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叶子》,我们一起听。
阿桑性格活泼,从小就热爱表演,国中毕业后如愿以偿念了南强工商影剧科。高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单亲母亲的负担,便想将赚钱与表演相结合,考上了艺工队,却在录取后,因为关于艺工队的不好的传言改到旅行社,专心工作赚钱。却由于对表演的喜爱,一年后忍不住又一次报考,再次考中。然后度过了五年辛苦、充实并且充满乐趣的艺工队生活。
但阿桑心里一直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出唱片给更多人听。当时对阿桑歌喉十分欣赏的张兆志,也鼓励阿桑。但是却苦无门路,加上固定的薪俸是家中经济的来源之一,阿桑不敢轻易冒险。直到国军精实方案实施,艺工队面临裁并的命运,阿桑才鼓起勇气跨出第一步。
她首先与队上朋友组团,打算到PUB演唱,希望唱出机会,在与其他团员互相接洽练唱时,认识了一位吉他手,而这名吉他手正是资深音乐人汪一平老师旗下的歌手,汪一平老师当时正在广觅人材,经由这位吉他手的介绍,阿桑得以认识了汪老师,汪老师对阿桑的潜力十分激赏,当下就决定携手合作。汪老师对阿桑一来就是长达几乎一年的精雕细琢,等到符合他严格的标准之后才正式开始录制DEMO,展开与唱片公司洽谈的过程。第一次录了六首歌,送出去两个小时之后马上就有某唱片公司表示有意签约,请汪老师不要再跟别家公司洽谈,使得汪一平老师只好推掉包括李宗盛在内的数家公司的面谈邀约。
原以为歌唱生涯从此就要一帆风顺,一年的辛苦终于有了代价,没想到说要签约的公司,一耽搁就是半年,没有开会更遑论开案,汪老师忍不住打电话摊牌,对方表示唱片业正急速陷入不景气,加上阿桑又不是青春美少女……一切美梦破灭。
此时的汪老师一方面不好意思再回过头去找之前表示有意愿的唱片公司,一方面又接受到一个极为刺激的打击。这个刺激是,某日汪老师接到姚谦的电话,电话中委婉的表示对阿桑的欣赏,但是不晓得如何切入市场,不过对于汪一平之前送去的DEMO里面的一首歌,觉得很适合林忆莲,希望汪老师能够割爱。这首歌就是林忆莲当时专辑的主打歌“远走高飞”,汪老师当时就在百般不愿,但是积蓄已经耗尽的情形下咬牙卖掉这首写给阿桑的歌。然后决定,独立帮阿桑订制一张专辑的歌曲,录到半成品的阶段再去与唱片公司洽谈。
此时两个人都已经面临生活窘境,阿桑为了维持生活,并且可以配合汪老师的训练与录音,前后找了律师事务所的总机,以及中兴百货的客服员两项工作,以微薄的薪水支撑自己的歌唱梦。就这样完成了十首歌曲,然而在已经录制了几首歌后,厄运再度来临,一场纳莉风灾,一夜之间把汪老师的录音室以及所有器材、母带全部摧毁,损失超过4百万!回忆起那一晚的惊险,汪老师和阿桑始终心有余悸,入梦还时常会陷入当时危险求生的惊险瞬间之中。“当时门口停的那辆车,只要再偏十公分,我们录音室的的门就全被挡住,我和阿桑就淹死在里面了”。
看着耗费许多时间与金钱的心血一夕之间化为乌有,阿桑与汪老师差点失去斗志。等一周后水退了,慢慢收拾面目全非的录音室,两人一边商量未来。最后决定再来一次,再拼一次,再拼一次还有一线希望,如果放弃就全部没有了。因此汪老师开始向朋友商借器材与录音室,并且举债筹措基本的制作成本,以非常困难的方式重新录制阿桑的DEMO………
之后阿桑凭着这张DEMO进入华研唱片、演唱了《蔷薇之恋》的片尾曲《叶子》、一夕之间红遍于广大的戏迷之间,第一次与师兄师姐合办的原声带签唱会、第一篇给她的网路留言、第一封歌迷来信、第一群歌迷跳出来组了第一个后援会……
2003年11月11日,阿桑的首张个人专辑《受了点伤》正式发行。同年,凭借这张专辑获得第十五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唱新人奖提名。
《叶子》作为电视剧《蔷薇之恋》的片尾曲,在被收录入专辑时,重编重唱了一个更磅礴更感伤的秋天版。摘下金曲奖最佳作曲的陈晓娟,在为阿桑配唱新版《叶子》时,很高兴的对阿桑说:"以往我的歌被天后唱红,我的成就感还没那么大,因为天后本来就很红;叶子这首我很喜爱的歌,被你新人唱红,我真有成就感。"
阿桑的嗓音天生沙哑富有磁性,听者很容易被带入悲伤地情绪,所以在专辑制作时,公司就着重“感情”二字,制作了一张“很悲伤”的唱片。不同于流行前卫的曲风,真实表达感情的歌曲和充满磁性的嗓音在浮躁的现实中,给了听者情感的宣泄和慰藉。
当初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因为歌词,而忽略了她本身的嗓音,在手机屏幕黑掉的刹那,听觉才似乎被唤醒,于是记住了这一首歌,记住了这个人。除了《叶子》,她还有很多被传唱的歌曲,《一直很安静》、《寂寞在唱歌》等。
就像一千个人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所以引起的感触也不尽相同,只记得原来在个性签名中经常看到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忘了最开始听到这首歌时,想起的是谁,因为什么事,可是当时一刹那的触动,却一直记着,曲库一直在增加,却忘不了她。
可是你终于还是离开了,不再孤单,也再没有狂欢,只是安安静静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2009个字,纪念2009年4月6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