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雷同就是巧合。」
人和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看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做在休息区看报纸,李家硕和路玉儿只能蹲墙角啃苹果,路玉儿很是知足,“那人绝对不可能掏出一个苹果吃。”的确他没有办法掏出苹果但是当他从休息间端出茶点的时候,一股热血就在喉咙间窜来窜去。
这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便是李安妮当班司机,但是这个司机的价钱却五位数字的,财务部的王晶有点不高兴,虽然这事并不算什么大事。
“一个司机一个月一万八!?”站在诸葛溶蔚办公桌前,王晶的诧异大于疑惑,“昨天一个律师的劳务费一晚上五千,今天一个司机一个月一万八,这位副总的手笔真够大的。”这种抱怨别出人意外,财务部的王晶原本就是公司的一只眼,她手里经过的每笔账务都需要审验,别看财务部人少,虽然看见的仅仅是数字但是她们却可以掌握很重要的事情。
王晶应该不是沈静茹的人,她所负责的是总公司财务部。
“这个事情你有疑问可以申报下,也省得以后麻烦。”那司机不是本地人,工资就一个司机是高了很多,但如果是司机加保镖也不算过分。“李总将取消外包法务,我们近期会招聘专职法务。”
这消息果然让王晶脸色不好看了一份,公司制度完整,偶发的法律问题人力资源和兼职法务完全可以处理得当,为什么忽然要专职?她的眼神中有疑惑,用眼神和诸葛溶蔚进行着交流,有些事情不能言传只能意会。
诸葛溶蔚一笑,这事谁知道呢?
“新官上任得表现表现,很好,我也老了也该退休了。”王晶站起来,她保养很好的脸孔看不出实际年龄,“这公司的天要变,人就得跟着变。”这种带着情绪的话语,王晶最爱用,不过她工作倒是一流,嘴一份子,手一份子。
Hr是什么?得罪人的工作而又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而已。
很难得的事情发生,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李安妮居然没有找诸葛溶蔚任何麻烦,甚至连工作都没有。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力资源部的一群小丫头坐不住了。
“小李总要那些资料,数据不知道能研究分析出来什么?”大家纷纷讨论着,连续高强度整理公司人员数据和档案,大家想吐血的心情都有。
“管她干什么,幸亏那张脸长的不错。”不然跟夜叉一样。留下半句话时是很必要的,不然就留下把柄了,可是表达的真正意思往往在最后那句话上。
12月10日-12月12日,市场部异常火爆,客服又一次不足。市场部,营运部和人力资源部必须全部待命,网络客服24小时待机,别看才三天却销售出去一个季度的金额,又一次大获全胜的节奏。
诸葛溶蔚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明天都是九点下班,三个部门通力合作,需要领导之间随时沟通。
李安妮并没有参与,她闭门造车的状态在徐公仁的话里就是纸上谈兵。
“溶蔚,你们一定会是一个被开刀的对象。”他笑着说,“太过熟悉的专业,太过想改革的信念,一定会爆发的很可怕。”
“学院派的做法吗?”
“文人的笔调,笔杆子出政权可是很可怕的。”这话说的不难听,但却很恐怖。
全员上线倒班服务,使得加班费省了很多,wemen每个员工都做过产品知识培训,销售服务,如果不合格就会被降薪当然这也在调岗上起到很可怕的作用,用调动岗位逼退一个员工是卑鄙的做法,wemen也是用过的。
辽宁昭宁律师事务所十年庆系列活动-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范高峰演讲会。看着即将到的演讲会,诸葛溶蔚本为十多个员工安排了名额,可到了李安妮手里仅给了八个,划掉的人名中有三个后面还做了考评批示。
这事不太妙。
12月14日,诸葛溶蔚再次被李安妮叫到了办公室。
两人相对而坐,谈话的气氛很冷很严肃。
“三百人的公司配备人力资源二十人你觉得合理吗?”
“职务配置是总公司统一安排,这边二十人的配置也是总部批准的。”
“这些都写在报告了,也负责边缘化城市的人力资源,这种配置是落后的,而且成本消耗太大。“一叠资料扔到诸葛溶蔚眼前。“这些人中仅有一半符合人力资源本身的要求。”资料是李安妮整理的,诸葛溶蔚翻开一页,里面是对人力资源部那些姑娘的测评。
MBT和DISC,职业性格和职业心理测试结果被数学统筹分析的条条清晰,可这些测评却并没有通知她做。
“还有就是学历,非人力资源专业和相关专业的Hr,我并不认为具有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些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我非常不满意。”
总公司的回馈记录中有各员工的评价,专业学科的人员显然比非专业学科的测评数据和考核分数要高出来很多。
跨行如跨山,四年的大学不是白学的。
“语言测试更是一塌糊涂,这些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好的人,你到底从哪里找到的。”这一句话问的诸葛溶蔚哑口无言,工作中所有材料都是中文的,偶尔的英文也是专业翻译后大家一起学习的,你要一个中国人忽然说流利的英语其实是很难的。
“公司要的人力资源部不光是一个可以调控公司人员的部门,你们年年分解目标,做出绩效,制定标准,可是这么庞大的部门除了人工成本外,这个部门还有什么呢?人力资源部门真正的监管落到了营运部,虽然会有轮岗的情况出现,但是就对销售目标而言,人力资源几乎没有什么责任可以分担。”
负罪感如山是不是现在这种无话可说的感觉,真是哑口无言。
“一个普通的人力资源代理保险人员独自一人可以完成500人的保险,公积金等相关业务,我们的这个小组却有三个人去做,其他模块中的人员也出现了未饱和现象,看似人人有工作却是因为效率太低的原因而造成的,这和消极怠工没有区别吧。”
减员,这就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