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了一下去年总结是在10-22号写的,今年又提前了两天,因为离年底还有点远,所以还是把标题改为年度总结比较好。
今年变化比较大,组织结构调整了三次,正是因为折腾才带来很多新的思考,主要的心得来自两个部分:
一、互联网商业化产品框架
下面这张图是去年对双边交易平台的一个梳理
正是有了对平台的理解,所以当我在负责整个平台变现业务的时候,视角和思考维度就不一样了,所以就产生了下面的对商业化产品的拆解
壹:简单来说所有商业产品设计都是围绕实现客户ROI最大化的目标来设计
贰:变现的方式其实只有两种,走完交易闭环适合收税(佣金),提供增值提效适合收费,现实社会也这样
叁:互联网产品要解决的其实就是三个页面信息分层问题,首页负责导流,列表负责匹配,单页承载转化
肆:到达单页有四个有效路径:筛选、搜索、推荐、导购,筛选成就了Yahoo!,搜索成就了Google,推荐成就了字节跳动,导购成就了淘宝
伍:交付客户履约的五个要素,要么是用户量,要么是精准用户,要么是销售线索,要么是订单,大数据时代不带点人群数据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互联网公司
所以这套框架梳理下来,在每个页面和每个通路上面设置不同交付物,来按照客户ROI来定价就好了,这个框架可以解决大多数公司变形问题
二、内容生态建设新知
内容生态天然就是三边关系:作者、读者、客户,最基础的双边关系是作者和读者,因为通过内容产生了大量的读者或观众,那么客户在里面读者消费的内容中植入商业内容变现后,能持续支持作者创造更多的优质内容。所以在多边生态(PS:交易和内容生态都一样,淘宝、抖音)的前提先解决供需基础的双边关系的循环,再引入双边交换介质效率提升方来完善双边交换的极致效率,类似于淘宝完成了商家和用户的交易闭环,通过引入待运营机构来完善商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通过MCN机构的引入通过内容来提升商品的撮合效率,这样就通过商家和用户的双边平台,过度到了商家、用户、代运营、MCN为核心的多边平台。
研究完交易平台和内容平台之后,发现这个世界是围绕人的需求(欲望)来展开,所以供需关系永远都是所有信息、商品、服务交换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