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的岔路上
——读唐佂祥短篇小说《民师之路》有感
人生之路不会笔直平坦的,在你人生必经之路上会遇见很多岔路,有去向东方,也有到达西土的,甚至走了一截又转头向南,或者去往北方。
人生之路可达三江、通四海,倘若你冷不丁做出一个决定,或者一不小心走岔了路,你的人生之路上,呈现出来的就会是截然不同的风景。可能,你最初的梦想是要去东海冲浪、观海上日出,却事与愿违的到了西土,展现在你眼前的,竟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的大沙漠。你肯定会傻眼,惊呼——怎么会是这样,我要的人生不是这样子的呀!
这样的感觉是我读完了唐征祥老师的短篇小说《民师之路》后,最真实最直观甚至最无奈的感受。
《民师之路》呈现的故事并不复杂,就讲了同住在一个村子里的三个发小,高中毕业后的回乡青年——苟富贵、史丰收、廖德义,被村支书当宝贝一样安排到村里小学当民办老师的故事。
后来,三个发小却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廖德义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史丰收也考上了中专,苟富贵混得最水,好歹也考上了公办,成为了公家的人,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天之骄子了。
唐征祥老师我没有见过,晓得他是石首市作协主席,还要追溯到2020年的春节前夕,漂泊异乡多年的我回了趟石首老家,在一个亲戚家里做客时,他提到了在市里当作协主席的唐老师,询问我认不认得,我说出外多年跟家乡的文友少有联络,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亲戚就说他跟唐老师很熟,愿意帮我引荐,我欣然答应了。哪知天公不作美,武汉爆发了新冠,听说石首也要封城,我爱人说石首不能再呆了,赶紧收拾东西回深圳。
我们在封城的最后一刻,匆匆逃离了老家,用逃离一词来形容当然不好听,可是当时的切身感受就是这样。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也没有机会再回老家,人生就像唐老师的小说《民师之路》所描写的那样,一旦走岔了,就错过了,这样的的遗憾终身都难弥补,只能借用小说里的一段话,“苟富贵,不相忘”,留一个美好的期许恋恋不忘吧!
我总共只读了唐老师的两篇小说,除《民师之路》外,就是《穿过虎门大桥》,窥一斑而见全豹,唐老师的小说关注底层挣扎的小人物的命运,不回避不矫饰不刻板,朴实无华中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民师之路》这篇小说,写得很深刻写得很理性写得很真实,其批判现实主义的意味很浓。
说实话我的写作风格跟唐老师颇有几分相似,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唐老师小说的一大原因吧!
说到《民师之路》里的三个人物的人生之路,我又到起了我的父亲,为什么会突然想起我早已过世的父亲,就因为父亲的民师之路,跟上述的三位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恰巧相反。
父亲作为一个只有高小学历的农村青年,他于共和国成立的头一年,就斗胆参加了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考不考得上无所谓。
幸运的是我父亲不仅考上了公务员,还被分配到了农业银行石首支行上班,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好单位。父亲到县里吃上了国家粮,村里的人都快羡慕死了。
父亲先是在银行营业所当会计,不久又当上了主任,六十年代初又被单位委派到武汉财经学院进修,当时就有同僚调侃父亲,说父亲这次进修回来肯定又要提干,最少也得是副行长。
哪晓得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武汉财经学院进修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加上底子太差,跟不上大学的课程,学习压力过大,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据父亲后来跟我讲,当时在学校整夜睡不着,身体一天天消瘦,他便找校长申请休学。恰巧校长又是个南下干部,没多少文化,他不仅不批准我父亲休学,还狠狠的批评了父亲,他认为父亲是故意在闹情绪,不想在学校读书,毕竟三十多岁了,又只有高小学历(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毕业,加上解放前的教育质量差,远没有现在的初中生懂得多),学习起来确实很吃力,这也是实情。
父亲见校长不批,就只好去找校党委书记,校党委书记是个文化人,他了解情况后同意父亲休学,父亲从学校回来后,就向单位申请病假,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武汉、长沙等大医院都去过,不要说当时的医疗条件,即便是现在发达的医疗条件,也很难医治好神经衰弱这种精神类疾病。失眠的最有效的药物依然是服用安眠药。
因此,父亲在各大医院治疗了一年多的时间,病情却没有任何缓解,于是,医生建议回家慢慢调养。
就这样,父亲办理了长期病休的手续后,回到了农村老家。
父亲回到家乡后没过多久就爆发了文革,那个时候父亲每个月按时去银行领工资,也没有人管他了,准确的讲,全社会都在忙着搞运动,就我父亲是个闲人,哪里顾不上管他。
整天无所事实的父亲,一天被大队支书请到了大队部,说大队的小学缺人,父亲虽说没有大学毕业,可毕竟在大学里混了几天,也算是个大学生吧,这在当时的乡村算是高学历了,浪费了实在可惜呀!大队支书邀请父亲到大队的小学当校长,答应一年给父亲二百六十个工分补贴。
父亲一想能拿双份工资很划算,主要是整天闲着不干活也无聊的很,到小学当校长还可以消磨时间,还有收入何乐不为呢!
就这样,作为国家干部的父亲,阴差阳错的就走上了民师之路。
奇怪的是,自打当上了大队小学校长后,困扰父亲多年的神经衰弱症也好了,精神一天比一天好。具体的原因我至今都没有搞明白。
当上了一名民师之后,父亲的命运彻底发生了改变,之后再也没有回到原单位上班,文革结束后,单位才晓得有父亲这个人的存在,因为他每月要按时到银行领工资。回去上班似乎不太可能,鉴于父亲的特殊情况,单位索性给父亲办理了病退手续。其实,父亲的病早就好了。
就这样,父亲的人生走岔了路,便有了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在父亲的晚年,我也问过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单位,大好的前程,跑到一个村办学校当了一个民师,后不后悔?
父亲回答说人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我觉得当个民办老师也很快活。
我闷在心里想,你是快活了,可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却没有沾到丁点光。
读了唐老师的小说《民师之路》,确实让我感慨颇多,忍不住想说点什么。小说中的三名民办老师,廖德义、史丰收、苟富贵,最终都跳出了农门,他们的命运比起那些成千上万的真正民师来,不晓得要幸运多少倍。有很多民师为乡村民办教育,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有些甚至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站了一辈子,他们到来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很多人走上了民师之路,在他们的人生岔路上,却没有见到他们想要看到的让他们欣慰的风景,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有人说人生走到尽头,再回过头来看,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不留遗憾的人生,肯定是完美的人生,而完美的人生似乎不太容易拥有。
庆幸的是,我们还走在人生的岔路上,面对宇宙浩瀚之无边无垠,面对时间长河之无始无终,人的生命实在是太过短暂。为了让我们的人生不留遗憾或者少留遗憾,赶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自己想见的人,看自己想看的风景……这些足够了!
楚子
2022年8月8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