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妥妥的70后,生于75年吉林省吉林市九台镇,那时妈妈还是下乡知青,在当地当代课教师。后来知青返城,我们就来到了吉林市,相继又有了妹妹,弟弟,我们姐弟三人虚岁相隔2岁。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无论是穿衣吃饭,买米买面都要有票儿,我们一家五口人,只有父亲有城市户口,发放这种粮票、油票、布票、豆腐票的只有父亲一人,我们姐弟三人都跟着妈妈的户口在乡下,属于农村户口没有粮票等。
七十年代的五口之家已经算大家庭了,因为79年开始就实行计划生育了,多亏弟弟是正月里的出生,这样就躲过了超生挨罚的厄运,否则我们的童年真不知怎样度过。
小时候我们家真的很穷,因为没有各种票,所以吃粮穿衣都成问题,前院的独生子女张姨家总是接济我们,把他们用不了的票送给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我记事起,我们就有《小朋友》儿童画报,还有许多的小人书,等我稍大一些上学了,父亲还给我们订《小学生作文》《故事大王》《儿童文学》。那时生活条件虽然苦,但父母很乐观,在我的印象中家里的所有活儿没有能难倒父亲的。他会挖菜窖,砌炕儿,安装土暖气,养猪,养兔子,修车,修各种家用电器,做木匠活。妈妈每天给做家务时最喜欢听广播,她最喜欢听广播,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蒋大为,殷秀梅,李谷一,董文华,我还喜欢和妈妈一起听每天下午的录音剪辑,许多的文学名著都是那时听的《李尔王》《奥赛罗》《高山上的花环》。那时我们姐弟三人最喜欢听的就是16:00的中央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孙敬修爷爷是我们崇拜的偶像,再后来有了电视,我们都喜欢看鞠萍姐姐主持的《七巧板》节目。我们那时的动画片是每晚6:30准时开始当时的《一休哥儿》《花仙子》《堂吉诃德》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
小学阶段老师好像没给我们推荐什么课外书,那时候的所谓课外书就是关于写作文的。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刚上三年级写作文时,自己趴在炕沿上把好几本作为书打开,这个文章里抄一句那个文章里摘一句,东拼西凑的编写《小兔子》作文的情景。那时我们上学分上下午班,中午我们经常会到学校工友师傅的房间去听评书,什么单田芳、田连元、刘都是我喜欢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如果是下午休息,在家写完作业就是听广播。
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外地的大学生,她不但给我们讲书本的知识,还给我们讲她读课外书的故事,鼓励我们看课外书,同时把自己的书借给我们。但有一次我向她借《羊脂球》时,她却拒绝了我。这次拒绝让我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同时也激发了我不断前进。
因为母亲是老师,很小的时候每天放学最开心的事就是到母亲的班级里指挥着他她的学生值日,拿着大教鞭的样子实在是威风,所以小时候我就梦想当一名教师。中考时,我义无反顾的报考了师范学校,终于向自己的理想迈进了一步。
来到师范学校,学习更努力了。那时我们吉林师范学校在省内很有名气,经常代表师范类学校迎接各种检查。我们这届师范生的各种技能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三笔字、简笔画、脚踏琴、拼音扫读、演讲都在比赛中得到了锻炼。那时除了练功,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学校的阅览室。每天晚饭后,急忙赶到阅览室占位置,喜欢读《读者》《青年博览》《知音》等杂志。那时在学校也看了许多琼瑶的书,但没到疯狂迷恋的地步。喜欢三毛,看了她的很多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沙漠》,那一年听到她自杀的消息,自己难受了好多天。但关于世界名著却很少读,读不进去也记不住那些长长的名字。。
1994年,19岁的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工作岗位自己订了许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杂志《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是我最喜欢的,三面的文章都会细致阅读,尤其是教学案例还会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实际的操作。每年假期还会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上海教育》《教师博览》《教学研究》《江苏教育》《福建教育》《吉林教育》等杂志进行阅读,《中国教育报》也是我喜欢看的报纸。通过阅读这些教育杂志,我认识了斯霞,李吉林,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大家。斯霞老师的关于“聪明”一词的教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喜欢贾校长的国旗下的讲话,喜欢魏书生老师的关于班级管理的智慧,他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让我受益匪浅。
中间看了台湾作家刘墉的许多作品他的《萤窗小语》对我影响很大,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记录,有所观察,有所感悟。后来陆续购买了他的《心灵的指南》《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我不是教你诈》《肯定自己》。毕淑敏的作品也很喜欢陆续读了《北极光的微笑》《藏在这世界的优美》《星光下的灵魂》《你要好好爱自己》。
2001年在家休产假期间看了窦桂梅的《为生命奠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他的关于“让知识活起来”,图画、阅读、大自然在孩子教育生活中的作业让我很受启示。我也在接下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引导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关注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让绘画、诗歌、阅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育人三部曲》我也只看了第一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关于“真正的学校”,我有了深刻的认识。真正的学校不仅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应该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真正的学校应该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和受教者联系在一起。而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父母亲的亲密温存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如果说这个期间是理论的学习。当2008年遇见新教育时,就是实践的操作了。
2008年接触新教育,追随马玲老师一起做“毛虫与蝴蝶”晨诵课程,并在教育论坛上建立了班级的主题帖。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也学着每一周给家长们写一封信,交流孩子们在学校课程上的收获,我们每天的晨诵,午读,还赠送给孩子们生日诗。
记得那时候每天都用照相机给孩子们拍照,并通过读卡器把照片倒到电脑里,在上传到QQ空间和论坛上。后来我就在班级内发现优秀的小助手,让他们帮助我完成照片保存,上传等工作。我从简单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培养了孩子的技能。我就把省下的时间用到每一周的家长一封信的撰写和孩子们读诗,配画,读书上了。
这一年和四年级的学生一起阅读了《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草房子》《小王子》《狼王梦》等很多童书,但因为恐惧却没在班级上过一节像样的读书讨论课。
因为年轻,因为太过关注结果,因为太急于求成,中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一年后我也选择了离开了这个班级。(后来我发现原来的网站进不去了,所有的记录都找不到了。我在网上注册的网名叫——巍巍—小,如果你们有办法帮我找到那真是太好了。)
不在教育论坛班级贴上发表内容,但我依旧坚持在教师博客上写点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期间在当当网上购买了大量的绘本,因为自己是网络小白,还是求同事帮忙购买。那时候在网络上购买书籍还要用银行卡口令呢。《爱心树》《小恩的秘密花园》《大卫,不可以》《彩虹色的花》《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老鼠牙医——地嗖头》《猜猜我有多爱你》《阿文的小毯子》《大脚丫跳芭蕾》《爷爷一定有办法》《奥利威》《妈妈心,妈妈树》《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当时绘本阅读刚刚走进我们中国大陆,我们对绘本还没有太多的认识,薄薄的几页简单的绘画就要销售到三四十块钱许多人还不能接受,但借助新教育我的儿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图书,我也特别喜欢看里边的导读。这些故事里儿子最喜欢看《大卫,不可以》也许他自己像极了大卫吧。现在儿子已经高三了,前段日子还把这本书拿出来看了看。
期间看了看云老师的《破茧而出的四年级》,因为当时我也教四年级,借鉴了它上面的很多做法。还在教育论坛上打印出看云与玫瑰的对话,羡慕他们渊博的知识,羡慕他们对教育的挚爱,羡慕他们因为教育结下了深厚友谊。
又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了解了李老师自工作以来对孩子全心的爱,和他一步步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故事。
期间还阅读了关于于永正,支玉恒老师的课堂教学方面的专著,喜欢他们那种扎实、朴实的教学。尤其是于永正老师对孩子们的引导和鼓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学着平心静气的接受孩子们的不完美,学会静等孩子们的智慧交流。
这期间我们学校为我们每一位老师购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幸福的方法》《理想国》但因为没有阅读共同体,没有平时的交流和研讨,这几本书除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过了,其他两本书一直束之高阁。
2018年遇见互联网教育,凭借一根网线,一部手机,一块屏幕,我们在千里之外的祖国东北就可以链接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各科课程。就这样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到了2019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勇气读书会,就这样开始了系统的深层次阅读。2019在互加勇气读书会上跟随着老师们完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教学勇气》《点击苏霍姆林斯基》《变量》《正面管教》《陶行知教育名篇》的阅读。
这一年我还申请了亲近母语种子教师计划活动,通过一个学习的实践,有幸成为第四期种子教师,就这样跟随着亲近母语大部队进行了课程化的系统阅读。为了参加七月份在南京的种子教师培训,我们完成了先期的童书阅读和《日有所诵》阅读,并提交了相应的作业。完成阅读《驯鹿六季》《驯鹿之国》《绿野仙踪》《柳林风声》,跟随着群里的老师们系统阅读了有关童书阅读的专业理论书籍《说来听听》《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幸福的种子》《如何给孩子读绘本》《和孩子们一起日有所诵》《和孩子聊书吧》《我的图画书论》《从整本书精读到群文阅读》《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儿童文学概论》。通过系统的阅读,我对于绘画书有了一定的深刻的认识,并尝试着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解这个故事。去年讲得最得意的两个故事就是《母鸡罗斯去散步》《蚯蚓的日记》。
现在不知道怎么了,认真阅读的书籍,即使认真记录了还是忘记,好学在头脑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更别说引用期中的精彩语段。不知道大家用没用我的这个困惑。
十年前因为自己的胆怯、自卑、恐惧,我与新教育网师失之交臂,这么多年一直在关注,在找寻,终于因为沪江,因为互加大课表,因为彩虹花晨读时朝莉,因为在各个空间分享的许小兰,因为亲近母语,因为纷飞老师,一路吸引,一路遇见,2020年错过了十年新教育网师培训的我终于找到最初的你,最真的梦。
一定认真学习,系统提升,完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