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瞬间觉得“怎么办?讨回公道,不然就转学。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哈哈果然我的思维模式体现出来了,“灵活”。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我的孩子会遭遇这样的事件。
既然这个二美老师给这个话题,虽是假设,却是引起我的两方面的思考。
一、作为霸凌主体,这样的孩子会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其它人?是什么让他觉得,他这样是可以的? 这绝对和他的养育者有关,记得我在做做乐高课程顾问的时候,有个小宝宝,四岁,很会命令。让老师这样那样,老师给他规则,他就不干,必须以他为中心。还在玩具上撒尿,骂脏话。把我们刚毕业的小老师气得脸都绿了。最后哭了。孩子跑出去,要离开培训处,前台小妹妹抱住他,他拳打脚踢,撕咬骂人,最后没法哭着骂“我告诉你!我妈很有钱!你要是不把我放下来!我要你好看!我打死你!……”而孩子的妈妈呢,这时来了,就哄“好了宝贝儿”。然后对我们的同事官方的一笑“孩子小,不懂事,别在意”。然后对孩子说,上完课一会儿带你吃麦当劳。这事儿就过去了。 我在想,刚出生的婴儿什么也不会,这样的话是怎么学会的?美国人讲英语,中国人讲中文。甚至还有各种方言,我们难道不是跟环境学的吗?孩子的环境是什么?是家庭。我们觉得这是孩子的问题,孩子哪有什么问题?是模仿罢了,,而大人呢,一遇到问题就觉得是孩子的问题。不停止的搞孩子,问题层出不穷。小事儿不觉察,大事儿来买单。
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无论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环境可以塑造人。只是,孩子的家长明白吗?
二、被霸凌的孩子,首先我思考的的是:为什么会是这个孩子?那么多孩子,唯是他。是巧合吗?世界上有意外吗?知道了吸引力法则,所以发生在生命中的事情都是自己吸引而来。那个这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孩子,力量感不足,空心,觉得自己弱小。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给孩子的感觉是弱小的,现在新的教育方式提倡各孩子讲话平视。前天还在看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里面有一个练习:一个人坐在地上扮演孩子,另一个人站着,以孩子的视角观察,看到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如下图。
孩子身高达到父母,一般也要十五六年,可以想象出来,这样的互动模式,家长是舒服的,孩子呢?很多人觉得自己常常渺小的感觉,估计第一个给我们渺小感觉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怎么样能够穿上孩子的鞋子感受孩子的感受?来几个体式就真切的感受到了。当我们成为一个观察者,我们能够回忆起童年的感觉,以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同时分离出高我意识,才能够顺畅的沟通吧。
霸凌只是事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育方式出来问题。相信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怎么给有质量的爱才是问题的关健。结婚有结婚证,还有准生证,不过,现在已经比较开放自由了,太多人奉子成婚。我真心得觉得,领取结婚证前来一轮婚前准生家长课程,或者建立家长学校陪伴支持家长。相信不久不仅是孩子的培训学校,还有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