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天一个朋友发来一条微信,是一个小动画,大概内容是,小和尚问老和尚,为什么人和人之间总是互相亏欠,老和尚说了一席话,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他欠她一段陪伴,她欠他一个道歉,…,有时候亏欠也是一种维系感情的方式。
朋友问我感觉怎样,我没有回话,因为害怕说深了或说浅了,对彼此不好。
今天上午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她说了许多“不想亏欠人情”之类的话,其实这基本上是她的口头禅,可能她接触的人太多,要维护的关系太多,在她的内心深处“吃亏是福”,她从不允许自己亏欠其他人什么。
于是,我想到了上边那句话:有时候亏欠也是一种维系感情的方式。
其实,人和人之间又怎么能够算得清楚呢,你欠他一顿饭,他欠你一个…,剪不断理还乱。正因为有了这点点滴滴的瓜葛,才能够不断取得联系,有了交集,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相反,倘若每一次都算的很清楚、想的很明白,确实也太生疏、太见外了。
2
至少好朋友之间应该更加自在一点。
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互相照顾、互相陪伴,如果说这是亏欠的话,那也是一种健康的亏欠,深厚感情的表现。
倘若所有事情都要算的清清楚楚,恐怕其中的味道也就变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陌生人说声谢谢,也偶尔会向不太熟络的泛泛之交、同事、朋友等表达客气与感谢,这些都是礼节的需要,必须而为之。但对好朋友来说,倘若也这样的话,那可能就是在把一个本可以很熟络的人往外推了。
也许,某些时候我们更加应该秉持的是,彼此开心就好,大家一起愉快的玩耍。
3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
然而,其实从小我就明白,亲人、好朋友之间真的不需要这样。
记得,奶奶是一个特别客气的人,对所有人都客气,街里街坊、邻里邻居的,她无一不客气,从不会占他人一丁点便宜,也正因为如此,在正常的邻里关系中,她是人缘最好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很亲近她,即使那些坏脾气、怪脾气的人,也喜欢向她倾诉。
但是有一点却是我不认可的,那就是她对自己的孙辈、家人依旧客气,哪个哥哥姐姐给她买了什么东西,她一定要变着法儿的再回礼回去。明明身体已经很不舒服了,孙辈来看望她,她依旧会强忍着陪聊。
我不懂,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要这样。我不知道哥哥姐姐们当时有何感想,倘若是我可能不会因为她的客气而感激吧。
走到今天我突然明白了,她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她过分早熟,学会了对每个人客气、有礼相待,即使面对孙辈依旧放不下,依旧要彬彬有礼,不能完全的释放自己。
4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教养,举手投足间,规规矩矩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感激的话常挂在嘴边,凡事多说句谢谢、麻烦您了,这点无可厚非。
但某些时候这个度确实要把握好。如果朋友已经反反复复告诉你:我们是好朋友,无需客气。如果你对他也毫无芥蒂、真心相待,那么就随意点、随性点,去做最真实的自己、展现最全面的自己,这才是对好朋友最好的回报、最真的回馈。
当然,一些时候对一些人来说,这个着实很难做到。
例如,此刻正在输出的我就在想:我可以做到吗?
仿佛一直以来,我所受的教育、所坚守的规范标准都在告诉我,感激的心要常有,谢谢的话要常说。除了家人,对其他人完全放下仿佛很难。
不过,无论怎样,这应该是一个打开的过程,慢慢来,一步步去走。
谢谢我的朋友们,我也想完全的敞开自己、毫无芥蒂,但这么多年的积淀、这么多年的习惯,仿佛完全放下,又很难做到,请允许我走慢点,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