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入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是中国名茶中的珍品,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洞庭山。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
吴县洞庭山是中国著名的古老茶区,唐代以前就已产茶,陆羽《茶经》中就有关于洞庭山产茶的记载。宋代以后,茶叶品质明显提高,所产茶叶已成为上品贡茶,“岁为人贡”。明代至清初,洞庭山茶叶产品较多,品质都较好,可与同时期的“虎丘茶”、“松萝”等媲美。关于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何而来的说法颇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名茶志》首次确定认定碧螺春之名是由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巡视东山时御赐。这样算来,碧螺春之名至今(2010年)也有311岁了。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碧螺春出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一带。这里也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地区,茶树与桃、李、杏、梅、柿、桔、石榴、枇杷等果树相间种植。高大如伞的果树不仅可为茶树蔽覆霜雪,蔽掩烈日,使茶树生长茁壮,茶芽持嫩性强,同时茶树也吸收各种花果的香气,使
生产出的碧螺春具有花香果味的独特风格。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三鲜”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的采制
碧螺春的采制工艺要求极高,鲜叶采摘特别细嫩,嫩度高于龙井,一般为一芽一叶初展,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通常是早上采茶,采回的鲜叶要经过精细拣剔,除去其中鱼叶、残片、老叶茎梗及夹杂物等,以保持芽叶匀整一致。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拣剔后的鲜叶即进行炒制。炒制工序分杀青、揉捻、搓团(做形、提毫)、干燥四步,都在炒茶锅中完成。其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揉炒结合,连续操作,一气呵成,全过程历时35~40分钟。
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碧螺春的沏泡方法比较独特:首先要选择安静优雅,空气清新的环境,而且要尽量选用优质矿泉水。冲泡时要注意先注水后放茶叶,并且要严格确认在放入茶叶时注入杯中的开水已冷却至摄氏70度以下,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原生态碧螺春的水果香,约维持30秒后果香逐渐转为茶香。产自不同果园的碧螺春和水温的微小差异都会导致其香味的不同。但是凡是没有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待茶叶舒展开后,杯中就犹如雪片纷飞,令人爱不释手。
碧螺春的泡法根据不同的茶质,有不同的泡法:
一、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 5 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 45--55℃ 若高于 60℃ 则烫嘴也烫鼻;低于 40℃ 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适合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瘦弱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量。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二、条索松展的茶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使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采取的办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悄悄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 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碧螺春的鉴别方法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但是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鉴别碧螺春时,应注意观察其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还要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等级标准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部分资料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