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注:此系25年前旧作,白驹过隙啊。)
随随便便拈一段烟愁,展平,或是掐断,浸进梦里,再漫上纸笔,这便是张爱玲了。
抖开半个世纪来的风尘,这位古色古香的奇女子眉蹙轻愁袅娜而来,红唇白齿,黑发飘飘,整个人就像“一首词似的”,也向我们抛洒一阙阙词一般清瘦与哀婉的故事。
都是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悲欢恨爱,离合生死,硝烟与鲜花,跳蚤与婚纱,尽如一枚枚玲珑剔透的琥珀,平静而安详地展览于我们的眼中。而我们的目光却可以从从容容地穿越半个世纪,看清那躺在一具具水晶棺材里的那么些热的眼泪,鲜活的青春和流溢如河的斑斓人生。
爱玲的文字简短而不简单,像那篇《爱》,百十来字,被拐姑娘一生的辛酸和遗憾尽在其中了,而那貌似平常的“噢,你也在这里吗”,又道出风雨人世几多的乖戾,几多的凄迷;此时爱玲的笔利刃一样破纸而出,寒光凛凛地昭示众人,生命由华美走向凋零就像伏膝打盹一样稀松平常,创造并珍惜你的拥有吧朋友,趁你还年轻,否则,幸福从你的指缝与发间仓促而过,那时你便只能握住如水如刺的回忆,在没有希望的生命里,鬼火一样地闪现。《爱》的警世意义是超越时空的,一荐又一荐看云做梦的少年都可以从这里获得教益,只要爱情不死,《爱》就可以丰碑一样矗立不朽。
大一些的故事,爱玲以写洋场上的女子见长。虽在洋场,却是带几分落寞,染几分忧郁,就像豪华客厅里养了好几天的玫瑰,品格是高贵的,故馨香与光芒是少不了的,但它们却又是气若游丝,命在旦夕了。这类女子活得极苦,不论是阴郁而暴戾的姜公馆二奶奶七巧姑娘,还是那个战火硝烟中乍现春光的旧式女子流苏,抑或是带有浓重的“恋父情结”的许小寒,无一不使人想到她们没落的家世背后那江河日下的国运与民生。如果说七巧是以她的青春华年为代价换来了大堆的黄金,而恰恰是这些黄金铸成了一把巨锁,把七巧和她的后人锁进了暮气沉沉了无生机的囚牢,那么,对于那些没有见过黄金甚至食不果腹的广大黎民百姓来说,生活则是怎样艰辛的不归路,他们的欲生不能与七巧们的痛不欲生构成旧时中国的一幅何其滞重的民生图。七巧的幸福为爱情所戕,刽子手不是姜公馆,当然也不是七巧本人,那么它是谁呢?且看张爱玲的笔如何点破四十年代那泛着流光的海面,向辉煌更深处漫溯,不紧不慢抖落出一阵阵深深浅浅的咳嗽和叹息。
爱玲写的差不多全是悲情故事,哭笑皆姻缘,嬉骂亦人生,伤心的色彩太浓了一些,让人觉得生命真无聊,这倒也罢了,谁叫她生在那样一个乱世,又摊上那么一档子家事,好在时有妙笔从她的空灵文字中呼之而出,又让人觉得毕竟有炭火燃烧在旷野的冬季,无聊归无聊,希望还是有的。这大概便是张爱玲不同于鲁迅张天翼,也不是于钱钟书梁实秋的原因吧。
除了小说,张爱玲的散文小品又是一绝,精致得像一朵朵栀子花,蕴藉得像一曲曲小令。世间万象,凡盈目之所及,全在她的笔下了。且涉笔成趣,语词优美,道理深远。爱玲的散文真的像暗夜里一条闪闪发亮的溪流,潺潺作响,奔流向前,有着自己坚定执着又明确的方向。如果说她的小说太冷了一点,那么她的散文则是温暖可人的,吃着甜,嚼着香,温婉亲切中又透着练达圆熟的人情人性。菜市场里鼎沸的人声让爱玲欣喜,留声机里悲凉的剧曲又让爱玲落泪,跑遍空难后香港城的断壁残垣寻找冰激灵,大刀阔斧纵横捭阖畅言世界美食,鸡毛蒜皮与原子弹不明飞行物一道载入文章,雍容大度中带的仍是一份清明气象……读着张爱玲我有一种皇天厚土与蚍蜉人生相较而产生的巨大落差感,天地洪荒,历史勇往直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我们还不应该把握今天,“抢争朝夕”吗?生命灿烂如花,亦可气壮山河,在有生之年,小情调亦是大气势,比如张爱玲在炮火下的防空洞悠哉游哉读完《官场现形记》,比如张爱玲有事无事便制造这么些可抽取版税的哀愁故事。
199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