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生日的那天,家里人庆祝我的成年,我疯狂的告诉朋友:我18了,比你们成年的早,我可以找男朋友了,不被叫“早恋”,可以去网吧了,光明正大……
18岁的这一个节点,并没有在那时的生活中荡起什么涟漪,很快冲淡被高三紧张的节奏冲淡,下半年入学后突然远离了高三紧张的生活,开始了没有节制的放纵,就这样度过了我的大一。
19岁了,我心里开始有些“痒痒”的,请允许我用“痒痒”这个词来形容,远离了父母,朋友不在身边,身边的人和事刺激自己不得不停下思考自己的“人生”。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去听讲座的时候,互动环节的提问总是可以听到有同学提问嘉宾,“您好,请问你觉得人生是什么样子的?”“请问,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虚度我这一生”……这些问题简直格局很大的,经常让嘉宾一时语塞,格局提升的很高,很有深度,简直可以和哲学“三大追问”媲美。
当时在大一我听到诸如此类问题会和其他人一起笑,但是现在回想提问那些问题的可能是比我更提早进入了“焦虑期”。
焦虑期=迷茫期
生日在3月1日,在之前尤其是寒假过年在家,这个日子仿佛就是一个“行刑日”,我在倒数这个日子,我怕到“19岁的最后一天”,在小时候听小姑放伊能静的《19岁的最后一天》,很欢快的调子唱着令人伤心的词,小时候不懂这首歌,不就长了一岁嘛,为什么阳光也要被带走?现在也终是懂了。
“那一年我们正迷惑,日子在无知中滑过
忽然之间就有过,十字头的年龄没留下什么
二字头的开始,我好想说如果一切可以从头来过……”
寒假里,内心蠢蠢欲动,既兴奋又害怕,伤感而又自嘲……
十字头的年纪记录着自己的青葱岁月,在学习、打闹、和家长拌嘴、偷偷看着喜欢的人……中度过,日子安逸平静,我不想离去,我害怕离去。
但有对未来充满好奇,我在假期里思考我以后应该去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开始度过二字头的开始,以各种方式?如何构建自己自己的三观?我应该有个怎么样的恋爱观?我开始考虑很多事情,但是却怎么也想不通,对未来总是雾里看花,很想拨开浓雾,但是却一直不成功,寒假里的情绪波动很大,精神敏感,心里那种“痒痒”的感觉加重,开始挠心,开始紧张焦虑,向家长吐露,跟朋友倾诉,在这个过程等待19岁的最后一天,等待着“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等待的过程远比降临的时刻黑暗
在19岁最后一天来的那一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像往常一样,太阳一样升起,没有世界末日,家人庆祝了我的生日,意外惊喜是收到了3个弟弟送我的礼物。19岁的最后一天,阳光并没有被带走,只是被收藏,晚上睡在床上想,这或许就是成长的滋味吧!这个迷茫期是我们现在都会有的,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很多人说这是和你没有明确目标有关,我认为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目标这个东西并没那么容易找寻,看了无数鸡汤,无数方法,都在劝我们找寻目标,但怎么找却常常几句略过,亦或者是不适合自己,就像我感觉的雾里看花,那朵花就像是目标,但却不明朗,就那样吊着我们。开学了,课程的忙碌使我暂时忘记了焦虑,但是在深夜却经常心里又开始蠢蠢欲动,为了缓解这种磨人情绪,我强迫自己忙起来,这样可以调和情绪,也可以使自己思路清晰,给自己定一些很小的目标,先不使自己处于浓雾中,一步一步的来,等待的过程总是黑暗的,来临的时刻总是不那么残酷,有时候会很平静,我的20岁生日不像18岁的那样,它在心里荡起水花,希望云雾散去,抓住花朵。
完结
个人心情小日志,有时候心里也在自嘲,会不会太矫情了,会自嘲,还有我真的没有在推歌(ಥ_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