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你田园
“谢谢你”
谢谢你点进来,成为了我在简书上第一篇文章的读者。
1.“要毕业了,要找工作了······”
让人恐慌的是,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毕业大军人数,将接近700百万人;而更让我恐慌的是,我就是其中一个。每当看到这个让人“暗夜心慌慌”的数据时,我的内心就长出了无数颗“蓝瘦香菇”。
竞争者虽多,简历还是要投的。只是当你简历投得越多,你就越具有挫败感:没有名牌大学为自己撑腰,你只有那可怜巴巴、干瘪瘪的实习经历,英语分数还低得可怜,奖学金次数也只有大一时唯一的一次。现实告诉你:
You are nobody!
更优秀的人都在拼搏,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于是,我秉持着“简历即第一映像”的原则,发挥工匠精神来反复完善;我一天不落地筛选宣讲会信息,只为能在密密麻麻地字眼里找到和专业相关的讯息;我每个心仪公司的宣讲会都不落下,因为有的宣讲会结束后还会收纸质版简历。
我怕错过了,机会便给了别人。
没办法,为了你想要的工作,大家都得拼。而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2.“我懒得去了,你就帮我带一份儿吧!”
听宣讲会,跑双选会,每天网申,成为了我们的日常。还不到一个月,大家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累。(当然,我并不是想“喊累”,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既然当时的师兄师姐能够撑得住,我当然也能。)
只是当有人觉得累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学会偷懒了。
譬如有时候宣讲会、双选会时间发生冲突,大家必须要兵分几路进行,这时候大家拜托彼此帮忙投简历,非常合理;有时候也会因为忙,试验、报告、论文等等,随时打破你跑各大招聘会的计划,拜托人帮你投也是情理之中;还有一类人,却因为只想投简历而投简历,掐着宣讲会结束的点去,投完简历便万事大吉。
而最让人无可奈何的是身边某些同学的那份帮忙:“我懒得去了,你就帮我带一份儿吧!”我反问道“你没啥事儿干嘛不去听宣讲会呢?”对方答:“没啥意思,尽听人吹牛逼!”无语。难道你在那儿玩儿游戏就有意思啦?百思不得其解:你真的是要打算好好找工作吗?
或许,家里人早就给他安排好了。
3.“你还要每场都去啊?!”
有同学反问我:难道每场宣讲会都去啊!
我的答案是:对于自己中意的公司,每场宣讲会都尽量不要落下。为啥?都说面试就好比相亲,一个连两小时都不愿在你身上花心思的人,你觉得你会相中他吗?
如果你要想进入这家公司,你肯定是不希望落下关于对方的任何消息,你十分迫切地想要近距离了解这家公司,你肯定想要了这家公司的文化氛围,你肯定想要了解还有多少人和你竞争这个岗位,你肯定想要争取到最后的提问的机会来解答你的疑惑。
4.“这场宣讲会没白去”
当然,去听宣讲会,你获得的远不止关于公司的讯息,你还可以接触到职场大牛大咖现身说法的难得的机会。而我本人看重的更是这一点。
也许我比其他一样找工作的同学还不一样,因为那个“想要”和“不要”从事现在这个行业两个小人,一直在我的内心打架。如果我要转行,我又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每天拷打着我。
每天在宣讲会与学校之间来回折腾,大家关心的是都北京户口、薪资待遇、房子车子,我已经听不到大家心中最初关于梦想的声音了。原谅我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面对选择,总是纠结不堪;我也懊恼,大学七年竟然还没有弄清楚到底适合什么;我也害怕,害怕成为了那个只知道在流水线上按部就班行动的人。
我必须坦白地承认,我的行动真的很难跟上我的想法。“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说的就是我这一类人。
毫不讳言地讲:我迷茫,我需要听听很多人的声音。我想听听当时的师兄师姐,他们是为何选择、如何应聘上自己心仪的公司的;我想听听当时毕业大军里不起眼的小螺丝钉,是如何走出迷茫的阶段,来一场“咸鱼翻身”的;我想听听莅临现场的公司高管的声音,他们职业生涯中的总总感慨。
其实当我听得越多的时候,我发现需要做的、需要实际行动的也越多。白瞎了我的大学七年,听了那么多都是别人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在于行动。
相信我,如果你在大学期间玩世不恭,不屑于充实自己,还没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么面临今天窘境的,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
写此一文,与君共勉。
PS:
1.文中的人、物、事,皆经过本人修饰,切勿对号入座;真事隐,假语存,感慨为真。
2.文中若有不正确之处,还望读者海涵;若能批评指正,定当虚心请教。
3.最后,由衷感谢每一个为我点赞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