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斩露头角
第一节 屡战屡胜
这时已是615年。此时的大隋,各处已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烽火。
继王薄等人起义之后,白瑜娑在宁夏灵武、孟海公在山东定陶、朱燮在江苏苏州、杜伏威在安徽和县、李弘芝在陕西凤翔、李子通在浙江杭州、朱粲在河南邓州相继起义。
起义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了。
既然李渊没有问题,那就封他个官职吧,老这么闲着也不是办法,而且他又吃又喝,还收受贿赂,严重损害我大隋官员的光辉形象,正好各地“群盗蜂起”,影响大隋朝的安全,那就帮我去平定盗贼吧。
于是李渊被任命为山西、河东抚慰特使,全权负责当地剿匪事宜,还可以任免太守以下官员。
山西是指太行山以西,河东指黄河以东,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大约就在今天的山西省。
这个职位既有行政权,又有军权,虽然不符合隋炀帝对待关陇贵族的用人原则,但是没办法,这是工作需要,你总不能让他带着农民去打盗匪吧?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权宜之计,特使嘛,带着使命前去的,使命完成了就不用再让他特使了,说白了,这只是临时性职务,一旦发现苗头不对,随时可以收回。
隋炀帝放心地让李渊去了。
李渊不负重望。他任命任瑰为河东县户曹(负责民政工作的官员),将李建成、李元吉和家小都托他照看,只带着李世民上任了。
到了龙门(今天的山西河津),他遇到了当地的义军首领母端儿。
母端儿是龙门本地人,妥妥的坐地虎,趁着乱世,拉起数万人的队伍,称霸一方。
听说李渊前来剿匪,母端儿便带了数千人的队伍前来“迎接”,要给李渊一个下马威。
这时的李渊,要将无将,要兵也没有多少兵,没有办法,只好亲自上阵,史载他带着十余骑出击。
什么?十余骑?弄错了吧,对方可是数千人,这十余名骑兵甩到数千人的队伍里,相当于一个人要打数百人,这仗怎么打?
这不是羊入虎口,自取灭亡吗?
没错,李渊就是带着这十多个骑兵作战的。
幸好对方都是贫苦农民出身,与乌合之众差不多,战斗力很低,和一群绵羊差不多。
而李渊同志,武功高强,尤善骑射,是妥妥的一只大老虎。
羊碰上老虎,结果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李渊拿出了当年讨老婆的本领,挽起强弓,连发七十箭,射中七十人,当真是箭无虚发。
可怜农民军了,当年李渊同志射了两箭,孔雀的眼睛这么小都被射中了,如今一个人这么大的目标,岂有不中之理?
李渊连中要害,七十人接连倒地。
一时聚合起来的农民哪见过这等阵势?大家造反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犯不着拿命硬拼,于是纷纷后退。
李渊带着十余骑兵趁机发起冲锋,就此大获全胜。
李渊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在霍邑(今天的山西霍州市)将母端儿彻底打败,杀敌一万余人,俘获六万多人,母端儿战死,仅剩数千“残匪”逃亡。
或许是为了炫耀战功,也可能是为了震慑起义民众,或者兼而有之,一向性格宽厚的李渊做了一件令人大感恐怖的事情。
他把起义军的尸体堆在一起,“垒为京观”,让群众围观。
所谓京观,就是把尸体推在一起,用土夯实,砌成一个小山。
确实恐怖,对人的刺激作用相当之强,比传闻中的朝鲜用机关枪枪决犯人、阿富汗用石头砸死强奸犯恐怖多了。
解决了母端儿,最大的实惠是壮大了部队,从此他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必每战都要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了。
当时山西境内还有一股起义军,就是615年在绛郡(今山西绛县附近)聚众起事的柴保昌与敬盘陀等人。
他们烧杀抢掠,逐渐发展到数万人,搅得百姓不得安宁。
隋炀帝曾派宠臣樊子盖前来剿灭,但樊子盖是个一根筋,戾气太重,他带着数万官兵,气势汹汹地前来,对民众不分好人坏人,一律打杀,下令将汾河以北的村庄尽数焚毁,义军有投降的不论老少也一概活埋,结果引起民愤,导致参加起义军的越来越多。
隋炀帝看师出无功,便下诏让李渊前去征讨。
李渊到后,知道樊子盖的方法不行,不能再硬来,于是改变了策略,剿抚并用,一面摆出积极进攻的架式,一面劝降。
只要投降,就收编并且予以妥善安置,还将部分降军安排在身边担任侍卫,以示信任。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渊这两招下来,起义军一看,投降不仅不杀,反而成为正规军,吃皇粮,比打家劫舍当强盗强太多了,纷纷归附,就这样柴宝昌、敬盘陀的部队多数投降,敬盘陀带着少部分人马流窜到其他地方,李渊趁机收编了数万人。
第二节 人生转折点
李渊屡战屡胜,军功还是很显著的,按理说加官晋爵不成问题。
但他的领导隋炀帝不一样,他的疑心很重,如果得不到他的信任,军功越大,越可能受到猜忌。
此时的李渊也非常明白,抚慰特使只是一个临时性职务,到期就要另行安排,如何安排除了看工作做的如何以外,还要看能不能博得隋炀帝的欢心才行。
他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妻子窦氏生前的劝告,于是投其所好,搜罗鹰犬进献给隋炀帝。
隋炀帝十分高兴,他对李渊的表现十分满意,这个大表哥,不仅工作做得好,还十分体贴,满足朕的爱好,对朕十分听话,提拔!
隋炀帝一声令下,李渊擢升为右骁卫将军。
这是个什么职务?
它改自右备身府,辅佐大将军负责宫禁宿卫,从三品,简单地说,就是禁军的一个副统领。
与以前一干十多年的刺史、太守相比,这时的李渊,升官了。
更重要的是,他重新获得了隋炀帝的信任,前途重新变得光明起来。
此时已是616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变民之多,不可想象。
隋炀帝早已睡不安枕,晚上常被自己猛烈的心跳惊醒,大叫“有贼!”需要几名美女按摩方能入睡。洛阳宫一场大火,便吓得他惊慌逃走,以为起义军打来了,躲到草丛中,等火扑灭才回到宫中。
在河北、山西等地,便活跃着河北易县人魏刀儿领导的农民武装,人数多达十余万,渐成大患,甚至攻破了太原。
这一下震动了大隋朝廷,这里可是兵家重地,离大兴不远,不容有失。
隋炀帝考虑再三,鉴于李渊在山西平匪卓有成效,便正式任命李渊担任太原留守,率军前去讨伐。
等等,隋炀帝不是对关陇贵州深具戒心吗?这一次怎么肯放手使用了?
不要忘了,这时的大隋内忧外患,外有突厥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大隋精锐部队在高句丽折损的很多,隋炀帝称手的将领不多。另一方面李渊表现很好,隋炀帝还是比较放心的。
此时,江都郡(即现在的江苏扬州)新制造的龙舟完工,送到了洛阳。
有史料表明,此时的隋炀帝受到了蒙蔽,对农民起义的数量和规模缺乏明确的认知,还认为只是小股盗匪,不足为患。
他还是忘不了玩乐,听从亲信宇文述建议,决定游幸江都,命代王杨侑留守西京大兴城(长安),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
他自己则去了扬州,自此一去不回。
在他看来,天下再乱,只要保有大兴、洛阳、太原三地,并掌握江南财赋重地,杨家天下就不可动摇。农民起义终究只是盗贼而已,推翻不了隋王朝的统治。
此时的李渊,与隋炀帝的两个亲儿子同担重任,由此可见隋炀帝对他寄望甚深,也可能是别无他选。
即使如此,隋炀帝也没有忘记那个权力更迭的密码,没有完全放下深藏于内的戒心,贵族大将掌握军队,造反夺位者不胜其数,不可不防。
因此,他留了一招后手,在让李渊当太原留守的同时,任命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担任太原副留守,一同前去平乱。
这两人是他的亲信,说是副留守,实际就是他的耳目,负责监视李渊,一有风吹草动,随时打小报告。
自古伴君如伴虎,李渊同志应该深有体会,他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只能努力工作,继续保持低调,韬光养晦。
那段时间,王威与高君雅的小报告里,都是些李渊与好友裴寂饮酒对弈的消息。
对李渊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
这里北抵突厥,东控齐鲁,南与洛阳、长安形成犄角之势,是大隋北部最为重要的战略重镇,是抵御突厥的最后一道门户。杨广继位前就曾被封晋王,在此坐镇。
鉴于隋末天下大乱,许多地区实际上不受中央控制,这里作为战略要地,地位就更加重要,已然成为与长安、洛阳三足鼎立的一极。
换句话说,整个河东地区,李渊已经成为最大的诸候!
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此前的他,不得不装孙子,隐忍低调,示弱于人,甚至巴结讨好隋炀帝,送他宝马鹰犬,看他的眼色行事。
经过四十多年的打拼,他在知天命之年,终于掌握地区最高军政大权,成为封疆大吏,一方诸候。
此后的他,虽然仍有两个碍眼的东西,但皇帝远在扬州,且天下大乱,已是鞭长莫及,他也得以放手一博,施展人生抱负。
而且,这个地方对他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这里是古唐国的发源地,公元前2500年前后,尧西迁至此,创建唐城,成为太原最早的居民。周武王的儿子叔虞封地也在这里,被称为唐叔虞。
李渊爵号就是唐国公,来到这里,真的是名副其实,对他而言,就像回到故地一般。
所以李渊的心情是十分窃喜的(现实不允许他太过张扬),史书记载他“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所经之处,示以宽仁,贤智归心,有如影响。”
在他看来,让他到这地方做官,简直就是天意。
他对儿子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家的爵位是唐国公,太原就是古唐国的封地。现在我来到这里,是老天爷在给我们机会。我们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灾祸就会到来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里真的成为了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
李渊,将从这里出发,东征西讨,最后掩有天下。
第四章 晋阳起兵
第一节 平定乱局
李渊上路了,到了太原,他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魏刀儿领导的起义军。
但隋炀帝只给了他大约六千人,六千对十多万,这仗怎么打?
况且魏刀儿不是一般的农民将领。
他胆识过人,巧于攻城,勇于力战,有勇有谋,号称历山飞。在向南攻打上党的时候,大败慕容罗侯将军。在向北打太原的时候,斩杀了守将潘长文,连战连捷,声势浩大。
自615年与同乡王须拔同时起义起来,他攻城拔寨,极盛时北连突厥,南攻燕赵,西压太原,甚至建国称魏帝,是北方最大的起义军。
但李渊不愧是老狐狸,他发现了起义军有一个很大的弱点:贪财。
是啊,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今天下大乱,老百姓吃不上饭,不得不造反。要是有钱,谁还干这等刀尖上舔血、裤腰上别脑袋的活?
李渊一琢磨,就在这事上做文章吧,只要利用好这个弱点,以少胜多不是不可能的。
双方在雀鼠谷相遇,对方是魏刀儿的大将甄翟儿,他带着二万余人前来作战。
双方兵力十分悬殊。王威和众兵将一看,都吓呆了。
李渊却不慌不忙,将兵力分为大小两阵。
大阵居中,由王威统领,全是老弱病残,职责是挥舞着旗帜呐喊,马匹粮草和辎重车都放在大阵后面。小阵由李渊统领,选择精锐骑兵埋伏两边。
农民军来了,见到前面旌旗招展,以为主帅就在那儿,于是扑了过来。
王威吓得掉下马来,旁边的人赶紧救起,其他人更是无心恋战,纷纷后退。
农民军冲杀一阵,见到了后面藏着的马匹辎重,于是纷纷下马抢了起来。
李渊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一声令下,左右两队冲杀过来,农民军猝不及防,一时大乱,李渊趁机带队横冲直撞,斩杀无数。
农民军大量投降,魏刀儿势力大减,后来窦建德假装与他联合,魏刀儿信以为真,过于麻痹,缺乏防备,最后被窦建德抓住杀了。
《旧唐书》称此战中,李渊深入敌阵被围,是李世民率轻骑赶到,将敌人射倒,救出李渊,随后李世民的步兵赶到,方才打败农民军。
鉴于两唐书故意拔高李世民,埋没李渊的特点,此说不足为信。
打败了农民军,就不是天下太平了。当时的山西不仅有民众起义,还面临着时不时南下偷袭的突厥骑兵。
616年,突厥再次进犯马邑(今山西忻州代县),隋炀帝急令李渊与马邑太守王仁恭率兵抵抗。
鉴于大隋民变四起,各地形势很不稳定,李渊只得留下大部队守城,挑选了一部分精兵上路了。
与王仁恭会合后,李渊傻眼了,两军合起来不到五千人,对付起义军还勉强可以,打突厥?还是洗洗睡吧。
这时的突厥兵强马壮,气势逼人,是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用之前打民军的那些办法,显然是不行的。他们飘忽不定,来去如风,光是寻找作战目标就很费劲。
李渊同志开动脑筋,苦苦思索。他擅长谋略,遇有有办法,这一次也不例外,最后终于找到了办法。
近代面对列强的侵扰,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再战而胜之,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是后来洋务运动甚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的先声。
但他不是这一思想的发明者。事实证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李渊同志就创造性使用了这一思想,最终打退了突厥的进犯。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李渊挑选精于骑射的士兵两千人,让他们向突厥学习,完全模仿突厥的饮食起居,适应突厥的生活和作战方式,平时就驰骋射猎,并且故意引诱突厥部队前来观看,麻痹他们,让他们以为是在玩耍。李渊另外挑选擅长射箭的士兵埋伏起来。
经过一番训练,这批士兵上战场了。
突厥人不明就里,这是玩的什么招数?看不明白,时间一长,就放松了警惕,以为李渊不过如此,他是害怕,不敢打,是在打猎玩耍呢。
李渊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看准时机一声令下,全军出击,大败突厥。
之后,这两千人就作为游击部队,适时作战。
突厥不是机动性强吗?你们也骑上战马,到处机动。突厥不是来去如风吗?你们就去寻找突厥部队,一旦发现立即突袭。
这一招的名字就叫:师突厥长技以制突厥。
事实证明,这一招还是很管用的。李渊的部队屡次获胜,使突厥人对李渊颇为忌惮。
李渊胜利了,由此我们获得了关于他的第五个印象:这是一个勇猛善战、谋定后动、足智多谋的人。
他的兵法不拘一格。面对母端儿的乌合之众,他敢于率领少数骑兵出击,以神奇箭法震慑敌人,攻而破之,胆识令人惊叹;面对柴宝昌、敬盘陀这些人的官逼民反,他没有一味强攻,而是对症下药,疏解民怨,改善老百姓对官军的印象,利用百姓不甘心当盗贼的心理瓦解了敌军;面对强大一时的突厥,他没有气馁,主动向敌人学习,从而出奇制胜。
面对不同的敌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他总是研究敌人,利用敌人的弱点,战而胜之,不愧是多年从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相当的老谋深算,善于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