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聊起学英语的事,有位伙伴问了一个很能切中要害的问题:“大家学英语的初衷是啥呢?“的确,很多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根本用不上半句英语,充其量也就是出国旅行能用用,随着翻译软件的进一步完善,这个功能似乎也越来越弱化。那么,我们学习英语,到底是为了啥嘞?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们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以致于形成了一种被裹挟的惯性,本能地认为只有掌握好英语,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才能融入国际化的时代,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才能得以缓解。
然而,动机决定态度,模糊的动机只能带来暧昧的态度。就像减肥,一旦受了外界的刺激,就诅咒发誓,一定要瘦,坚持不上几天,看不到效果,便偃旗息鼓,结果周而复始,体重依旧。
问题是,我们正在步入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接收和学习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是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还是发展跨界能力?是静下心来读点好书,还是刷刷微信玩会儿游戏?与有限的注意力相比,我们面临的选择实在太多,对于时间的管理其实是对自身欲求的管理,何去何从,需要时时权衡。
那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要想从屌丝逆袭成大师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问题是我们能在多少事儿上持续投入多少个五年?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并不意味着茫无目的地努力。回到问题的根本,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而一旦目标明确,方法和效果才更容易评估。
语言本质上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为了学而学,往往效率很低。输入的同时,要有一定频率的输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为学习语言需要即时的反馈,只学不用,很容易遗忘,水平难以提高。一旦实际用起来,反馈本身就是很好的校正,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还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
因为高考第一志愿落选,我被调剂到日语专业,此前,对于日语以及日本的了解几乎是零。刚开始学习日语时,心理上有些抗拒,因此缺乏强烈的兴趣驱动,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那个时代,试听的资料又特别少,实操的机会也不多,因此我完全是被动地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学习课本上的那点知识。而同样是从零基础开始学起,班里同学的差距很快就体现出来。有一位特别牛的男生,当我们还在蹦单词的时候,人家早就呱啦呱啦说句子了。天赋当然是不能忽略的因素,有的人天生对语言敏感,表现在听力和发音上模仿能力极强。同时,学习态度的差别也很重要,脸皮厚,不怕出错,敢大胆说,水平提高就快。想法设法地去用是学习语言的捷径。
虽然在大学时期也拿过奖学金,书面成绩还可以,但我的口语始终没有真正突破,以致于大学毕业找工作时,连一段像样的自我介绍都无法流畅地表达,自然也就很难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后来,痛定思痛,我去了一家工厂实习,给日方总经理做随行翻译。在工厂工作,不像在商社里那么体面,整天穿着工作服,在车间里转来转去,但是每天大量地使用语言,让口语水平迅速提高,至少是克服了开口的障碍,敢说了。工作了两个月之后,我顺利地通过了日本航空公司的面试,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再后来,我又辞职,进了一家贸易公司,因为经常要陪日本客户去工厂,就要做大量的口译。最锻炼人的,是酒桌上的翻译,发散的话题,对话的转述,内容的概括,气氛的调节,很能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渐渐地,我突破了教科书日语的局限,语音语调变得自然很多,词汇量也开始丰富起来。语言是活的,在情境中学习,会事半功倍。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与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每次换工作,所使用的专用词汇都会跟着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用到的词会渐渐忘掉,新的术语逐步积累。隔行如隔山,在专业性强的领域,不足够深入,根本不可能知道如何表达,很多词汇都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学习和掌握的。
因此,漫无目的的学习,很容易掉进低效率的重复之中。要么天天背单词,背着背着就忘了,要么背的单词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学来学去,还是只会说那几句日常寒暄语。语言只有在实际的应用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地学习,价值不可能太高,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动力。
其实,不光是学外语,很多半途而废的努力,都是因为没有想办法去用。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尽量少而精,一旦开始学习,就得想方设法地去用,以用带学。
如果真的喜欢外语,想要学好,不妨以终为始,好好想想能用到哪里,怎么个用法,然后掉过头来,根据用的目的,来安排学习的计划,这样有的放矢,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