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是导演张杨与2015年拍摄完成,2017年6月上映的一部“真实影片”。这部作品既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纪录片,也不是完全由职业演员拍摄的影视剧,而是由一群素人、完全没有表演经验同时又有去往冈仁波齐山跪拜愿望的这样一些人参演完成的。既有设计成分也是真实情景,同时完成了所有人的心愿。所以看完了感触也很深。
这部剧是被美剧、商业剧占山称霸的世界里的一朵奇葩,一股清流,明明是一部非常小众的电影,没有商业的谄媚更没有向世俗低头,却依然取得了一点几个亿的高票房。带着对影片、对导演、对演员致敬心理又看了一遍影片,依然是感动满满。
电影讲述的是一群藏传佛教徒从家乡芒康去往冈仁波齐山朝拜的故事,对于不是很懂藏传佛教习俗文化的我,也是专门查阅了资料才弄明白这部剧中几个关键要素的重要含义。
冈仁波齐山是佛教的四大圣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海拔6656米。冈仁波齐,藏语意思是“雪山之宝”,佛教徒把它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在藏传佛教徒中有一个习俗,转山,就是围绕着冈仁波齐山或走或跪拜转圈。绕上一圈就可免除人一生的罪孽,绕两圈可以免除前世500年的罪孽。所以围绕山体转的圈数越多越好,藏历马年是神的本命年,如果在这一年去转山的话,转一圈相当于平时转十三圈。2013年正是马年,所以住在芒康的一群藏民结伴踏上了朝圣之路。
影片不是很长,113分钟,浓缩了一行11人历时一年、跨度2500公里的朝圣之路。也可以说是跨越了生死,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有新生儿的降生也有苍老生命的终结。一切像一个生态圈一样形成一个完美闭环,或许是导演有心的设计,或许也是刚好的发生,无论是什么,给我们观影者带来的都是震撼。
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信仰教条的宣讲,甚至连最基本的习俗、仪式的解释都没有,但却结结实实的让观者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男主尼玛扎堆带着72岁的叔叔杨培一起完成父亲的遗愿,去冈仁波齐朝圣一次。村中的其他人听说后也要一起前往,他们中有觉得自己因为杀戮罪孽深重的屠夫,也有为去年自家盖房时的死伤者祈福的一家三口(小女孩才九岁,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还有想送给孩子一个无上祝福的已孕母亲等等。
这部剧从剧情来看真的是平淡无奇,整部剧90%的时间都是在磕长头、跪拜、念经。仅有宝宝出生、车祸、过水滩、打零工、杨培往生几个比较大的重要节点。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磕头、念经、出生、车祸、水滩、打工、往生构成了全部剧情,简单至极。但正是这种极致的简单完美的诠释了复杂神秘的宗教信仰,这也是这部剧的神奇之处。
我也在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被这种简单打动?
细思之,信仰不就是可以支撑我们在枯燥、苦难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行的神奇之力吗?在最灰暗的时光里,我们因为信仰才能熬过一个又一个看不到光亮的昨天。在最煎熬的旅途中,我们因为信仰才能迈开脚步走向没有尽头的明天。我们不知道未来的路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是我们依靠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不断前行,不正像影片中的这群人一样吗?机械的重复在别人看来既没意义又可笑的磕头动作,一遍一遍,没有偷懒,也没有抱怨,只为自己心中最神圣的信仰。
一年、2500公里、无数双破鞋都是他们的功勋章,是他们信仰的最好体量。
到此我不得不想,作为现代都市的我们,信仰的是什么?还有信仰吗?还有自己内心坚持的东西吗?还是我们一生只是为了衣食住行玩、生殖。我不知道,也不想乱做揣测。我只能说在显示生活环境的高压下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一个舒适的100平米的小窝,已经耗费了我全部精力,我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考虑其他的。
所以我不知道为了更好的生活算不算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