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受困于想法保守,思维僵化?
加班加点写好方案,客户反馈不够有创意?
头脑风暴,还没提几点就开始沉默不语?
产品研发,苦思冥想就是找不到创新突破口?
公司团建,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个烂大街的点子?
。。。。。。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会有些脑洞特别大的人,在闲聊的时候能够夸夸其谈、天马行空,成为大家的焦点;开会的时候点子不断,创意无限,成为领导夸赞的好员工。
这就是有无创新思维的区别!
现在是大众创新的时代,大到国家发展,需要综合创新,小到给心仪的男神/女神送生日礼物也需要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是少数人群专属的特征,掌握恰当的方法+合理训练,我们都可以脑洞大开!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创新思维的小工具—奔驰法(SCAMPER)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艾波尔(Robert F.Eberle)提出的,作为一种常见的创意思考工具,常用在改进现有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中。
它包括了7个切入点——Substitute(替代),Combine(合并),Adapt(改造),Modify(调整),Put to other uses(改变用途),Eliminate(去除),Reverse(反向)。
1. Substitute 替换
我们首先要分析事物的元素,思考有哪些东西可以替换,替换很小的地方或一个部分,就能获得很好的创新效果。
例如,显微镜是医生诊断疟疾的必备工具之一,但对于疟疾肆虐的非洲来说,显微镜价格昂贵,体积和重量较大,不方便乡间医生使用。
于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制造了纸板折叠显微镜,用纸板替代普通显微镜的结构。纸板显微镜可以很方便地折叠,价格只相当于人民币35元,它的发明大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再举例,我们在做产品设计时,一个原本针对屌丝的旅游产品,换成白领,替代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
2. Combine 组合
这个是将事物的元素分解出来,思考与其他东西进行结合,达到1+1>2的效果。
例如,在印度的农村,学生很不注意卫生,没有用肥皂洗手的习惯。
面对这个问题,一家卫生健康公司发现当地的学生用粉笔做练习题后会主动洗手,于是,他们便将肥皂与粉笔结合起来,制作出肥皂粉笔。学生在洗手时残留在手上的粉笔灰会变成肥皂,保障学生的健康。
3. Adapt 改造
改造需要我们将原来的事物进行审视,发现它的特质和功能,并进行改造和优化,增加某个功能或属性,如好玩、好看、提神、有趣。
例如曾经爆红的答案茶,就是赋予了饮品一个新的功能占卜,达到吸引用户的目的。脉动便是赋予了饮料提神的作用,虽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也不妨碍它成为销量最好的功能饮料。
4. Modify 修改
修改,就是我们对事物进行审视后,修改其特质,通过放大、缩小等方法改变其特性,也是对原有产品的更新升级。
例如,小孩的身体发育速度很快,今年买的鞋子可能到明年就穿不下了,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这无疑增添了经济负担。一家公司发明了可以自主调整大小的鞋,鞋头设计了暗扣,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脚的实际大小进行调整。
5. Put to other uses 改变用途
改变用途,就是将原事物应用于其他地方,创造出新的用法。
比如品牌当中的借力和跨界,奈雪の茶不仅能喝能吃,还在2019年和腾讯王者荣耀合作,推出了多种联名产品,可以在游戏中兑换相应的礼包,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销作用。
6. Eliminate 去除
去除就是做减法,将原本事物的元素分解开,看看有哪些元素是可以被去除或省略的,去除产品中消费者不喜欢的元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例如,立陶宛的工程师将公交车外壳的颜色去除,发明透明的公交车,从而减轻了公交车的重量,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7. Reverse 逆向操作或重新安排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向思维,将事物的特性列出,并尝试将其中的某些特性翻转过来,通过反常规的方式突出产品的特点。
例如,脏的东西也能吃?能!脏脏茶、脏脏包,就是因为“脏”而变成网红的。猫屎咖啡、丧茶,也都是这个道理。
★ 总结
以上就是创新思维-奔驰法(SCAMPER),有方法是不够的,长期反复的践行才能将创新思维潜移默化的变成一种惯性思维。
下次当你在缺乏想法和idea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寻找新的创新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