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3月11日那期,李健唱了一首许飞写的《父亲写的散文诗》,舞台上的李健淡定的唱完,观众却不淡定地哭了。
张杰演唱的《你就不要想起我》,深情款款撕心裂肺。但是,相比张杰,我更喜欢李健的演唱方式,通过淡淡而又节制的叙述来打动人。
《我是歌手》更改为《歌手》我一直没看过,不是因为装逼,一来可能是因为最近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比较的多,二来可能从心底里觉得,明明是沿袭人家的节目,却为了版权问题而不得不鸡贼的改名,实在是有些不厚道吧。所以,节目播出至今,《歌手》节目上的台前幕后依然是十分的强大,节目的制作水平依然高超,但是我仍然没有看过一期。直到最近听了再次回归《歌手》节目的李健的表演,才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坦诚的讲,我喜欢这首歌,也喜欢李健的演绎。第一遍听是在公司下班的班车上,班车上人比较多,听来觉得歌词平实,旋律优美,演唱扎实好听,这是初听的感受。回到家后,特意没开灯,取下耳机,静静地听完了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嚎啕大哭,一点不夸张。
《父亲写的散文诗》,塑造出一个清贫、刚毅、隐忍并且深爱家庭的典型式中国父亲的形象。歌曲唱的是散文诗,歌曲本身也像一首散文诗,一个普通的农民,勤劳、隐忍、坚持,一生为家庭奉献的故事。我想这首歌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动人,是因为它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引起很多人对父亲的回忆吧。
歌词中充满着许多感人的小细节,不管是维修缝纫机的踏板,还是为了给儿子买饼干去借钱作思想斗争,这些鲜活的小细节也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我在回忆在他走过的这50余年里,他是否也有这样的心境,是否有因为缺钱而懊恼的时候?在他的父亲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有着怎样的悲痛?在儿子女儿结婚时他又是怎样的不舍和欣慰?……我希望在他老成一个影子之前多花时间去走近他。
李健的演绎克制而柔情,宛如一个老朋友在跟你絮絮叨叨他自己的老父亲,讲老父亲的老故事,时而微笑,时而舒缓,貌似平平淡淡的平铺直叙,却具有巨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这也可以理解为艺术上的“静水深流”吧,平静下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访谈中有一句我印象深刻:我们一直在学习叙述的方式,更具体点是学习如何节制。就像他自己说的,听这首歌的听众,很多人不是潸然泪下,而是号啕大哭,而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更需要克制的演绎,让听众在静静的倾听中为之动容。
看《歌手》对李健的采访,李健也谈到了自己的父亲,简简单单的几句: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他们那一代一直都是对父亲敬而远之的,儿子怎么能跟父亲搂搂抱抱,但是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情感在关联着,歌里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就像歌中唱到的,买个饼干都很困难。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李健难能可贵的地方,他没有一味的煽情和渲染,反而同一种很平实质朴的方式来演绎。
联想到之前中国某著名导演在其导演的某著名电影作品(我就不说是《唐山大地震》了)上映之前叫嚣: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不哭不是中国人。对此等言论,我就呵呵了,首先是否是中国人跟哭不哭没有必然的联系;再者,如果电影的好坏直接跟眼泪挂钩的话,那我们干脆就别拍电影了,直接在家自己玩芥末得了,直接辣眼睛!
一名导演如果把悲情催哭作为电影成功的硬性指标,那这未免太小儿科了。当然,打脸的是,当时还在上大学的我为了陪女友,确实进了电影院,对电影中大段过度煽情的桥段非常反感。我记得那会有观众调侃说,看此影片自带纸巾,如携带女友,建议多带一包。
整个观影体验就是,毫无必要的大段的煽情,加上目的性十足的BGM,好像有一个指挥员在你旁边,敲黑板:好了大家准备好,这段要煽情了,不哭的都不是好孩子。记忆犹新的是,那天我生理上的眼泪确实被“催”出来了,但是心理的抵触让我一直坚持着没让它落下来,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我怕丢人。
文艺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或哭或笑或疯癫,观众进入到你创造的意境中得到某种体验,并且对此享受至极,甘之如饴,那就是成功的作品。
武侠世界中有笑穴,无机化学中有笑气(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有轻微麻醉作用,能使人发笑),人是上也都有泪点,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人身上的哭穴:至亲的失去,至爱的离开,失败的无措…这些都是人身上永恒的弱点,历来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如此。但是文艺的作用,不是功利性的戳你的泪点,而是通过故事的叙述,让你去感受,去回味,去思考。
我个人而言,不喜欢张杰的演绎方式,声嘶力竭激情澎湃,当然这并不是说张杰的演唱方式不好,仅代表一种个人的偏好。对于李健的这种克制,我是十二分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