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以“心性”为主题,心性是什么意思?读完全篇,依然有些懵懂,但把自己的所看所想先做一个记录吧。
开篇作者分享了两个年少时受自己的上师传示心性的个人经验:第一次在六七岁时,上师在他颊上吻了一下,他的心整个空掉,沉浸在浓厚的温柔、温暖、信心和力量之中。第二次是大约九岁时,上师要将重要的心性传示给他时,深深凝视他的眼,抛出一个问题:“心是什么?”他整个人被慑住,一片空白,只有当下的觉知,那是种毫无执著、单纯、赤裸裸而基本的觉知,散发着无限慈悲的温暖。
我不明白,那个瞬间都发生了什么事,也无法理解怎么就体悟到了心性。所以只能继续读下去。
佛教认为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
他们说心有很多层面,比较突出的有两种:
一种是凡夫心,拥有分别观念,拥有相对观念,会执着或拒绝外物的心。
一种是心的本性,也就是心最内在的体性,它是永远不受变化或死亡触及的。
凡夫心就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会制造和沉溺于情绪与思想的心,凡夫心不停地改变,也始终受制于外在影响、习性和境遇。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那颗心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都是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而来,随着人生阅历的改变,可能有所变化和调整,更从众一些,所有的喜怒哀乐甘甜困苦都在其中吧。
心的本性就是前面提到的心性,书中写道:心性,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他一再强调,体悟心性,就是体悟万事万物的本质。我想宗教、哲学、科学都是在用不同的方法在解读这个世界,比如:这个世界的本源来自哪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这个世界最终会走向何方?
关于宗教和哲学方面,理解和涉猎的比较少,没有办法做到言之有物。或许可以简单聊聊科学:最早人们是通过肉眼观察,比如亚里士多德提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越快,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是在古代没有完善的测量工具,也没人知道空气阻力之类的,所以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发现了世界的规律的,这就是古代的自然科学,知识理论来自生活经验,常常是主观臆断的。后来,人们有了工具,以伽利略实验、笛卡尔数学工具为基础,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体系,我们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理论,比如:世界的变化规律是确定的,这些规律可以应用道未知领域指导实践,我们有了工业革命,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的飞跃,可是现在我们知道这就仅仅是经典物理学,它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数学规律,可以在宏观低速的前提下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然而宏观低速之外的世界呢?近代这一百多年,不论是数学还是物理学都快速发展,我们已经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现代物理学倾覆了经典物理学,又有了新的解读世界规律的视角。未来呢?又会有多少未知被探索。
想到这里,突然发现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出现在脑海了,可能又有些跑题了,但是还是想说说,曾经读《三体》地球往事开头的几章的时候,我曾经困惑过这是不是一部恐怖小说,那段讲到科学边界中的很多研究基础理论的科学家们陆陆续续的自杀,推测原因大概是当宇宙普适的物理规律不存在,那物理学也不存在了,信仰的崩塌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现在看来,是我当时的想法太单纯,陷入到小说的世界不自知了。从物理学的角度,每一次新的理论被倾覆,新的理论会被筑起,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就扩大了一点点,这是一件可喜之事啊。从《西藏生死书》的角度,宇宙间只有一个永远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那三体故事里的开头就变得平常了。
最终,我所理解的心性可能和书中想讲述的依然不同。用我的凡夫心,想了很多可能有关可能无关的事情,得到的答案是:心性,是爬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读更多的书,见更多的人,经历更复杂的世事,体味更广阔的宇宙,却依然温暖、平和、相信美好。
连载功能已经开通,欢迎关注:陆拾读书。
西藏生死书:我的读书随笔链接汇总:从这篇开始记录这本书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