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四川凉水井中学《小老师带你走进全新课堂》,感触颇多。一所乡村中学新课改真的是成绩斐然,他们借助互加计划这个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网络,使学校成绩上去了,名气上去了,实现了华丽变身。
小讲师是学生当老师,实现生生互助,学生既然可以当老师了,可想而知他们已经学到了什么程度。学生既然都能替代老师讲课了,那么老师干什么呢?我想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毕竟学生不是专业的教师,如果初中学生真的比老师强,那到底是教师的悲哀呢,还是教师的荣耀呢?可换个思路来想,这些小老师还是在真老师的指导下来实现互助的,凉水井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付出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扛过了多少压力,经历了怎样的心酸,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在我看来,课改还是要结合本校实际的,比如说洋思中学、杜郎口、衡水中学……再比如说魏书生、钱梦龙、于漪……这些学校、这些教育家,他们的经验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积累、改进、创新才蜕变的,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那样也可能导致“邯郸学步”--不伦不类,但我们又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门造军,毕竟借鉴经验才能提高视野。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了,每所学校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都在走自己的路。
下面我也来谈一下课程改革:
1.要想实现课改,需要一位有创新、有能力、有魄力的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智慧与视野,能力与魅力,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未来。没有校长统领全局,学校的课改就无法实现。
2.要想实现课改,需要有一群敬业的老师,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一群爱学习、爱创新的老师。如果老师们没有专业发展的意愿,没有专业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创新的能力和勇气,如果老师不去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那么学校就会像一潭死水,课改也就无从谈起。必要的压力也是要有的,这就要靠学校的制度来影响、来鼓励教师了。
3.要想实现课改,需要经历不懈的坚持,才能走出自己的路。万事开头难,第一步很关键,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就要坚持下去,也许需要几代校长和老师的不断完善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4.要想实现课改,需要实现课程的本校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融合,适合本校的发展,适合本校学生的发展,这才是学生喜欢的课程,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这就需要发掘老师的特长,学生的特长,使一个人、几个人的特长变成更多人的特长,甚至借助家长、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课程的特色。
总之,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是照搬照抄就能实现的。课程改革是在校长、领导、老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