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以香扬水柔著称,刮风寨古树茶更尤为突出,一泡即幽香四溢,汤色清澈透亮,淡雅怡人。入口稍涩,能感受到原始森林的粗狂与博大,随后迅速回甘,满口生津。细细品啜,甜醇中带有天然的浓郁蜜香,同时兼具春茶特有的鲜爽,层次感丰富,喉韵绵延悠长。除优良的口感外,整个冬季的厚积薄发让春茶拥有了丰富的内质,其营养价值也远高于其它季节的茶。品饮之后细观茶底,其叶柔软厚实,没有杂质,是不是品质优良的春茶,一眼便知。
地理位置:
易武所在的勐腊县位于北纬21°09′-22°23′,东经101°05′-101°50′之间,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旱雨两季分明,十分适合茶叶的生长。
土壤状况:
易武茶区,大部分海拔在1000-2000米的红壤地区,独特的酸性土壤。
其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土壤在热带亚热带雨季林气候条件下由紫色岩石和砂岩上风化发育而成,在低纬度低海拔古树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保持较好,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易武茶区之外其他茶区不可比拟之处。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以下我们大致梳理一下,不全面的地方欢迎补充!
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八寨是指 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易武茶的特点
汤色:明黄透亮。
味道:香甜水柔。
香:香气足,有甘香味,花果香味道。
甜:茶味甘甜,无涩味或新茶有轻微的涩味。
水柔:茶汤滑润柔和,滋味饱满,顺、滑。
挂杯:挂杯持久,杯底留香,入口后香气散开使人心旷神怡。
茶韵:易武陈放后,如果原料好,味道不会很淡,尤其完全纯易武一种料配的茶,出来的茶韵是很好的。
易武茶特点:茶汤金黄透亮,茶汤入口,顺滑,爽口,茶气足;入喉化得快,韵味醇厚,带蜜香味,甜香持久;耐泡,舌面与,滋味浓醇,回甘生津,厚实宽广,后韵高远,质感厚重。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叶质粗大,叶脉隆起。
易武堪称'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易武从清至今一直被称为众山之首,易武个性十分鲜明。在普洱茶界有'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易武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易武古树茶的亮点一:独具个性的密韵,易武茶区的台地茶是不可能有此香韵,古树茶每年的早春第一季,密韵是最足的;
易武古树茶的亮点二:独具魅力的柔滑茶汤,说到细腻两字,非易武莫属。真正能说为古树之茶,苦涩滋味几乎很难品出,特别是易武,她细腻柔滑,老茶客都能感受得到颗粒均匀的细腻汤水,易武的回甘生津和喉韵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强,这就是她的柔中带刚;
易武古树茶的亮点三:女大十八变,随之时间的沉积,一般3年之后,茶汤的品质与饱满程度可以用'丰韵细腻沉稳厚实'、'密韵足而持久'来形容,这就是易武的古树茶,时间越久您就越爱我。存储陈化速度较快,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
很多人刚开始喝茶喜欢易武,因为甜香柔和。之后有人会尝试寻找各种刺激,找新鲜,找猛烈的感觉。喝到一定的时候又会转回来喝易武,因为终于发现了易武的刚猛。很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
易武甚至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性格:宽容、内敛、清雅、外柔内刚、平易近人。
“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存放是升华。”
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好的工艺和仓储形成了易武普洱茶的细腻柔滑,痴迷于易武茶的老茶友们都能从中体验到颗粒均匀的细腻汤水,回甘生津和喉韵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强,柔中带刚,入口柔和,苦涩味比较轻,回甘较好,有独特的高山百花蜜香味。存储陈化速度较快,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
掌握以下几点,基本可以辨别是否纯正易武茶:
1、其新生茶条索特征呈芽肥大,叶身、叶背茸毛多,显毫,茶梗较长,茶饼面乌黑油亮等特点。
2、就易武古树茶口感而言,蜜韵足,茶汤柔滑细腻,苦涩滋味几乎很难品出;回甘生津、喉韵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强,“柔中带刚”;
3、新茶口感略显平淡,越陈放茶气越足,显出“丰韵细腻沉稳厚实”本色。
易武普洱茶,其口感辩伪三要素:
其一,茶汤入口是否绵柔,刺激性较低,比较顺口;
其二,回甘之后是否清甜,有近似清爽的冰糖味;
其三,冲泡一二十泡之后甜韵仍存;易武茶刚开始入口表现绵柔,但后劲足,久泡仍有甜韵。如此独特茶性,无可比拟。
如有以上三点的综合特性缺一不可,几可判定其为真正的易武茶。其独特茶性,乃其所处生长环境的气候、海拨、土壤、水份、生态条件等所决定,都是无可复制。
其实,真正易武茶茶气从来不弱,茶的浓淡可以在冲泡时用茶的投放量或浸泡时间来控制,在相同的水温下,茶的浸出的内含物质绝对不比老班章差,因其浸出物中各物质含量比例适中最适合人品饮才能成为当之无谓的易武贡茶。
马蹄
马蹄,是易武茶的特色之一。现在由于别的茶区为了仿冒易武也开始采摘马蹄,所以有马蹄的也不一定是易武茶,但没有马蹄的肯定不是易武茶。这里说的“马蹄”,并非马的脚蹄,而是指茶中的木质化老梗。以前,只有易武茶区的古树茶有马蹄,一般出现在不定芽上(指在茶树茎和根茎处非叶腋部位长出的芽)。
易武老字号
清末至民国是易武茶区发展的鼎盛时期,因茶而兴的易武古镇,曾经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许多传世老字号都创立和扎根于此,并留下浓墨重彩的故事和经典传世的产品,比如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等。
这些老字号历经漫长的时光淘洗,一些消失了;另一些得以存留,并以全新的面貌再现于世。
易武古韵2006
茶友们描述这款茶滋味和香气都具备厚重饱满、陈香初显的特征,还有木香、果香、甜香,甚至还有菌香、奶香等。香气持久,挂于杯中,也融于茶汤中。茶汤厚、粘稠,入口顺滑、柔和;微苦化得快,回甘生津持久;有冰糖甜,香与韵在口腔存留度高。绝大部分茶友认为2006年的易武古韵已经具有老茶的口感特点了,同时又保留了易武茶的风格。
建国后易武茶第一阶段,台地茶时代,也就是易武正山时代。众所周知,普洱茶在2004年以前,基本上是大厂茶时代,大厂、大品牌,意味着大量,高效的现代化生产,也只有大规模种植的台地茶能够满足。为了生活,易武也开辟了很多的台地茶,由于远离大城市,山上缺乏能开设大型工厂的土地资源,这样易武茶远离城市、远离工厂、运输成本高,供销系统收茶意愿不强,在90年代以前,易武茶声名不显。
第二阶段,古茶园大树茶时代,这个时代离我们比较近,我再补充一些。随着易武大树茶量价齐升,麻黑、落水洞等交通便利的寨子,对茶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矮化(提高产量、方便采摘)采摘频率提高(发多少采多少、提高产量),开辟新茶园(小茶树)等等,不可避免的带来茶水厚度、滋味变弱,原料的纯度更难保证。收料人的目光,于是投向更偏远的刮风寨、丁家寨等瑶寨。前文提到工艺问题,某段时间易武茶有个词叫瑶味,实际上就是工艺问题,炒完菜的锅子马上炒茶叶,当然有味道了,在金钱的鼓舞下,瑶族兄弟开始进入深山,管理古人留下的古茶园,刮风寨的茶坪、白沙河、茶王树,更远的冷水河的茶树,就进入开发阶段了,更晚一些,弯弓、一扇磨也同样进入开发阶段。在外来茶商指导下,工艺日渐成熟,自此,瑶汉一起努力,易武古茶园大树茶时代就完美了。也就引来更多茶客对易武茶的追捧,价格越来越高,对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刮风寨周边几个茶园,原本品质就差异性大,加上历史上刮风寨与山背后的老挝来往密切,小茶树的种植,加上老挝的边境茶的入市,混乱。
种种情况叠加,茶商的目光投向大山的更深处,原始森林里零散种植的茶树进入视线,原始森林里的茶树,大多是明朝以前留下,久未开发,与其它各种植物混生,我们称之为杂木林。由于这部分茶树,大多划归国有原始森林,也叫国有林。那么,可以说,顶级易武茶,慢慢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国有林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同庆河、薄荷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