有 19 万员工。



这些员工原本可以为全世界种植玉米、小麦,可以养活上百万的人,但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地设计,生产和销售汽车。



而其他人呢?




他们也在为买汽车而拼命地工作。



这种劳动力的「浪费」,是双向的。



所以,很多科技产物乍一看是为我们节约了时间,但结果往往背道而驰。



这就叫「反生产力」。









|  03 生产工具的反噬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们为什么要捣毁机器?



因为机器是工人的假想敌,它们只干活,从不讨价还价,也不会去搞什么罢工游行。



最重要的是,它们不仅力气大,技术还好。



和它们一比,工人简直秒成渣。



所以工人天然地讨厌生产机器。



不过当时的工人有个误解,他们老觉得机器会抢走他们的饭碗。



其实大可不必,他们更应该担心另一个问题:



机器只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廉价。



事实上,自从工厂引进了大机器生产,工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因为一旦实现机械化生产,很多工作便不再要求工人有熟练的技能。



也就是说,普通工人以前还能靠力气或者是手艺和老板讨价还价,现在不行了。



在影片《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每天只要干一件事——把螺丝拧紧。



而这样的事,连家庭主妇和小孩都会。



所以工人进一步失去了议价权。



也正是从那时起,工厂开始大量招聘女工和童工,他们每天可能要工作 12 小时,劳动强度大,薪水却很低。



要么加班,要么失业,工人哪有什么选择。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



那时,电脑开始遍及工厂和写字楼。



有些专家比小孩子还天真,他们断言:




电脑象征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消除了千篇一律的劳动,使我们都成了脑力劳动者。




但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整天敲键盘的女事务员,她们的工作和在工厂做组装一样单调乏味。



发现没?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把工人变成了廉价的低专业性劳动者。



现在,电脑又把白领变成了廉价的低专业性劳动者。



油管上有人写了一个段子,很值得玩味:




「入职以后,公司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台电脑,表面上是每人拥有了一台电脑,实际上是给每个电脑配了一个人。」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每台电脑前面的座位,和生产线上的机位没啥不同。



而如今爬在格子间里吭吭哧哧做ppt的那些人,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也没有本质区别。



是的,劳动者就是为生产工具配套而生的,无论生产工具怎么变,这个底层规律不会变。



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下的生产工具有所不同了,他们还不断打破着私人时间和工作的界限。



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邮件……



于是我们变的无路可逃.....



记得几年前的一则新闻吗?



一位新浪的程序员休假回家结婚,人家正举行婚礼呢,结果新浪微博的服务器瘫痪了。



小伙子不得不打开电脑,原地开始加班。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厌恶真空。」



其实我们发明的工具,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本来期望它们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然而,于此同时,我们的边界也被打破了,最终成为了吞噬我们时间和精力的无脸怪。









|  04 「内卷化」效应




一个电影院,本来大家都坐的好好的,前排的观众,突然站了起来。



你劝,他也不听,于是你也只能站起来,你后排的观众也因此只能站起来,最后,全场观众都无奈地跟着起立。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明明屁股底下有座位,大家却都不能坐下,一个个杵在那里,仿佛一个个沙碉......



这个就是「内卷化」的通俗解释,这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的概念。



意思就是,在某些局面中,大家都在为超过别人而努力,但到头来,所有人都累到筋疲力竭,但整体利益并没有提高。


 





现在很多人忙成狗,把 996 当成标配,和「内卷化」有分不开的关系。



假设有个 10 人的程序员团队,老板 1 个月一共发工资 10 万,每人工资水平差不多,大家每天上班 8 小时,准时下班,其乐融融。



其中一位想多赚点儿,于是开始每天加班 1 小时,多做了一些工作。



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向大家宣布以后,工资总额不变,要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来绩效发放工资。



于是这位积极的程序员,每月能多拿一些,然而,这意味着其他人都少拿了......



其他程序员也只能效仿,通过加班来防止收入变少。



最后呢?大家你追我赶,每天都加班 2 - 3 个小时,但每人的工资,还是最初的那么多。



所以,没得感情的薛老师曾说过一句找打的话:




「让你 996 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 996 的人」。







这话不讨喜,但很真实。



我知道,你此时一定想骂老板卧槽无情,利用群众斗群众,其实他们往往也是「内卷化」的牺牲品。



我们可以脑补上面那个程序员团队的老板,本来做着一款小众软件,挺滋润,可是被某个互联网巨头盯上了,利用体量优势复制加改良。



这个小老板他只能把压力往下传递。



巨头是最后赢家吗?



也不见得。



因为还有别的巨头想要跨界打劫呢。



所以,在内卷化下,很难有真正的赢家,但是全体卷入者都在默默的承受着代价。



就像哲学家霍布斯所说:



「这是一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而且,比较悲催的是,「内卷化」已经从娃娃抓起了。



我儿子小学毕业,升到了一个不错的初中,在有心人的建议下,我去找了一家知名的辅导机构。



辅导老师一开口,就要 6 万,看我犹豫,她说:



「你知道,3 年后,深圳中考升学率只有 38% ,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接受辅导,就能超越62% 的人吗?」



接着,她拿出一份名单,慢悠悠地说:




「您儿子是XX小学XX班毕业的吧?您看啊,他们班的李某某、张某某、袁某某、朱某某……都报名了。」




她一口气念出了一长串的名字。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所有人都在为 38% 的升学率而竭尽全力。



这简直就是「军备竞赛」,大家都筋疲力竭,孩子累,父母也累,但却没有人获利。



因为 38% 的升学率,并不会因此变成 48% 。



而且,倘若「某水」中学,再来个跨界搅局,情况可能就更糟糕了,你不得已要参与这场战争。



这大概就是家长们共同的心声:



「我本无心偷跑,是他们把起跑线往前挪了......」



你说大家能不明白,现在补习的玩意,将来没啥球用吗?



谁不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谁不想少花点钱和精力?



但是为争夺那点有限的资源,大家也只能甘心沦为内卷化中的一个个傀儡。










|  05 消费主义的盛行




《饱食穷民》中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虽然发生在 20 年前的日本,但是和我们如今所面临的困境很相似。



一群长期在职场中的人,因为感到焦虑,在别人的介绍下参加心灵咨询团体寻求慰藉。



活动内容很简单,甚至有些荒诞。



比如说,他们会向众人讲述自己最隐秘的各种经历,或者大家在黑暗中一起陷入回忆,然后很多人哭了起来,周围都是抽泣的声音。



虽然要花费他们几十万日元,但他们觉得值,因为活动似乎让他们的心情变好了。



但这种活动真能缓解压力吗?



其实这活动在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教练技术。



在中国也曾风靡一时,价格昂贵,号称是当代中产及伪中产的韭菜收割机。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只不过是利用环境和集体的影响,给人一种心理依恋,让你在那段时间有种特别的体验。



但是长期来看,你并不能得到什么「解脱」。



相反,你还要付出很多金钱,以及无法衡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饱食穷民》中有大量类似真实故事,告诉我们消费主义是如何套牢我们的。



很多人拼命加班赚钱,却永远跟不上自己的欲望增长。



最终沦为了无需为温饱发愁,却依然陷入穷忙、被债务缠身的人。



这就是「饱食穷民」的定义。







每每我写到有关消费主义的文章,都会有人提出反对,说,赚钱不就是用来消费的吗?



其实消费主义比消费只多了两个字,但却完全是两回事儿。



「主义」是个很关键的词,也就是「为中心」的意思。



所以,「消费主义」就是一种一切以消费为中心的价值观构建,让你以为所有的快乐都是建立在消费之上。



甚至给你一种不去这么消费,你就没法混下去的感觉。



鲍德里亚在其经典作品《消费社会》中,有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



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



比如,你是一名职场女性白领,可以自由选择发型、包包、服装,以及各种化妆品、护肤品。



但是,你没权力选择你妈妈年轻时穿的「的确良」花裙子。



因为大家都会告诉你,这东西「过时了」。




你若执意要穿,必然受到所在群体的白眼和排斥。



你甚至丧失了不化妆、不洗头、不洗澡的权力。




为了迎合你所在或者喜欢的群体,你必须要用相应的消费品来响应。



商家也会创造各种具有身份感的产品来套牢你:




抢到「猫爪杯」,你似乎就成为小资中的一员;




拥有高档AJ,你就是年轻朋克;




戴上一块万国,你就是精英了......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张虚假的通行证,只是为了让你满足某种身份的想象。



这其实是人类一种自我定位本能。



作为群居动物,我们都想弄明白一件事:




自己在群体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



原始社会中,我们依靠个头的大小,力量的多少,谁跑的快等显性的特征来定位自己在群体里到底是个强者,还是个弱者。



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原始指标」失效了,我们必须通过新方式来标榜自己的社会地位。



商家们很懂得这一点,通过各种办法,让「消费能力」成为大家心中的硬指标。




用小米的,觉得不如用iphone的;




背正品LV的,瞧不上背高仿LV的,但背正品LV的,又打不进背爱马仕铂金包的贵妇圈子;




别人都出国游了,而你整天宅在家就是没出息。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这种虚假的指标,日复一日,拼命工作,最终卷入到了过度劳动的循环里。



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但我们可以燃烧的青春和生命却太少。



于是,我们像是一个陀螺,在欲望和泡影中永不停息的旋转。



就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




「饥饿和匮乏,是前工业社会的主要问题;而疲劳,则是后工业社会集体症候。」










|  06 写在最后




虽然从二战到上世纪 80 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劳动时间有过短暂的缩短。



但假如用一万年为尺度,绘制一张人类工作时长的曲线。



你会发现,这条曲线是一路走高的:



在狩猎时代,人们的工作节奏是狩猎两三天,然后再休息两三天;



到了农耕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落山我下班;



而进入工业时代,人们每周至少要工作 40 小时,太阳落山我点灯加班。



再看看现在,我们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会赶在天亮之前把bug补好。




我会在明早 8 点之前把文件发您邮箱。




而且说这话还完全出于自愿和主动,你看够魔幻吧?



我不知道这条劳动时间的曲线,未来会是什么走向,但我绝不会像凯恩斯那么乐观,觉得未来的人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



当然,我并不想给你一个完全悲观的论调。



也许「极简主义」,是对抗过劳时代的最好武器。



工作上极简一点,对于管理者,没必要开的会,就别开了,90% 的会议其实都没球用。




PPT让员工少做一点,有时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干嘛非要折腾员工呢?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也可以遵循极简原则。




比如一次专注做一件事,直接拒绝不必要的任务等等,有研究表明,这样可以节约 27.1% 的时间。



生活上也要极简一点,买东西之前,多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玩意。




这种理性思考往往会避免你剁手,因为冲动性消费占消费品的 32% 还多,这样不仅省钱,还省下宝贵的精力。



事实上,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享受,一杯清茶一本书的乐趣,虽然不浓烈,但是持久及深厚。



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极简,过劳的本质是焦虑。




而焦虑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恐惧,说白了,就是想的太多。




但是,谁能预料未来的事情呢?



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说,「为有我这样的一个学生而感到耻辱......」



她可能打死也想不到,20 年后,我竟然成为了一名作家。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我没有让孩子去参加那个补习班,不是因为贵,而是我相信还存在更多的可能。



他喜欢游泳,而且成绩很好,搞不好将来是个游泳健将;




他喜欢B站,爱研究视频编辑,搞不好将来是个不错的UP主;




当然,他也可能成为游泳健将兼UP主。



既然有那么多可能,我们为何要急于预测和焦虑呢?



就像社会学家郑也夫说的:



「这是一个千年未遇的大时代,大家的温饱都解决了,可是我们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焦虑,这太不可思议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19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0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567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5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19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0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66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8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2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2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8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61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