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智惠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
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
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本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内容,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种种现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社会上出现的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君之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看不出来;也就有倡导仁义的必要。及至大道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颓风,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老子在此似乎并不是完全否认仁义本身,而是因为仁义的出现象征着远古时代的道德原则的消失,换言之,仁义的出现是人民的行为原则遭到破坏的产物。老子认为智慧是大伪出现的诱因,在文明出现之前,人类还没有产生出那么多汹涌澎湃的欲望,那时,人类在心灵感受上与其他比较高级的动物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人过着一种安然的生活,随着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所谓的智慧也就是知识的出现,于是人的私欲越强,贪婪如同一个永远难以填满的沟壑,愈是贪婪的人,愈是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他们为了得到一切,就想尽各种办法,于是就放弃了做人的根本,僻如说诚信,把自己变成积累财富的奴隶,或财富不择手段,为权势投机钻营,那么,这种人就会永远贪得无厌,陷于心智的麻痹。老子在此虽然批评了智慧,但并不是为了否定智慧本身;他反对的是,伴随着智慧之出现亦同时出现了虚伪、狡诈、欺骗等行为。我们做人要做到安守本份,首先要约束自己,从“大伪”中走出来。归根人处世上就是做人要厚道,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老子在此,勾画出一个理想人格特征就是,真正的仁义之士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遵循大道的,他们是有智慧的人,却从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家庭不和睦,让社会不安定。他们是社会的有识之士,他们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因此不该因为社会混乱才有忠臣出现,也不该因为家庭不和才提倡孝子的作为,更不该因为聪明才智的增长而产生虚伪的行为。
贫出孝子,艰难出英才,自古圣贤皆寂寞,这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今天面对各种认知的困惑,也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接受这一切,换句话说,黑暗与光明,忧患与安乐,是世界存在的表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存在既是合理的。只是要如何把握这个度,让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201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