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泽维尔·多兰的了解应该追溯到一年多前电影专业培训课上老师的随堂闲聊,先说这位老师吧 来自北电,在读研究生,现在已经毕业了,偶尔见她在朋友圈分享新的玩处,我佩服她还是学生就已经到过欧洲几个国家,也到了俄罗斯去看风景,她跟我们说她没有什么抱负只想流浪,听得我心里难受又紧张,你不读,给我啊我读。
这位老师称为A老师。A老师提到我们学电影要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当时她给我们放她自己硬盘里收的好东西。九首歌 颐和园 当然了懂的人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她说的眼光之一,叫做-艺术的眼光,我们都认同。好,扯回多兰的话题。多兰是A老师偶然提到的,她说遥远的加拿大有位貌美有才的年轻同志导演,名多兰。(后来说多兰老有别的老师强调“这么牛你确定是多兰不是诺兰?”) 当时一起上课的一伙人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很好奇总之我好奇了,百度搜索发现这小哥长得真是不错,当时也只是路人。故事是在后来,一周内看完他的四部作品,《幻想之爱》、《双面劳伦斯》、《我杀了我妈妈》、《汤姆的农场旅行》。以及后来也看了《妈咪》、《大象之歌》(多兰只是主演)。包括前些天出来资源的《只是世界尽头》。总体上想聊聊多兰的导演作品。
从导演作品开始谈起。很明显多兰是作者型导演,他的作品体现最多的当然是他本人的思考和他看待世界的角度,我认为这个很有趣。导演与普通艺人不同,艺人有人设,观众喜欢这位艺人很有可能只是喜欢他的人设,而一位作者型导演他的三观,他的思想都完全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大致看出来。而一路看下来多兰的作品我关注到的最多的是他对感情的拿捏。不是简单的感情戏份,也不是简单的难过兴奋等情感,而是一些人人可能都有产生过的,却不会一直保有的情感。有人说多兰关注边缘人,例子是《双面劳伦斯》,甚至于他本人就是边缘人,那这么说来我就很认同他在作品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同的说法。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是从情感出发,他善于将人的情感放大,通过各种东西表现出来。这些东西在他的电影里,可能是一些简短的话,可能是喧嚣的环境,可能是变化的画幅等等,下面详解一两部。
1.《幻想之爱》
《幻想之爱》里讲到友情和爱情相碰撞时的尴尬处境。一对男女好友Francis和Marie同时对乡村男孩Nicolas动心,相处中二人的友情在分崩离析,但各自的爱情也不尽人意 尴尬而无可奈何。三人共处时这两位好友开始针锋相对 ,从玩游戏时Francis提醒Marie换裙子却被Marie当成恶意嫌弃开始,接下来是Nicolas生日上Francis送出的毛衣 颜色的好坏被Marie质疑。但之前的碰撞都是在和睦的外衣下,直至三人外出游玩,某天清晨二人打了一架,Nicolas尴尬地要求结束游玩,三人回到城市后都不再来往。后来二人都向Nicolas告白均被拒绝。再后来二朋友和好永别了这位迷人的乡村男孩。感觉自己看的时候,为Nicolas的角色设定所震惊,究竟是怎样的男孩才会让男生女生都动心,大概许多观众不会注意到,多兰借用了经典雕像大卫来刻画Nicolas的迷人和神秘,蓬松的黄发,健康的体格,有趣的信仰和灵魂,在Nicolas生日聚会上,多兰借用好友二人的幻想,将大卫的形象放大出来。我最爱的就是那场戏,迷人的音乐,迷人的男孩。 最后还想提一提Francis对Nicolas的告白。Francis的同志心态使他敏感,在Nicolas看来他真的啰哩啰嗦讲了好久,尽管Francis都在讲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持久的说话只换来Nicolas一句-你怎么会认为我是同志呢? (此处想为多兰心疼十秒钟。)
2.《妈咪》
记得看到画幅变化时激动的秒下了视频。对,提到《妈咪》就必须学它的画幅变化。单亲家庭的少年斯蒂夫内心狂躁而冲动,母亲戴安面对生活紧张而无助,所以从一开始,几乎1:1的画幅设定,形成逼仄的感受,正是印证二人的难过处境,母亲戴安坚强,好强,既要面对生活,又要打理叛逆期的儿子的一切。母子二人相爱相恨,处处是冲击。直到邻居女人的介入,两人有了朋友,想要拥抱新生活,斯蒂夫的功课也有了提高,因为安静下来惹的祸也少了许多。所以生活看起来好了许多,一次出游时斯蒂夫骄傲地踩上滑板,张开双臂,带动画幅变化只在一瞬间,此时的画幅变为正常比例,逼仄感消失,随即带来的是开阔,自在的视觉感受。所以说,画幅变化和主人公心理状态是契合的。想起上映不很久的《我不是潘金莲》,冯导说他在加拿大年轻导演泽维尔·多兰那里借鉴到了画幅的用处。但恕我直言,冯导似乎是误解了什么。圆形构图个人感觉毫无意义,有的影评人说什么“管中窥豹”的视觉效应,那这么说来冯导拍戏初衷可真是一言难尽了,拍给观众?况且根据剧情中的地点来变幅这点我更是难以理解其中用意,剧情的用意而非导演个人用意。不说了说多都是气,你要说什么北京城有人大在那我也是无话可说。
3.《只是世界尽头》
记得看完《只是世界尽头》内心有些许澎湃,克制几秒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喜欢多兰才坚持着看完。这故事并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迷人故事,没有迷人的情节。主人公Louis与家人阔别十二年再回归时是为了告知自己的死讯,在与家人相处的一天内处处发生尴尬。看第一遍时我认为导演多兰是在讲对于亲情的质疑,根据片头曲《home is where it hurts》(家是伤心之地)。歌词说家不是港湾,家是伤心之地。Louis回到家面对血缘至亲的人们,肯定是无法一下子完全释然生疏感的,可以说没有什么故事,只是相处的细节。Louis脱离了命运的刻意捆绑,十二年后发现也许这捆绑确实可以不存在,而回到家中,家人依旧是各吵各的,Louis似乎无法融入家庭,对待家人也并非绝对亲密。第二遍时,感觉到Louis内心的难受,发觉当初他的离开是由于自己与家人太不同,自己是有天赋的年轻人,在此处,看清自己真正的自由也成了天赋,他离开了家,为的是保持自己对自由的向往。总归,我认为Louis是有才华的,有着非凡灵魂的人,所以他离开家是因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也无法了解自己,正是家的关系困住了自己。所以他的妹妹意识到-你很幸运,你有那种天赋。
整部戏全程充满着尴尬的氛围,例如一再强调的汗津津的夏日感受、聊天的时时被打断、家人之间谈话充斥争吵等等等等,所有的尴尬造成了Louis与家人的真正的疏离感。其实全片安排的人物出场也有规律,一开始是大家都在一起,接着,是与大嫂谈话、与妹妹、与妈妈、与哥哥,最后又是大家在一起。单独人物的出场按照与Louis关系的由远及近,这意味着越到最后,Louis的人物形象越被透视,越使观众明白。只是世界尽头,这句话说出来有荒凉的感觉,世界尽头又如何,还不是要走下去。可能与自己的心境有关,这部片很对我胃口,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而自己的天赋又只有自己知道,这天赋关乎内心,而非所谓的什么伎俩。,所以找自己的地方吧,沉默着不说话并希望使人们远离。
看这部作品觉得多兰成长了,题材宽阔了许多,相信一部电影的创造绝对不会仅是因为它有剧本,而是导演在选择时,一切感觉都到位了,有发自个人内心的创造的冲动。许多观众给了《只是世界尽头》很低的评价,甚至大家拒绝去了解真正讲述的东西。我认为我明白的也不算多,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体会。其实这么看来,多兰真的跨入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行列,这充分说明,作品虽然不被理解,但起码值得被理解,甚至值得被用不同角度解读。
以《只是世界尽头》为例,这样的故事虽无法被大众喜欢,但深究其中,这样的故事很唯一,没有人会说家不是港湾,可多兰的电影说了,没有人会认为我们可以脱离内心对于家的依恋,但多兰的电影尝试了,虽然改编自喜剧,但他对尴尬、无力的刻画到位了。
我们现在热爱着的商业剧,或者小清新爱情故事,放眼以后也许只有被遗忘被随意记忆的可能,因为它们大多相似,不够深刻,也不够唯一。我们要做的,是伟大。这正是多兰的向往。在我看来一位电影导演,尤其是作者型电影的导演,最重要的是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如何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去向世人告知一切、如何独立于世俗之中却能看到另一处景观、如何不受干扰追求内心的伟大。想起戛纳颁奖现场多兰说-比起冷漠的睿智 我更爱热情的疯狂。他说他会与粗制滥造抗争到底,他想成就伟大。
以前以为他只是凭借天赋,他是位上帝的宠儿,但其实思考一下便知道,没有人会拥有绝对的天赋,除非他有过人的信仰力。然后为之付出。说了好多,忘了自己究竟想说啥,就想表示我对Xavier Dolan的期待,以往的电影作品很喜欢,希望他还能继续成长,并带领我成长,见识更多。
所以大概从A老师的启蒙开始,我便坚定了对自由的渴望。如果我走遍四方,我没有写出什么,起码我一定会内心有所感受,我们应当敬重自由。
本来只是想随便写写 可是偏偏写到头晕 期待多兰是真的 睡觉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