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时候和一位姑娘相约聊了一下午的情感和职场话题,就想动笔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发现,随着和更多女性群体的接触,有一个现象特别明显:大家普遍没有花多少时间去了解自己。
这跟我们从小所受的家长式教育和社会文化作用力当然有关系,毕竟在父母那个年代,鼓励子女表达自我、发展自我的父母只是很少数。加上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丛林法则更加被推崇,社会地位感、确定感等都变得更加外求。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真的很少将视野拉回到自己身上,于是人们在处理亲密关系、解决事情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不断的去加强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带给我们的模式影响。昨天晚上我们采铜小组在茶话会上也聊到,这种模式往往是身在其中却不自知的,所以就算伴侣改变了,因为我们身上固有的处理关系的方式没有改变,往往就会在不同的对象身上找到相似的行为轨迹。
但是很多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以改变外部条件为主,比如换一个伴侣、换一家公司或者换一座城市,这样的尝试成功概率却并不高,为什么?因为面对环境的主体,也就是我们自己,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改变。
这就跟我在形象美学的教育中遇到的情况类似:当学员们不花时间去关注自身的特征和内心的倾向性时,有一部分人重复着用单调的颜色去自我保护,在一个稳定空间里固定那种安全感;有一部分人会比较习惯于找别人提供好的现成搭配模仿,但总少了她们自己的独特性。
后来我也在思考,不愿意了解自己可能因为当我们要去向内看的时候,我们常常要直面一些并不那么舒服甚至痛苦的经历和情绪,并且不知所措。但是,这条路是必经之路。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并不那么可信的存在,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种模式一次又一次的在脑中固化之后,类似的刺激源出现时,如果我们不有所觉察,我们的反应注定是重复性的,比如情绪化的人习惯了用情绪去解决问题,即形成了个体的路径依赖。
所以,了解自我的最重要的必要性,就是去打破这一链条。当你知道了自己身上有哪种定势存在,你才能更有意识的去训练自己的觉察力,在之后的每一次情况发生之前,走向另一个选择,弱化原先的反应链。
下一篇文章我会从几个领域去写如何具体的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