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关报道说,今年入围奥斯卡的电影清单,实在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电影,所以就让《绿皮书》夺得头筹。于是,对《绿皮书》,并未抱有多大的期望。然而,观影下来,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一、首先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1. 关于情节:
整部电影,情节有始有终,态度棱角分明,有平稳如细雨般的情节,有高潮如火山般的爆发;有如针线般细致的细节处理,有极昼和极夜般鲜明的对比。
2.关于表现手法:
电影用了讽刺的手法,调用了两个人物,一个白人,一个黑人,而这白人是白人中的异类,而这黑人是黑人中的异类。就这样两种肤色的异类在旅程中,发生了观点的碰撞,心态的崩塌,情绪上的包容,最后变成了心灵上的融合。
3.关于时代背景:
电影讲述了在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时代,一个特立独行的黑人,试图用自己优秀的品格去影响白人对黑人的看法。他将钢琴艺术作为一种媒介,试图冲破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但是,这一路的种种让这个白人亲眼目睹了白人对黑人的恶劣歧视。
4.关于主题思想:
这大概就是切合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用黑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去慢慢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亦或者,让白人体会到了黑人的境遇,从而对黑人有了同理心,进而改变对黑人的态度。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为了消灭种族歧视。然而,如今的美国,做得还是远远不够。
二、论一个不像黑人的钢琴家,又恰巧是同性恋,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能够向上?
第一,论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一个黑人却拥有着比白人贵族还要优雅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所以,从这一点不能再通过肤色来决定人的素质高低甚至人的好坏。
第二,论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一个黑人钢琴家能够在美国的白人上流社会巡回演出,足以说明,黑人钢琴家的钢琴造诣。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能力,白人大概也不会邀请他作为表演者。可见,一个人要想改变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必须先要强大自己,无论是自身硬件素质还是软件素质。
第三,论社会背景的重要性。
在那次被关起来的经历中,最后还是他给一个重要人物打了电话才得以脱险。这说明,一个关键人物必须要结识那么一两个要害人物。
第四,论强大内心的重要性。
这一点,无需赘述。
三、关于我的亲身经历:
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与我认同的观念大致相同,改变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偏见,就如同要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一样。从国内外诸多报导来看,很多西方国家依然认为国人的素质很低下,进而对国人有态度上的鄙夷。而我认为,要想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得先从自己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国人,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国人,让自己成为优秀之后,再去影响和改变身边的人,这样慢慢从一个人到三五个人再到十个人再到小团体再到一群人再到大规模。
歧视和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就像一颗根深地图的百年大树,要想让这颗大树开出漂亮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不只是一颗大树,那么只能用美德去一点点的浇灌。人性也是如此,让更多的白人重新认识黑人,让更多的白人对黑人有同理心。
说到这里,我想举一个自己在巴黎亲眼所见的一个真实事例:
我想当很多人在马蜂窝,携程,或者其他旅游网站上查询法国自助游攻略时,最重要的关注的一点就是治安问题,很多人会在上面写道,黑人特别多,特别脏,特别乱,特别不安全,特别危险。
其实,我去过巴黎两次,每一次的感觉都甚是美好。而这一次,发生在巴黎卢浮宫门前的一件事情。
周五的晚上,卢浮宫闭馆很晚,我们大概十一点的时候从卢浮宫出来了。虽然已经近午夜时分,但是依然灯火通明,跟我们一起还徜徉在艺术海洋中的人大有人在。刚走出贝聿铭的金字塔,没走十分钟。就突然听见一声吼叫,紧接着在我身边跑过去一群人。当时,我的确是吓坏了,站在原地等待想一探究竟。结果竟然是,一个白人小伙子(小偷)抢走了一个刚刚从卢浮宫参观出来的女孩子的背包。而帮这个女孩子把包抢回来的是一群黑人小伙子。这群黑人小伙子,把包递给女孩,让女孩现场检查一下包里的东西是否少了,然后确定没有少任何东西,才把那个小偷放走了。那一幕虽然发生在午夜,我依然可以看见这群见义勇为的黑人小伙子的急切和勇敢和热情。
在巴黎的拥挤的地铁上,主动站起来给我们让位置的是黑人小伙子。在巴黎第七区附近的酒店,深夜饿的到处找吃的我们,询问的每一家店,即便没有我们想要吃的东西,他们也会出来热情的送我们。在我们迷路不知道该怎么换乘地铁的时候,是一堆皮肤棕色的夫妇带着我们一起乘车。
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除非你亲身经历过了,你才有发言的权利。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想当然的断定别人。种族的话题,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要靠每一个人,更要靠每一个政府。但我还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我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和改变。
永远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肤色而断定一个人的品性。
小补充:
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大概都会为电影中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美轮美奂的钢琴表演所折服,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难道真的是他本人演奏的钢琴曲?其实不是。唐谢利的扮演者,马赫沙拉阿里,其实为了这个角色苦练钢琴3个月,找到真正的一个黑人钢琴家的孤独感。但其实钢琴曲最后还是由特效合成的,并非他本人亲自演奏的。有些人是不是会失望?其实,在整个电影中,钢琴演奏只是一个媒介,串联起整部电影的一根线而已。
另外,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电影,但事实上,这部电影与实际中的两位人物的真实故事差距很大,导演修改了很多,无非是想切合主题,想通过文艺的手法表达人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