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女教养”这个主题,我见过的焦虑的父母们,都是不会吝惜各种谨听教诲的机会的。但我们也都会发现,各个来源渠道的声音往往是矛盾和分裂的。公众号里的“教育专家”、大众传统智慧和个人直觉之间,往往互相抵牾,前言不搭后语。
面对这种尴尬,有数据支持的结论,一定要比口口相传的谚语更可信。《魔鬼经济学》中就提到了一个这么一个大样本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教育部浩浩荡荡地发动了一次名为“儿童早期纵向研究”(ECLS)的项目。研究者从全国1000所学校总共挑选了两万名学生作为样本,目标是统计出全美近两万名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学习进步水平。说白了,这个研究就是想看看,里里外外到底哪些因素跟儿童的成绩有关系。
《魔鬼经济学》这本书里就列举了16项因素,你可以先猜猜看,下面两组,哪一组跟学生分数「高度相关」,哪一组跟学生分数「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组:
- 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
- 学生的父母有着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学生的母亲是在30岁(或者30岁之后)的时候生下第一个孩子的。
- 学生出生时的体重较轻。
- 学生的父母在家说英语(注:考虑到移民家庭可能更多讲母语)。
- 学生是领养的。
- 学生的父母参加「家长教师协会」(美国常见的家校互动组织)。
- 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第二组- 学生的家庭非常和睦。
- 学生的父母最近刚刚搬到一个比较好的社区。
- 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幼儿园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工作。
- 学生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
- 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 学生经常被打屁股。
- 学生经常看电视。
- 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结论是:
第一组(1-8)跟学生分数高度相关。
第二组(9-16)各项对学生成绩没有任何影响。
前8项实际说的是父母的特点,「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而后8项说的是父母的行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做了什么」。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技巧的作用很多时候被我们的父母和教育专家放大了。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并不重要。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问题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如果父母聪明、勤奋、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的收入、能够组织良好家庭的话,他们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取得成功。但父母对孩子做些什么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父母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然,科学研究的可靠,正在于它给自己的可靠划定了范围。首先这是一个相关性研究,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其次,它选取的样本是小学阶段儿童,并不能推及高中、大学或者职业发展。毕竟5年级以后的人生路还很长,际遇不定、丰俭由人。而且,也只是探讨了「成绩」和其他因素的关系而已。但是,我认为这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研究,起码告诉我自己——以后想要教好子女,先教育好自己,肯定是没错的。
更多对以上研究因素的解释,可参看《魔鬼经济学: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书中还有更多对日常现象非常有意思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