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晚,有幸听到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吴欣老师的讲座《基础教育英语课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整个讲座吴老师贯穿古今,举例旁引,精彩不断。从最初到开始、又自始至终都在给我们引导英语教学的方向,让我们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式来达到“殊途同归”的英语教学总目标。
在此,我把听课心得和感悟整理出三点。
1、与时俱进。
“1904——118——2022”看着毫不相干的几个数字,在吴老师的解释之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英语在1904年进入中国的学堂到现在2022年,已存在118年了。在这期间,英语课程也是历经了中国的起起伏伏,英语教学也是几经波折。
在清末,外语课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第二年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外语为中学必修课程。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时,当时中学的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1954年,教育部又决定中学外语课停开。直到1962年。外语教学出现了新的局面,被列入高考项目,成绩计入总分。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的课程又一次取消了英语课。动乱结束以后,英语课才得以恢复。特别是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英语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好,国家也通过多种途径培训了一大批中学英语师资,制定了中学英语的教学大纲。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2、与“世”俱进
自有外语以来,从清末到民国,再到现在,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逐步清晰。从对话不假翻译,到使儿童略解浅易,自动补充阅读故事,养成欣赏优美文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表演。再到从英语中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文化,再然后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和练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目前,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些看似是独立的个体,但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
放眼过去,着眼未来,英语教学目标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完善。随之要完善的是英语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的缺乏,直接导致英语就是每个农村中学学校的短板。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公开招聘高校的毕业生,用于补充师资力量,也给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使之枝繁叶茂起来。新老师带来了新理论,新方法,带给学生的也是一个全新的课堂。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时间长了,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憧憬有了现实的认识;对教师这个工作的热情也会随时间而淡化,一旦平静下来,就很难再有涟漪。
所以,要“改革”的不仅仅是英语课标,还有教师。要让教师始终都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可持续性的热情,把“教育”当成终生的事业来做。
3、与“识”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我们打开了无数扇学习的大门。由教育部、财政布2010年全面实施的“国培计划”,每年都有无数个老师参加。加上每学期不定时的英语教学研讨活动,还有“名师工作坊”,都会让每个想成长的老师快速成长起来。吴老师说因为看到了希望,所以才有信心。但是我觉得,是因为老师对未来教育充满了信心,所以才看到了英语教学的希望!
吴老师在讲座中也有提到:那些问题多的老师后来都成了当地教育的骨干。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他们的自我规划。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参加完培训之后,要做什么,要怎样做。
所以,我个人觉得:想要改变英语教学的现状,就要定位教师的发展,要有持续性的、长久性的学习。就如我在2018年跟着“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学习的一年中,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还有自己从心里的蜕变。有听课,有反馈;有作业,有点评;有表扬,有奖励;有参与,有收获;所有的这些让我迅速成长起来。只有教师从心里接受这种变化,才会在课堂上让这种变化“开枝散叶”,使之“枝繁叶茂”。我自己也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那不同的教学内容也要“因课而动”了。
总结:
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英语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首要保障。只有摇动了教师,推动了教师,唤醒了教师,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要让平静的湖面始终有波动,那发展需要以科学的理念组织围绕教师专业能力的活动,开展新教研,助力新课程就不再是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