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贴子,贴子里的主人公讲述了自己年轻时最大的毛病,是遇事先入为主,把他人想的过于糟糕,又把自己想的太好,对自己与他人的真实差距视而不见。
比如自己喜欢的女神有男朋友了,心想他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比自己高,比自己帅,但自己有内在美啊,内在美才能持久;比如职场上比自己晋升快的同事,心想他们其实什么本领也没有,就知道拍马屁,自己有才,迟早会被领导赏识;比如消息传来平时很低调的某朋友原来是有房一族,心想他肯定是靠家里,个人不见得有什么本事,而自己之所以没房,那是因为现在房价已然太高。一边羡慕别人,一边又为自己找无数理由开脱,是一种通病。
看到其余例子时自己都是极快跳过,看到买房的例子时却深有感慨,因为这样的事也曾发生在自己身边。
02
实习时来深圳呆的地方是关外,当时周边房价大概25K一平米,到离开那边选择搬去市内时,那里的房价,已经由25K涨到了50K,才一年而已。当这样的事切实的发生在自己周边时,那种感觉不可谓不震撼,也让不少人都达成了一致的见解:以前就买了房的那些人不用愁了,他们不愁,不是因为他们多厉害,只是因为买的早,只是因为他们有钱时房价还不高。
后来,我遇见了第一个年龄相仿,却在深圳有房的非本地人A。即使彼此关系还不错也了解颇深,但知道这个消息时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原来他不仅大学时就有自己的创业项目,学校的好几位导师在有项目时也会经常找他,因为其中一个项目的缘故,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出于自己的商业嗅觉和一系列判断,他用自己的存款加上刷了几张信用卡买了房。
也许你只想象到别人买了房之后的美好人生,以为只是依靠简单的投机或是运气,却不知从没钱走到买房这一步,他人早在好些年前就开始了自己的原始积累。你看到他人开挂式的人生以为是因为买房,但其实,买房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03
如果说A的故事是让自己重新审视一些问题的开始,那B的故事就是药效十分猛烈的催化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速完成了一种新的认知。
B要大我几岁,但是却在深圳有好几套房,且全是个人努力后的成果。B在一家公司上班时,平时就爱折腾的他认识一些房地产相关的朋友,那时的房价是真的便宜,并且是开发商和销售求着你买,告诉你之后绝对会涨价,但是没人信。是啊,谁信呢,会涨价的话他们自己为什么不买,却要把机会让给别人?但B却开始留心了,前前后后花了不少时间做了很多调研,甚至在女朋友都觉得他不靠谱,应该想着去创业而不是买房的情况下,毅然决然买了房。
后来的房价确实在涨,但是不像今天这样夸张,然而B却看好房价未来的趋势。女朋友才刚刚心定,他又做了一个让她觉得不靠谱的决定:去贷款继续买房。后来还有几次操作B说不适合拿出来讲,但我们大概也都猜得出是怎么回事,而那些游离在危险地带的抉择却没碰到雷区,都是需要莫大的魄力与智慧。
让我由衷佩服B的,并不是他现在有多少钱和房,而是他曾经对自己的反思与走过的心路历程。B说自己曾经有过两次怀疑自己人生的时候,第一次是当他发现靠炒房赚钱,要比上班容易得多时还需要在职场打拼吗?第二次是当他好几套房时,工作的收入于他显得微不足道,还会花费不少时间,这值得吗?
第一次的结果是选择了继续身在职场,因为不想成为自己孩子眼里的暴发户。第二次的结果还是一样,但思想上却有了显著变化,他说了一句至今让我震撼的话,“当工作的收入于我可有可无时,当我不再为了钱而工作时,我发现我反而越来越能明白工作的意义。”现在他在职场上也是风生水起,行业内颇有名气,计划着自己的公司,生活也依然没有被落下。
我们今天在网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故事?某某人在一线城市有好几栋房觉得工作无聊,买了一辆电动车整天骑着收房租,或是花天酒地到处把妹。可事实呢?那样的事或许真的存在,但只属于一部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大部分人最初都是很平凡的人,而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对机会的把握,对市场的敏感,对规则的熟悉,对抉择的果断与对自己的苛刻都要远高于一般人,我们和他们差的,真的不是一点钱而已。
04
今年认识一位几乎同时开公号的朋友,4个月左右时她后台的关注已经30000+,读者,中国青年报,鲁豫有约等N个大号转载过她的文。刚认识她时我跟她说,很喜欢她的每篇文,其中一篇我这辈子也没法写出那样的文来,很佩服她每篇文阅读量那么高。她说那是因为她是医生,有好些年的客户积累。后来熟了,她给我看她几年以前的稿费收据,原来在还没有互联网写作时,她早已靠业余码字就月入过万。
这周和一个朋友讨论过一个事件,一位比较厉害的人物为什么会选择去做一个看起来不那么高阶的领域,比如自己有企业,哪怕是带30多岁的人也不违和,却做着帮助大学生的一些事。我们很容易误判,以为做什么事的人就只有什么样的水平,却不知道那只是他自己选取的结果。
许多事物,我们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并且都是以结果的形式被呈现出来,而我们会以为那便是全部的真相,却不知只是冰山一角。摒弃自己的一些执念与主观,也就越来越能明白,自己和有些人的差距,还真不只是一点钱。
喻立明,92年的金牛。只想以自己的眼光,去看这身边的世界。若我的文能让你有些许共鸣,便是最大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