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晓凤,来自阜平县砂窝小学,今年12岁,上四年级。”这个眼神清澈透亮的女孩笑着对河北大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说。
7月11日,100名农村贫困儿童走进河北大学,刘晓凤正是其中一员。孩子们将在100名志愿者的带领下,体验大学生活,触摸憧憬中的未来。
留守中的渴望
“爸爸妈妈说,只要我下次考试进步,他们就回来看我。”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命运没有什么不公,只是他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来自阜平县砂窝小学的刘晓凤便是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缩影,阜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砂窝也是个闭塞而偏远的山区。刘晓凤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久才能回家一次,父亲远在湖南,相隔千里,母亲也在离家较远的皮具厂做工。每当想父母时,她只能通过长长的电话线与电磁波来传递思念。面对电话里父母的声声叮嘱,才12岁的孩子也只能含着泪微笑,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很好,不要挂念。“爸爸说他在南方工作,小时候奶奶打我,我就一心向南跑,可每次一到村口那堵墙我就不知道往哪里跑了。”如今的晓凤已经可以笑嘻嘻地向志愿者讲述这些童年琐事了。面对着这样的孩子,志愿者们竟不知是应该为她的成熟感到欣慰还是不幸。“姐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能陪在我的身边”,这是在活动中孩子们最常说的话。
每个人对“留守儿童”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社会应该给予每个孩子公平的机会,不能带上有色眼镜来看待花一般的儿童,让孩子造成自卑心理。留守问题确是当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背景下的大问题,留守儿童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其心理生理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刘晓凤作为千万留守儿童中最普通的一名,虽不能反映社会大问题,但也足以让人心疼。
平凡却不屈于普通
参与此活动的100名留守儿童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同样的经历。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住在爷爷奶奶家里,上着只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小学,每日清晨孩子们一起手拉手走过一段长长的路来到学校,傍晚,还不及灶台高的孩子早已做好晚饭守着袅袅的炊烟等待着田间的爷爷奶奶归来。虽然看着活页笔记本都觉得新奇的他们从没体会过多媒体教学,但却个个品学兼优。
志愿者在和孩子们相处时,感受到了他们趋向于成熟的思维。“爸爸说他在南方盖很高很高的楼,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在保定盖很多这样的楼,这样爸爸就可以不去南方,在家这边打工了。”命运赋予了他们与年龄不称的担当,但他们并没有很多的抱怨与不忿,只是用更多壮志凌云的话语来代替他们心中对父母每天都能陪在身边的城里孩子的小羡慕。
彩虹桥上的希望
当志愿者问及他们的愿望时,有的说希望父母常伴身边;有的说要盖一间大学校,有图书馆,有音乐室,有很多的老师;有的说想像河北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做一名志愿者,帮助更多的孩子,带领他们去开阔视野,关注他们的成长问题。
“我想要一本关于家庭的书,想让学校有一个像大学一样的图书馆”,这是一张贴在夏令营彩虹桥上的心愿卡。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们一道,共同关爱这份留守的微笑。
校团委青年通讯社供稿
2016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