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年的寒假生活过得和预期完全不一样,回家前还说要好好学习,每天读书写作,结果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啥也没干。
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原因:
一、“元认知能力”不强
我这几天看书的时候发现自己寒假的困惑根本不重要——1、没有写的动力,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价值、没有意义;2、写不出东西;3、觉得自己差不多了,写得挺好的。
1、现在看来我眼界太狭隘了,我没有找到自己为什么要写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元认知能力”不强,没有赋予写作这件事意义和目标,我现在就想过,我写作是为了①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想法②锻炼思维,如果我不逼自己写,我就不会认真仔细想问题,汇成一个结构清楚、有理有据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思维很重要,它能提高我自省、不被骗、清楚表达想法、传播自己优势和标签的概率③把自己的困惑和思考过程,我也能帮到别人,因为我也是从很多人的文字里吸收力量,升级认知,帮自己更好面对生活。
2、我看到粥老师说他每天不管再忙再累,都会坚持三个小时学习,他能写出大量思考,集合很多素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给我的启发是,“我写不出东西”,就说明我成长速度太慢了,如果我真的每天学习和理解很多东西,那我每天遇到一些事、看到一些文章时,我就能很快形成自己的见解、启发,并且系统输出。
3、成长没有什么“差不多”、“就行了”的说法,如果成长是那么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成长得很快很厉害,那就不会有时间壁垒、时间复利、核心竞争力的说法,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可这种好事不会发生,可不可能就掉到我的头上。就单拿写作来说,如果我写一天就跟别人写一百天一样好,那别人多投入99天的时间精力就没有意义了,而且写作这件事就会变得不值钱,因为谁都可以做。“壁垒”的存在就是为了筛选掉一些人和回报那些先进入的人。
还有,许单单说,能做到0.99的人很多,到1.01的人太少,这中间的鸿沟就是很多人觉得“差不多”、“可以了”、“就这样”,本来可以进步的空间被自己的想法阻断。
我觉得,既然我还在0.01的阶段,就还是继续努力吧,长征没有尽头,一天迈一步足矣。
二、“影响偏差”
心理学说,我们常常“错误地想要得到某些东西”,高估自己得到时感受快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即“影响偏差”。
我寒假回家前,觉得家里很舒服,每天有很多零食吃,可以洗热水澡,吹空调,比出租房和教室的环境好太多了。
可等我回家习惯以后,就不觉得这些对我有多重要和开心,反而经常想到我在学校想干嘛就干嘛、没人管的自由。
心理学说,“因为关注消极事件,人们会忽视其他所有事件对快乐的贡献,所以就会过高地预期自己的痛苦”
我当时准备期末考的时候特别烦躁,还有考完试就去西藏,刚落地的时候特别嘚瑟,觉得自己没有高原反应,结果到了下午,高原反应就上头了,接下来连续一整天我都感觉头要炸了,躺在床上的时候因为头太疼了,而且房间里冷,边哭边想着家里有多好,非得不听劝出来玩。(我当时也是傻,去西藏什么攻略都没看,连红景天也没买)
当时脑子里都是负面情绪,就想着回家要怎么怎么慰劳自己,其实现在想,我能出来玩已经很好了,而且我在学校也没有那么苦逼,我就是太矫情了,都不知道苦的滋味咋样就天天叫苦。
三、大脑机制——“自我摧毁”
S老师说,“当我们变得更好,而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于是让我们搞砸,回到原来的自己。这个趋向需要注意。”
本来我们努力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是制定目标心想要先达到60分,结果努力下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了80分,这时候潜意识就会受不了,觉得什么情况啊,然后把我们拉回到之前的某个状态
我觉得这就是大脑机制的某种作用,人会有行为反复、回落的现象就是因为这种潜意识和现状的不协调。
我之前写作,只是为了日更而日更,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和学以致用的行动,然后一直努力日更下去,回头看突然发现原来我也能坚持写作和写出一点看法来(虽然没坚持几天),这时候“自我摧毁”倾向就跳出来,在我脑子里碎碎念:有必要那么好吗?做那么多干嘛啊?你做那些是为了什么啊?
正好我的“元认知能力”不强,没办法反驳和击倒这个“奸诈小人”,然后就被它打败了,放弃了持续写作,回落到之前的状态。
四、“坚持”的心理暗示
我以前写作时一直想:我要坚持写下去,但其实这个心理暗示对我是“有害”的。
李笑来老师说,他一直认同一个观点:如果你认为自己要坚持做某件事,那这件事你基本做不成。你心里会觉得做这件事让你很苦,不自觉地排斥它,这样的话你就不可能“坚持住”。
所以做事前先给自己设置强烈的动机,思考并回想你不做会损失的机会、资源和可能性,以及找成长道路上的同伴。
所以,我现在就努力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坚持”二字,它是一个“伪说法”,你越想“坚持”,越容易崩盘。
五、给自己列了很多计划,最后只是想想而已
我寒假回家时想得特别好:每天要看书、写作,还给自己安排好了书目。结果还是跟以往的每个假期一样,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雄心壮志,回家后一本书都没看,连碰都没碰,写作这件事也被我用各种理由推迟和逃避。
粥老师说,如果你让一个人很闲,没有事做,ta再勤奋也会变懒。这句话形象描述了万千人群中的一个我(除了“勤奋”二字),我刚看到时有种被“砸到”的感觉。
我期末复习时还边背书边想等会要写什么,然后等我放假回家,大段空闲的时间让我整个人都特别松散,没有一点时间紧迫感,而且家里的环境又特别舒服,想玩想吃的都在手边,刚想“做点什么”,马上又觉得太累太烦,明天再说。
后来我过完年想重新开始写作,又觉得我待在家里每天都只是想想而已,更没有动力出去找书店看书,所以我就跟我妈说我出去旅游,然后到了厦门,每天去厦门的图书馆看书,调整了一个星期以后回学校附近的出租房,又开始每天读书+写作的频道。
我现在很愿意承认自己的自制力到底咋样,不会再想“等我以后有时间了,再干嘛”,或者“我今天没时间了,所以我不干嘛”。
以前对“先做起来”的理解是不要想太多,现在的理解是,如果我不做,给我再多条件,再好环境,我都还是原地踏步。
—————————————————————
我今天看到一句话觉得挺有意思的:对你来讲是鸡汤,对我来讲是我真实的生活。我以前看过蔡康永讲类似的话,当时没怎么在意,今天再看到别人说(他很早就说过了,不是看到蔡康永说然后也这样讲)就觉得这番话挺有内容的——虽然你写的东西只是你自己的感受,但这就是联结你生命的真实触动和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