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行之
写文字并不一定是要给很多人看的。比如日记,书信,情诗。这种文字,可能看得人越少越好。但还有些文字既然发表出来,当然是希望有更多人看到的。
文字是一种表达,承载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是一种展示生活和展示自己的方式。但常有人来问我,为什么我的文章就是没人看呢?难道是因为我写得不好吗?
很多时候,我去看这些文章,写得也真心不赖,但是阅读率确实也不高。
但这并不奇怪。很多时候,凡是着重讲个人的东西,点击率都不会太高。比如个人心情,个人故事,个人日常。
偏个人化的文字点击率不高,没人看其实很正常。要知道,除非你是大V,你有足够多的粉丝在关注你,否则作为个人,除了你的亲友,没几个陌生人会对你的私事很感兴趣。你如果写一天干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吃了什么好东西,睡前有什么小情绪,没人感兴趣是正常的。这类的东西,更适合于发朋友圈,反而会有关注度。
我见过很多人,文字虽然写得很好,但是一来就抒情,或者讲“我如何如何,怎样怎样”。不可否认,这样写并不代表有什么问题,或写得不好。如果你只是为了表达,只是为了兴趣而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看,完全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你希望文章得到更好的传播,适当的技术处理,还是有必要的。
如果你不是大V,讲热点,解读,推荐,干货,或别人的故事,文章会更容易被传播。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撇开自己,置身事外,所以偶尔带一点个人的元素,也无可厚非。那么,怎么样才能既表达自己,又让文章有人看?
关键是“剪辑”问题。不光电影可以剪辑,其实文字也可以剪辑。王家卫的电影,即便是同样的素材,通过不同的剪辑,也会形成不同的电影的结构。本来出现在最开头的片段,甚至可以放到最结尾。
文字也一样,比如散文,散文讲究形散神聚。同样一个段落,放在不同的位置,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比如个人化的抒情,如果放在最开头,还没有任何的铺垫和事件支撑,这种抒情就会显得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但是如果放在事件之后,结尾之前,恰到好处的一个连接点上,就会显得格外具有感染力。
任何文章的段落,都承载了不同的功能。有的段落负责交代时间,事件,地点。有的负责过渡,有的负责抒情,有的负责运用素材。在保证素材是同样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顺序,是剪辑的技巧。如同唐诗,四句唐诗,相互分开,又相互粘合,但是如果先后顺序不对,就会显得很糟糕。
小说里有倒叙,插叙,补叙等,都是文字方面的剪辑。文字的谋篇布局,并不只限于从1说到10,也可以先说10,最后再说1。灵活变通,艺术化剪辑,甚至会给原来的素材更加分。
文字的剪辑,借鉴电影的手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昆汀的电影《低俗小说》以环形叙事为特色,共分为15个片段,但是先后剪辑的顺序却是4、1、6、7、8、9、10、11、12、13、14、15、2、3、4、5,不但没有破坏电影,反而大放异彩,成为经典。
这种非常规的剪辑手法,在文字里一样通用。80年代的先锋文学中,存在很多非线性的叙事,打乱叙事常规结构,但是保持主线不变,然后产生更艺术的效果。
文章往往一开始就谈日常,谈个人,三段之后还没有进入正题,往往读者就会直接退出,而不关心你后面的优质内容。这些文章,即便写得再好,也可能没人看。但是如果文章在前几段先抛出引人入胜的素材,再循序渐进,把读者带入到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再个人抒情,读者的接受度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于,这种抒情,很可能成为全篇的升华。
只能说,任何文章,点击率衡量不了质量,但是可以衡量传播效果。如果要传播更广,灵活剪辑才是王道。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