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好像很多人都焦虑了,或者更准确说是有一种焦虑状态。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心理落差较大导致的;也可能因为逐渐认清了这个真实的世界;还可能是精神紧张的原因。总之,以上都是猜测,那么,真正的焦虑的本质是什么呢?什么因素会导致焦虑呢?应该怎样和焦虑和平共处呢?
《焦虑的意义》解释了这些问题,作者叫罗洛·梅,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
首先关于焦虑的本质,当人感到自己的某种重要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出的扩散性的不安。这个重要价值往往是抽象的,比如他人的认可和爱。而扩散性是指当我们感到焦虑时,这种情绪经常会扩散开来,焦虑可能开始于具体的一件事,但到了最后,我们会对身边的一切感到痛苦。
焦虑的特征往往是模糊的、发散的。它是人在面对潜在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感和无助感,和恐惧不同,焦虑往往没有具体的对象感。
焦虑攻击的是我们人格的根基,是我们最看中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置身于威胁之外。当我们面对焦虑,却找不到对象发泄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敌意。焦虑和敌意总是相互关联的。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因素会导致焦虑呢?焦虑让人动弹不得的原因是,我们最想要的东西就躲在焦虑里。
在人际关系中,对他人过高的期望和真实之间的落差会导致焦虑。比如我们一方面会无止境地依赖他人,只有他人的接纳和喜爱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另一方面,又会暗自坚信所有人都靠不住,自己一定会被排斥,有时还会放大甚至凭空捏造别人不友好的态度。
在人际关系之外,我们对自我价值要求过高,也会导致强烈的焦虑。比如感觉自己能做成好多事,很有能力。但实际去做会发现很难做到。
焦虑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状况的无力接受。这个时候把世界理想化,看起来可以缓解焦虑,但实际上,这反而是导致焦虑的原因。
3.焦虑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怎样与这种情绪和平共处,让焦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焦虑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我们的人格或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焦虑可以被视为一种警示信号,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
如果你感到焦虑,这倒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坏事。因为实际上,焦虑的出现往往是与认知的程度成正比的。我们知道的越多,会担心的事情也就越多。从某种角度上讲,焦虑意味着我们认知的进步。
焦虑逼迫我们去面对威胁和挑战,它能让我们的心智更加敏锐,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有焦虑就会有活力。
正常的焦虑是指,人类在认识到自身与生俱来的有限性,也就是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病痛和死亡的时候会感到的脆弱。正常焦虑是可以被建设性管理的。正常焦虑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沮丧或抑郁,反而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有限,会让我们更想要在此刻与他人更加亲近,让我们活得更负责、更热情,也会更加珍惜时间。
想要和平共处,首先我们要留心观察自己的每一次焦虑,要了解自己的那一部分价值受到了威胁,找到我们焦虑的来源。然后我们要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重新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为自己安排一系列明确的、可以达到的目标,再负责任地一步一步达成它们。另外,对于一些没有具体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的焦虑,适当的放一放这种情绪,也许并不是错误的选择。
每一次当我们面对焦虑的时候,都应该认真思考背后的原因并想办法解决。这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比如,孩子在第一次没有父母的陪伴,自己睡觉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焦虑。健康的孩子会在这时建立起自我和自主的概念,重新定义自我和父母的关系,这样就会自然的克服焦虑。
总结: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像人会生气,开心一样,了解它,和它平和的相处。希望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