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明&慧钥明光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原创分享第201天
主题——逃避心理1
现代心理学将习惯性逃避的人群,归结为逃避型人格,又叫回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
1. 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无力应付。
2. 因为别人的批评和反对意见而深受伤害。
3.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没有或很少有交往密切的朋友。
4. 除非他们确定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否则不愿意介入到别人的事情中。
虽然每个人都会选择逃避一些东西,比如令人伤痛的过往、曾经遭遇的挫折和失败、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关系等等。但是,当逃避成为一种习惯,它就成了阻碍你成长的最大障碍,因为你通常会在机会来临的时候,选择放弃,该解决问题的时候,选择像“缩头乌龟”一样退缩。于是,你的一生都在周而复始的悔恨中度过。
逃避心理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发生作用,属于消极式的防卫。用逃避和消极的方法去降低受到挫折时的痛苦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次不想工作或不想学习的时候,都要找一些娱乐活动来放松,去看看电影,玩玩游戏,旅行等,这能让你暂时逃避压力的紧迫感。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在处理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时,会产生焦虑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或者是对被控制的反抗,一方面他们想逃避内心的烦恼和恐惧,同时他们也希望获得他人的帮助或关注。
于是最直接结果就是拖延,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不过,当你的能力要低于你所面对的事情,就会产生焦虑感,就会想选择逃避。而这样的负面情绪会大量消耗人的意志力,人的意志力也像人的体力一样是会被消耗掉的。一旦用完,意志力就会被瓦解,就会陷入需要放松来缓解压力的局面,而放松之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压力再次来袭,事情无限拖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