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流行“捡猫”,不仅帮助到了流浪猫,还收获了百万点赞和一大批粉丝。
街头流浪猫一直是矛盾的存在,有些人“喊打喊杀”“极其厌恶”,有些人“心疼至极”“给予帮助”甚至还会给它们一个新的温暖有爱的家。
基本上所有的流浪猫狗都是想要被收养被疼爱的,或者说,它们都希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饭票和居所。
有的流浪猫被收养后,乐于做一个“宅男”,有的则更喜欢半放养的状态,有吃有睡,还不影响我来去如风。
在收养野外的猫之前,我们要分清“流浪猫”与“野猫”。虽然二者外表相似,常被人们混淆,但流浪猫≠野猫。
流浪猫更适合被收养,野猫更适合在野外生存。
流浪猫: 通常指在某阶段同人一起生活、已经被“社会化”为宠物猫后,出于某种不幸的原因(如被抛弃、走失),它们又不得不重新在外生活的猫咪。
流浪猫通常能重新成为宠物猫。
野猫: 狭义的野猫是指自古至今一直生活在野外、分布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一类猫科动物。
我们这里的野猫是指:广义的野猫——可能是出生于野外,也可能是流浪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恢复野性,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人类无互动或完全与人类没有接触的猫。野猫对人类缺乏信任,当受到威胁时,它们通常会变得具有攻击性,由于习惯在户外生活,并对试图接近它们的人抱有极大的戒心。
一,如何分清流浪猫和野猫?
我们平时在小区、学校、街道等人类活动聚集的地方遇到的猫咪,通常属于流浪猫。但有时,在城郊、废弃工地之类稍偏僻的地方也可能会遇到野猫。
因此,当我们在户外遇到一只猫时,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特点对它进行初步判断。
(1)出现场所
流浪猫
愿意接近人,常在房屋、汽车等人类活动范围活动。
野猫
更愿意寻找远离人群的偏僻场所躲藏(如垃圾箱附近、工废弃厂周围)。
(2)独居or群居
流浪猫
更倾向于独居。
野猫
可能会出现群居。
(3)遇到人的反应
流浪猫
擅长眼神交流,会像家猫一样竖着尾巴朝人走来,不太抗拒人的抚摸,还可能打滚、翻肚皮。
野猫
会尽力避免与人目光接触后,更可能蹲伏躲藏并夹住尾巴溜走。
(4)叫声
流浪猫
会冲人喵喵叫来乞求食物或爱抚,当它们感觉威胁时可能会发出“嘶嘶”声。
野猫
几乎不会喵喵叫,当它们感觉威胁时可能会主动发动攻击。
(5)外表
流浪猫
可能看起来肮脏、毛发凌乱。没找到较稳定的食物来源的猫咪会看起来比较瘦弱。
野猫
可能拥有相对干净的毛发和强壮的身体。
二,猫咪是否愿意被人收养?
(1)流浪猫更愿意于被人收养
流浪猫通常社会化程度较高,独自生存的能力较弱。
比起在野外谋生它们更信赖人类,更愿意向人类寻求帮助,获取资源。因此它们往往适应回归室内,重新成为宠物猫,是我们领养猫咪的好选择。
(2)更愿意在外面生活
野猫由于社会化程度差,已经习惯了在野外独自觅食对人类抱有很大的戒心,较难适应室内的生活,因此它们更倾向于在野外自己的领地上生活。超过8周左右的野猫通常被认为不适合收养。
处于灰色地带的猫咪: 但流浪猫和野猫之间的分界并不是绝对的,部分处于二者之间的猫咪在经过正规的救助后可能会重建对人的信任,逐渐适应同人生活。
比如有一些生存能力较弱,或常遭到猫群拒绝的野猫,可能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交能力。 而一些流浪猫,可能在流浪前后与人有过不好的经历,也会在刚与人接触时变现出一定的戒备。
三,如何救助一只流浪猫?
救助流浪猫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足够耐心和一些技巧。如果你准备自己尝试救助它,需要注意这些情况。
定时定点投食
请每天在差不多同时间同地点留下食物,轻声呼唤它,如果它躲起来,你则走开一段距离,不要打扰它进食。随着投食次数的增加再逐渐靠近。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它建立您和美食之间积极的联系。.
尝试沟通
等到猫咪较为放松,不再躲起来后,尝试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呼唤它,缓慢移动。不要凝视她,也不要用手直接对着它的脸,小心被抓咬。
不建议直接抚摸,如果想要抚摸它,最好等它主动来蹭你时,再尝试猫咪容易接受的部位(头、下巴)。
准备相关物品
如果您打算将它带回家,需要提前准备好食物、猫砂盆、猫抓板等物品。
诱捕笼诱捕猫咪
准备诱捕猫咪前先不要先投喂太多食物,在诱捕笼中准备好吸引它的食物(罐头、肉类)。
回家后先隔离
带回家后先隔离在一个区域,方便观察猫咪的情况,也能让它逐渐适应新的环境。(特别是家里已有其他宠物)
到医院检查
隔离几天,猫咪较为稳定,再带猫到医院完成基本检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驱虫、疫苗或者相应的治疗。
如果你是一个未曾养过猫的新手,还是建议你联系当地动物救助组织、医院进行专业的救助,并积极寻找它的主人,不要一时冲动就将猫咪“暴力”带回。
读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野猫怎么办呢?
兽医内科医学专家Ann Hohenhaus 说:“如果您领养一只野猫,您可能将感到心碎。”
野猫的救助更为复杂和专业,十分、强烈、极其不建议未养过猫的新手铲屎官直接对野猫进行救助和领养。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外头流浪的小可爱,蠢蠢欲动了?救助可以,但一定要在科学和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