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写的环境有些特殊-医院。从小我就害怕打针,不喜欢医院,觉得它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地方。
今天一早母亲说自己腰疼的厉害,晚上睡觉翻身都觉得疼,终于主动说她要去医院"看看"了。于是在医院排队等做磁共振时,我就开始写了这篇文章。
为什么说母亲终于"主动"要求去医院我觉得那么诧异呢?因为"主动",表现出这个病可能是严重的,让母亲不得不被动的主动;另一方面这个"主动",让我觉得母亲变的比以往更坚强,因为她开始主动要求别人了,而不是事事都为他人着想,尽量不麻烦别人。这种“不麻烦”有时也不是好事儿,假如它被别人习以为常。
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地,对我和弟弟少了许多陪伴和关爱。母亲为了尽量不让在外工作的父亲挂念,凡事都尽量自己扛,而母亲也没有任何怨言;并奋力的用她单薄的臂弯阻挡了一切可能会带给我俩伤害的事情,为我俩创造了一个单纯、温暖、积极的生活环境。母亲坚毅、积极的精神对我俩的影响是深刻的,我和弟弟很感激拥有这样伟大的母亲。但这也让母亲操劳过度,今天不得不去医院“看看”了,所以说有时“不麻烦”别人,并不一定是个好事。就连今天我说要陪着去医院检查,母亲还说这太耽误你学习时间了,我让你爸和你弟弟陪着去就行了。
其实母亲这个"病",很大一部分是被拖出来的。它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有了"征兆",因为这个征兆不强烈,承受者还可以忍受住,心里也有一种可能忍忍就过去了的侥幸。却没想到"病"越拖越严重,终于忍不下去,这个"病"也往往比最初刚有"征兆"时变的更严重了几层。
有了病,最遭罪的还是病人。家人附带的折腾、时间及金钱的花费在这时都不值一提;只要病人的病痛能减轻,身体能康复,家人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会觉得甘心和庆幸。唯一焦急的是,不能感同身受,不能替她去承受她正在经历的病痛折磨。
我们身边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人过了50岁,各种病症开始显露时,才知道好像自己一直缺了"养生意识",于是在还没搞懂自己病症的本质原因时,就盲目切固执的相信西医或者中医,觉得应该缺什么补什么。
我认为"养生"和学习一样,是一个贯穿终生的事情,且每日要坚持。因为身体有些脏器的失衡或亏损是无论花多少时间和保健都无法调节或弥补过来的。例如长期熬夜让肾和肝产生的极大透支,因为这个透支是慢性的,没有到严重的症状发生时,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无所谓,还是继续熬夜。
这里还有个很好的例子,我的一位亲戚,从结婚后就开始“精打细算”的为她的家庭操劳,因为她从小所处的是温饱不能保证、物资所需紧张的年代。所以她的意识是:即使条件好了,也不能忘了苦日子,也要对当下和未来的日子“节俭”。她的"节俭"有点苛刻,而这个苛刻大部分还是对她自己。比如:因为用洗衣机洗衣服比较浪费水,所以她会手洗完再把衣服放到洗衣机里,洗衣机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甩的功能,甚至在冬天她也会这样做,久而久之落下了关节炎,即使现在她想省水省钱也是有心无力了,反而还要花大量的代价于医院和药物上,最关键的是她会时刻遭受这份病痛的折磨。你说,这是节俭么?
再比如,她知道家人爱吃她烙的饼,包的粽子,炖的鱼。你就发现她没事儿的时候总会忙碌在厨房里,刚刚吃完早饭,就把包粽子用的江米泡上了,然后还会一边做,一边抱怨没人帮她,她都累死了。可即使这样她也不去让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帮忙,说他们越帮越忙,什么都不会做反倒给她添乱。然后她就一直一边抱怨一边做到今天。
按理说,她家的物质条件应算是中上等了,但这个家庭的生活硬生生的过成了"苦日子"。她让自己"苛刻"性的劳累,造就了她一身病症,然而她的家人还从没感激过她的付出,而是觉得理所应当的去享受她的付出。这种状况更多的来自于她对自身的“苛刻”,从而让家人也自私的对她进行"苛刻的爱",孩子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变得自私。
看,思想的威力不止局限在一两代人身上,更不止对整个家庭单方面的影响,而是深入到你想象不到的层层面面,这种影响是不可控的。
有些鸡汤文章宣扬说:只有你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儿。的确,事实就是这样子,我们先会爱自己,才会迎来别人更好的爱。这里的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种独自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一种可以更好的为别人提供需求的能力,一种可以主动捍卫自己原则边界的能力,一种尊重他人并被他人尊重的能力。
磁共振结果刚刚取出来,母亲的“病”是双腿骨质增生及腰肌劳损。在母亲50岁时显现出来的症状,它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生产引起的气血双亏。所以我们不能赖着"年轻"这个最不禁挥霍的脆弱资本,而忽视健康,忽视身体发出的一些"信号"。从医院出来母亲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父亲就开始唠叨说:平时总不注意身体,哪里有点小病痛也不当回事,真出现大症状了还那么昔命,咱以后别活这么矛盾了,以后我们生活的主题就是“养生”,也该把操劳放一放了。
结语:
我们的皮囊理应被善待,毕竟我们的灵魂有了它才变的血肉可见。皮囊为灵魂服务着,而灵魂也被皮囊的疼痛折磨着,愿我们的灵魂和皮囊皆健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