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择一卷书,静心品味,每有意会,似一缕清风,如一口清泉,让人顿感清凉畅快。
在这个暑假,我很幸运地加入麻吉星团教研团队共读班。在陈蕾和张秋琼老师的领读下,我认真学习了王绪益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一书,这本书理论性和实操性都非常强。通过阅读,我对小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将现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合作学习方式相比,王博士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我在思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哪些优势?课堂中我们要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呢?
一、反馈更精准,让学生想合作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总是想着设计有价值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通过学习后我才知道:可以合作学习的素材很多。比如课前选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选择题呈现,让学生运用反馈器点答,IRS功能可以进行一次、二次选择,老师通过反馈的数据可以迅速得到更精准的信息,利于老师调整课堂,及时作出教学决策。由于素材是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孩子自然想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互动更有趣,让学生爱合作
在没有信息技术之前,课堂上教学的互动手段大都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从举手中挑一个人来回答问题,课堂显得枯燥无味。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可以从课出发,充分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关注到学生的学,如引入反馈器随机挑人、个人抢权、全班IRS问答、电子书包使用等功能进行互动。这样有了互动,学生才不会只是单向的被动听讲,而是作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参与合作。
三、讨论更有效,让学生会合作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几人在一起组成学习小组,按照老师给出的任务或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变得更多,但在实际的课堂上,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徒有其表而无实质内容的课堂情景:如讨论时看似热闹,但实则好生包场,中差生坐冷板凳。小组合作定出的方案也往往是一两个“掌权人”的方案。如何形成有效地讨论,让学生会合作呢?
(1)讨论前,人人都要思考
当老师给出任务或核心问题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小便签,人人都要在便签条上写出自己的所思所得,确保每个学生动脑思考,都能参与小组讨论。
(2)讨论中,人人都要发言
学生有思考后,这时组织讨论,巧妇就有米可炊了。要求每位学生按顺序依次向同伴说出自己的想法见解,每个成员发言是可以举发言牌营造仪式感,使得组内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倾听,每个孩子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3)讨论后,人人都有共识
学生交流想法后,继续发挥便签条作用,将所有便条纸粘贴在一起,小组同学的各种想法一目了然,所有同学互相讨论,进行梳理,圈出有用关键信息,达成共识。这时利用随机挑人的功能邀请某一组某个号数同学上台汇报,这样迫使每位同学都会说,而不是小组长或能力强的同学掌握讨论的最后结果。
四、评价更丰富,让学生愿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喜欢合作,愿意合作。反思我的课堂,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只针对个人进行评价。通过学习要将小组整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计分板功能,鼓励每个小组成员为自己小组贡献力量,表现好的小组加分鼓励。教师还要注意合作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即时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小组间营造竞学习竞争的氛围,让学生更投入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