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上个星期,小巫老师在博客上发表了几篇有关“PET父母效能训练”的文章,看完文章,我感触良多,深为小巫老师严谨治学、认真负责所感动。我参加过正面管教两个阶段的培训,也参加过PET工作坊,两个理论我都有所了解。据我所知,国内大部分父母甚至有些讲师都不知道这两个理论到底有什么区别,而我当初也是因为听到别人说“正面管教和PET是大道归一的,学哪个都行!”才走进了正面管教的课堂,但在我学习过两种理论,并在生活中实施之后,发现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小巫老师写这一系列的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还原事实的真相,将两个理论的区别说清楚,以便于大家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而这,也正是我写此文的初衷,我并非专家,只是一介普通的布衣妈妈,才疏学浅,文章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一、正面管教在我家
豆豆两岁之前,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需要走进家长课堂,学习如何做妈妈。我那时很自信,自以为悟性不低,又酷爱看书,我养育孩子不说一帆风顺,起码不会有大的波折吧。
然而,豆豆进入两周岁后,我遇到了种种挑战,我忽然发现,这个孩子我搞不定了!他再也不是那个对我俯首帖耳的小婴儿了,说“不”成了他的口头禅。那时,我也看过《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但实话说,我没看懂,我以为无条件养育就是无条件顺从孩子。于是,不管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挑战行为,我选择无限制接受。
记得那时,我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如何把孩子搞回家了,每天带豆豆出去玩都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因为几乎每次玩完以后,他都不愿意回家。
孩子不愿意回家怎么办?那时号称“无条件养育”实际完全不懂何为无条件养育的我选择无限制接受,你不回家?那好吧,我陪你一起玩,玩到你想回家为止。问题是,每次他都得玩到饥肠辘辘才会愿意回家,无奈我们只好每天中午都在饭馆凑合。
慢慢的,我心里积累了很多怨气,开始对我所理解的无条件养育产生了质疑,那时,我心底最大的声音就是:我要搞定他!
恰在这时,我走进了“正面管教”(PD)的课堂,接受了两个阶段的培训。这个课堂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做父母是需要培训的,原来父母对孩子发火,孩子感觉是这样的难受;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学完以后,把孩子搞回家于我而言是小菜一碟:
在我要带他回家之前,我会选择“提前告知”,告诉豆豆:还有五分钟我们回家。五分钟到了,如果他还是不愿意回家,我会开始给他选择:
--“你是再玩三分钟回家还是再玩五分钟回家?”
--“你是像小白兔一样跳回家还是像大象哥哥一样重重的走回家?”
--“是我抱你回家还是你自己走回家?”
--“咱们是一起手牵手回家还是前后开火车回家?”
.......
豆豆只有两岁多,注意力容易转移,他很容易就被这些选择给勾走了,忘记了自己本来是不想回家的。我也很得意,你瞧,我厉害吧,孩子不哭不闹就回家了!
只是偶尔豆豆到家以后会非常迷茫的问我:“我怎么就到家了呢?我不是还想再玩会儿的吗?”
我窃笑,娃娃你还不知道你娘的新手段吧!
慢慢的,豆豆学精了,开始不上当了,我问:“你三分钟后回家还是五分钟后回家?”豆豆:“我几分钟都不回家!”
于是我使出从“正面管教”课堂学来的杀手锏,温柔而坚定的握住他的手告诉他:“你需要选择!”
豆豆无奈哇哇大哭,我依旧“温柔而坚定”对待他:拥抱,握手,但是你必须选择!(关于选择带给孩子的伤害详见我四月份的博文《警惕选择带给孩子的伤害》
结果毋庸置疑,豆豆是每次战斗的失败者,他才两岁多,没有能力和强大的妈妈做斗争。那一阵我自信心爆棚,每天文思泉涌,将我和豆豆每天的经历记录下来,发在网上,取名为《正面管教在我家》,文章在网上很受欢迎,我更有信心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所以,当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想要出版《正面管教在我家》时,我一度以为自己从此就要在这条路上凯歌前行了。
记得那天和编辑吃完饭回到家,豆爸对满脸喜气的我说:“老婆你太厉害了,就你这水平,别说搞定一个豆豆,就是来一个营的娃娃,你也搞得定啊。就算他们是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也跳不出你如来佛的手掌心!”
豆爸本来是讨好我说的奉承话,然而这个比喻一瞬间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是啊,我做这么多难道真的是为了搞定孩子吗?被搞定的孙悟空真的幸福吗?他会真心真意的爱那个自己永远也跳不出他手掌心的如来佛吗?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书不出版了,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但我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必定是我自己坚信并亲身践行的,现在我对正面管教产生了一些质疑,那我这个书断不能再出版。
二、被PET颠覆
与此同时,我开始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PET父母效能训练”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我的生活的。在我学习PET之前,很多人跟我说:“PET和正面管教是一样的,只是正面管教比较通俗易懂而已,PET是正面管教的高级形式。”
这个被称为“正面管教高级形式”的PET将会怎样改变我的生活呢?第一次上安心老师的工作坊,说实话,我确实没太看出这两者的差异来,我甚至在PET课堂上使用了正面管教的技巧:
我们在课堂上练习一个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的案例,我当时为了显示我是学过很多东西的妈妈,连忙在角色练习时使用了我的杀手锏:
“你是八点睡觉呢还是八点五分上床睡觉?你不愿选择?哦,妈妈非常理解你,你现在觉得很难过,因为你不想这么早就去床上睡觉,你想一直玩而妈妈却不让你这样做,你真希望没有人管你,想玩到什么时候就玩到什么时候,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妈妈爱你,不过你必须选择!”
“孩子”在我反复的各种技巧下,很快答应每天晚上八点五分睡觉,而其他组的同学却还在苦苦的倾听,我当时心里那个骄傲劲儿呀,别提多美了!虽然扮演孩子的这个妈妈一直在跟我抗议,说她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答应我按时睡觉了,她觉得我没有理解到她,我骗了她!但我还是很开心,什么骗不骗的,技巧嘛,不懂使用不要嫉妒人嘛!尤其想到这个扮演孩子的妈妈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我更得意了,看我厉害吧,几个钩子下去,连心理咨询师都得趴下!怪不得我老公说我是“钓鱼专家”,专门给娃娃下钩子的!哈哈!
完成任务的我开心的旁听别人的辛苦倾听,听着听着,我开始听出名堂来:原来这个“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觉是因为她很想知道,当她睡着以后,爸爸妈妈到底在谈些什么!原来那个“孩子”不愿意上床睡觉是因为她担心黑乎乎的屋子有鬼怪出现!
而我的倾听、共情却什么也没听到,我只做到了让孩子不哭不闹,乖乖的八点五分上床睡觉,她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睡觉,我完全不知道!那一刻,我惭愧无地,为自己先前的傲慢和先入为主而汗颜。
也是自那时起,我开始真正脚踏实地的学习PET,我也由此发现了PET和正面管教的差异。
三、我眼中正面管教与PET的差异
正面管教和PET都提倡尊重、爱、平等,都是对传统养育方式的一种巨大革新,同时父母需要培训这个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两个理论具有相似之处,同时它们很多技巧有着相似的名字,比如“倾听”,比如“共情”,比如“我句式”与“我信息”,而这些技巧也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那么,是不是因为这些就可以断定,这些名字相似的技巧本质也是相同的呢?或者说,是不是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正面管教是PET的基础,想要学习PET,应该先学习正面管教”呢?
我虽只是粗粗的上过两个阶段正面管教课程和几期PET培训,整个实践也只一年多时间,但我认为这两者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容我以我粗浅的知识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正面管教中的“共情”(即倾听)和PET中的“积极倾听”的差异
正面管教的共情有固定的句式: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觉得_____(感觉词汇),是因为________(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但愿________(孩子的愿望)
而PET的积极倾听则非常复杂,没有固定的句式,讲究聆听与跟随,孩子的感觉和想法都是孩子自己的,父母无权猜测。像上面句式中的妈妈看得出来等等,明显就是分析诊断,而分析恰巧是PET中积极倾听一定要避开的一块绊脚石。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跟豆爸生气,我很希望他能跟我道歉,但他没有,我很郁闷,就不睡觉,一直看电视,豆爸(他也学过正面管教和PET)在劝说我别看电视未果的情况下说:“你现在觉得很愤怒,因为你想看电视而我却让你去睡觉,我猜,你但愿没有人管你,你可以一直看电视,想几点睡就几点睡。”
当时我听到这话,真是气得半死,什么叫我希望一直看电视?你懂我为什么看电视吗?你知道,你知道什么呀?!我告诉你,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抽你!!!
2、正面管教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与PET解决需求冲突的第三法
这两个猛然一看非常像,甚至正面管教还多了一步,然而正面管教却缺少了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界定需求。
PET:一、界定需求;二、寻找解决办法;三、评估解决办法;四、确定双方都能接纳的解决方案;五、执行解决办法;六、评估结果。
正面管教:一:“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方法,你愿意谈一谈吗?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不相互指责?”
二、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他,好,我明白,等你想听的时候咱们再谈。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
三、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感觉都不一样。”然后诚实的告诉孩子你的感觉。
四、感谢孩子。
五、寻找解决方案。
六、选择可行的方案。
七、约定时间对孩子的执行表示感谢。
3、正面管教关注解决办法,PET关注需求。
正面管教中有一张工具卡,就叫“关注解决办法”,而PET的核心则是“行为四角形”,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先看隶属于行为四角形哪一版块,如果是孩子处在问题区,父母要积极倾听;如果是父母本身处在问题区,则要发面质性我信息;如果双方都处在问题区,则要在积极倾听和我信息之间换挡;如果都处在无问题区,则使用关系技巧。
由上可见,划分问题区是PET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问题区的界定就是需求和情绪,谁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谁有未能表达的情绪,谁就处在问题区。因此,PET中,不管任何时候,需求都是摆在第一位的,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看见真正的孩子,这是PET的重要内容。
作为完全有别于传统育儿方法的两套体系,正面管教与PET形似而神不似,但就如肯德基和家常菜都能填饱肚子一样,虽然它们都能填饱肚子,但肯德基不是家常菜,要想学习做家常菜不需要先去肯德基做汉堡包。
然而,育儿体系亦如食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百家饭能养百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并且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如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选择PET作为我育儿的指南,遇到事情,我第一件事就想到问题的归属,但我并不排斥使用正面管教的某些工具,比如“行大于言”,比如“特殊时光”,但我只选择那些我认可的,而且能拉入到无条件养育体系中来的那部分工具,选择性使用。
四、我的学习感悟
1、成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习如此,育儿更是如此。PET的积极倾听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掌握,有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数字就大吸一口冷气:妈呀,这么多次,谁能坚持下来呀!算了,干脆不学了!
但我想说的是,每一次的练习于我们而言都是一次成长,有些成长或许我们看不见,但看不见它却在那里。所以,哪怕失败一千次,我也愿意去做一千零一次尝试。更何况,在这些量的积累中,不用等到练习一千次,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发现亲子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一步一步走螺旋式的楼梯虽然比较累,但却是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砌起来,走上去的,这样的成长不正是我们所梦想的吗?
2、育儿是一场永不止息的修行。常常听到有人说:“如果没有孩子,我脾气是永远都不会改的。”“如果没有孩子,我.......”是的,如果没有孩子,我们很多变化都不会发生,育儿就是一场修行,而孩子则是这场修行的引领者,无论是学习正面管教还是PET,在孩子引领的这场修行中,我们都不能止步,不断学习、不断修行才能做好父母这个角色。从有条件养育到无条件养育,这条修行路我走得坎坷崎岖,跌跌撞撞,但我不后悔,我相信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我,于孩子,都是这样。
文章开头,我就说过当初我是如何烦恼豆豆玩耍不爱回家的,你知道后来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吗?我通过积极倾听,终于剥下洋葱核:原来豆豆不想回家是因为妈妈每次回来就做饭,他想要妈妈陪着玩!于是我们一起约定,以后我做饭的时候,他帮忙洗菜切菜,自那以后豆豆很少出现玩耍不爱回家的情况了。
当然,孩子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豆豆又会玩耍不爱回家,那时我通过倾听剥下的洋葱核,很可能就不是上次那个,未来的事谁知道呢?自从真正开始无条件养育,我就明白了,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我接受生命的一切变化,我更接受孩子的一切变化。
前几天,豆豆跟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我最喜欢听你说话!”那一刻,我好感动,还好我及时拐弯,还好我终于走上了无条件养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