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樊登老师著作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比较大。之前关于孩子的教育是模块化的,把教育变成了语文、数学、英语、运动、阅读等等模块,又从这些模块里去找到节点找到孩子需要做的事情。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家庭教育的框架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这本书开篇就写道“你必须成长,才能帮孩子成长。”是的,樊登老师认为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原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一定是原件有问题。樊登老师主张家长把力气使在自己身上,自己改变了,孩子也就跟着改变了。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跟着父母学习。
教育孩子原本就是一件比较繁琐而辛苦的事情,可以轻松一点吗?我想可以的,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享受的是愉悦的,那么就是轻松的。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就不再那么紧张了。
家里大女儿现在6岁了。我是从她5岁多才开始认真思考她的学习问题的。也就是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我陪她读绘本,给她讲故事,教她学计算,带她做数学思维书,就是这些事情每天带她开心地做了之后,确实发现了她的成长,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现在陪孩子一路升级打怪,我们两个的脾气偶尔还是比较暴躁。自己缺乏耐心的时候会应付她草草了事。自己疲惫难受的时候也会对她吼叫。她遇到数独难关的时候我也会接受她放弃。这个过程,感觉缺了点东西。那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框架的建立。我每天都忙于搬砖和泥,却忘记了先有框架才能事半功倍。
关于潜意识,樊登老师认为“父母要意识到,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对孩子的伤害有打骂孩子这种明显的“热暴力”,当然也有不理孩子这种隐藏的“冷暴力”。
我想父母都希望减少孩子潜意识中的伤害。那就慢慢学会和孩子正面沟通吧,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拒绝冷暴力。有问题处理问题,有困难克服困难。
家里大女儿在我发脾气比较频繁的某一天睡觉前对我说了句“睡梦中的妈妈最温柔”,这样的灵魂论述足以让我自己去反思去改变了。家里小女儿在我凶了她之后会在睡觉中哭醒。面对这种不堪场面的时候,除了心痛,应该就是下定决心改变了。
关于家庭教育的支柱,樊登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三根支柱是: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无条件的爱是一份没有交换的爱,没有交换没有恐吓没有威胁,更没有“不爱”的说法。无条件的爱也是一份有边界的爱,在关键问题和关键时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较正错误的行为。找到孩子光明的那一面,积极地想办法把它放大,是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最有效的方法。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如果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积极的语言互动,让孩子拥有成长型心态。钝感力提醒我们不要对周围的世界过于敏感:别人的评论、要求对我影响不大,我的核心是学习了没有,进步了没有,有没有变得更好。
如何搭建无条件的爱这一根支柱呢?我想就是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孩子的关爱。我问过大女儿:“你认为妈妈是爱你的吗?”她的答案是:“不知道。有的时候妈妈并不爱我。”是的,确实是一个让人失望的答案。我问小女儿:“你认为妈妈喜欢你吗?”她的答案是:“喜欢,妈妈喜欢我。”大女儿6岁,小女儿2岁。陪大女儿学习生活的时间是多于小女儿的。我跟大女儿讨论过,她认为我给她增加了学习难度减少了她玩耍的时间就不是爱了,她认为我凶她了甚至动手打过她就不是爱了。是的,孩子的感受才是评判的标准,我在表达这份爱的时候出了问题。虽然我陪小女儿的时间不多,不过因为关注少,她会用筷子了会得到我的赞美,她会自己走楼梯了也会得到我诧异的眼神并附上“宝宝进步好大,都能自己走楼梯了”的夸赞,如此等等,那么小女儿从我这里感受到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她的答案是妈妈喜欢我。两个孩子,两份爱,有区别吗?我想在我这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是到了孩子那一端却出现了差异。原因是我对两个孩子表达方式上出了差异。
如何搭建价值感这一根支柱呢?我想就是把她们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她们有选择的自由,有表达的权利,也有独处的时间。让她们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一起买菜做饭,一起洗碗拖地,一起安排出行计划等等,让她们明白“我可以的”。在游乐场,大女儿看到同行的姐姐和妹妹要跑草坪上去,这时她说:“不能去那里,上面写了有电危险”,原来草坪上放了通电的卡通动物图。之后大女儿逢人就说“我是一个善良和勇敢的孩子,我提醒了姐姐和妹妹注意安全,保护了她们。”我想这就是她在建立自己的价值感体系吧。小女儿走累了不想走想让我抱,我对她说:“你可以的,能走回家的,妈妈相信你。”然后她就真地又坚持走了一段路,休息了几次后坚持到家了,而且边走边说“我可以的”。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真地是一段美好的旅行。
如何搭建终身成长这一根支柱呢?我想就是让她们体验从无到有的过程,让她们明白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成长。睡觉前多陪她们聊聊天,聊聊这一天有哪些美好的体验,有哪些不好的体验,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些困难的事情。让她们在日常点滴中知道成长的含义和价值。每年我会给她们做一本相册,她们看着相册会说这是我到哪里做的什么事。这确实是一份不错的体验。在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陪她们一起跨过去,跨过去的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愿大家一起和孩子终身成长。陪孩子长成有生命力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