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参加朋友年会上听到一个领导嘉宾的发言提到这个词,觉得说的很在理,但并没有了解清楚其中定义,后来一搜才知道,这是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提到的词【苟且红利】,这个词比较新鲜且很有意思。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事,但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你只要稍微比他们往前一点点,就能享受到的那个红利,简单来说这就是苟且红利。我们稍有成就的人,可以扪心自问,我们的那些成就真的是因为天赋异禀么?不是,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时候,比别人稍微认真了一丢丢,这就足够了。是别人的苟且,成就了我们的努力。所以苟且红利准确来说,应该是不苟且红利。表面上大部分人忙忙碌碌、兢兢业业,但不客气地说,其实大都是苟且之徒!
我记得我在上一家公司正式提出离职的时候,集团领导给我挽留电话,里面谈到他自己的成长,语重心长的说到,其实在大家看来外表光鲜的背后大部分都是被委屈、压抑、愤懑等撑起来的,其实我非常明白这个感觉,因为平时看到我的这个领导基本都是在不断努力,且很多是无力的支撑,虽然职位越来越高,但其过程一定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就对做事来说,他其实就是把很多平时别人做的不到位、不周到、不及时、不具体的事情都亲力亲为的执行完成,当别人提出质疑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对这个事情的经历过程,当别人怀疑老板的动机的时候,他已经完成和老板的深度沟通,所以才会享受到公司大部分苟且者最后都放弃的东西,就是这个苟且红利。现在他已经是集团的总裁,我绝对相信未来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一定越来越好,越走越高。
另外一特殊的例子是10年前我入行没多久认识的一哥们儿,外地人,毕业后偶然来到贵阳,先后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代理公司等轮番几次跳槽,都不尽人意,每一个工作当中他都在不断的写一些房地产方面的楼盘评论,每次聚会都在畅谈自己对贵阳楼市的看法,当时一次饭局我假装安慰到:“你应该要当个体户”。不觉多年后,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十几个人的团队,专门做贵阳市场房地产方面的楼盘文章,很多外来的房企因为品牌宣传和节点营销,都需要得到他这个团队的支撑,试想当年如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去一篇一篇的写,是不可能有一次出一篇文章就是10万+的效果的。而且这在当年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个能经营的行当,这个被大家瞧不上的行头,今天已悄然发生改变,圈层营销、社群营销、大V号等被他搞的风生水起,我想现在的他虽然还没有发展强大,但一定是无比幸福的。
其实每次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脸上都会一热,因为我自己也都属于苟且行列之内,直到现在还在用这个社会99%的人都属于这个行列作为借口,真的很瞧不起自己,今天已经30多岁的我们,如果有想法经过深思熟虑后就要行动,如果有爱好,只要是健康的,都要继续坚持下去,要把自己手里面在做的工作绝对的执行和完成,在家在做的工作要怎么才能做的更好,少让自己成为苟且之徒,殊不知,今天自己不坚持的部分明天有可能就是别人成就的爆发点。
每个时代的人物特征固然不尽相同,原来的60后、70后、80后其实变化不是特别大,都会有好好读书然后有好工作,然后又好人生,很多东西都在既定的框框里面不需要太多的挣扎,且他们注重职业积累,有点小成就后舍不得离开,因为他们相信既定的游戏规则。但是90后、00后的想法和60后、70后、80后完全不一样。他们从一开始接触的是虚拟世界的规则,认为虚拟世界是真实的,真实世界是虚拟的。很简单,就像以前我们玩游戏会被父母老师骂,但是今天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融入虚拟游戏世界,根本没有办法分开来,或者说完全阻止不了。试问如果你的孩子将来通过玩电子游戏搞到一个世界冠军,你还能骂他不务正业么?
我们这一代人有面对面交流的习惯,其实现在年轻人特别讨厌面对面的交流,习惯的是跟屏幕打交道。这都是改变,比如传统的酒店业认为要提供管家式的服务表示对来宾的尊重,年轻人要的是自助服务、方便快捷,最好跟屏幕打交道,跟机器人打交道。前几年你还认为拼多多是卖假货的,现在你发现你在品牌店的某个产品在上面有非常大的折扣,你会不会改变对拼多多的看法,你以前认为的名牌就是那个价格,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定势,未来所有一切的思维定势都将被打乱,甚至连定义本身都要发生改变,这就是一个趋势,或者说这就是一个规律,容不得你怀疑。
中国草莽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唯快不破能占地盘,但现在能占的地盘全占了,那你一定要做得比别人好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就要奖励那些坚持长期主义、脚踏实地的老实人。只要你在别人不那么认真的地方,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你就能享受到别人的苟且为你带来的红利。未来越快,我们就要变的越慢,社会越浮躁,我们就要变的越踏实,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