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都比较讨厌心灵鸡汤, 因为读着舒服, 屁用没有.
心灵鸡汤刚出来的时候, 相关的书会上销售排行榜. 但是就和成功学一样, 很快大家就觉得是被骗了. 就像一个饥寒交迫的人得到一碗鸡汤, 刚喝完又饱又暖, 可是上一次厕所, 却更加寒冷饥饿. 几次循环, 看到鸡汤就会觉得厌恶, 一点也不想喝了.
语言来自心灵和行动, 而不是反过来. 在奋斗和追求的失败中, 煎熬中,孤独中, 平庸中, 我们渐渐领悟到真假主次, 领悟到短暂永恒. 这些思想, 如果具体的表达出来, 就是小说故事, 抽象的表达出来, 就是心语佛经. 小说故事一定会有三六九等, 心语佛经的更是千差万别. 但是无论差别怎样巨大, 差不多层次的交流总会觉得特别顺畅, 特别共鸣. 原因很简单, 因为"你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这也解释了, 心灵鸡汤为啥大多数没有用. 因为有用的是心灵和行动, 而心灵鸡汤只是语言. 这也解释了, 为啥小说故事为啥不像想象的那么有用,因为小说故事也只是语言. 但同是语言, 为啥鸡汤让人讨厌,小说故事却不呢? 我想主要是因为小说故事有具体的情节人物, 可以提供娱乐. 而抽象的鸡汤想提供娱乐功能, 基本不可能.
当你闲了, 一边喝茶, 一边思考, 突然想总结一下自己的日子, 这时你冲动的把这些总结写了下来, 觉得写的特别感人, 特别深刻. 一时被自己感动, 手贱把这些文字发表在网上. 过了些日子, 你的朋友善意的提醒你, 鸡汤文是否看多了? 你回头再看当时的文字, 发现真的是最烂的鸡汤文. 这时才发现, 自己的心灵和行动是如此的枯竭, 连一篇像样的鸡汤文都分泌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