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
你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很棒?
答案是以下哪种?
A:
“当我快速并完美地完成一件事,而且没有犯任何差错的时候”
“当有件事对我来说易如反掌,而其他人却无从下手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你感觉自己完美无缺,能力远远胜过他人的时候会觉得很棒。
B:
“当事情非常难,但我仍旧很努力去尝试,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
“当我钻研某件事很长时间,终于有了一点起色的时候”
也就是说,比起结果,你更在意自己进步过程的时候会觉得很棒。
如果选择A,那你就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
如果选择B,那你就属于成长型思维模式者。
在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这本书里,谈到了固定性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人们对能力通常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
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倾向认为
如果一件事一开始没有成功,说明你没有这个能力。风险和努力暴露了自己的不足。证明了你没有能力去完成某项任务。通常,固定思维模式者对努力的消极程度瞠目结舌。
在这里,成功是需要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许成功和看上去聪明有天赋还远远不够。你必须接近完美,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
而挫折就意味着失败。得到一个糟糕的结果、输掉比赛、被拒绝……都意味着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
努力是一件不被看好的事,它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就不需要努力。
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当在不得不面对挑战时,会变得异常畏惧,通常会用各种理由逃避尝试,让自己多开面临失败的风险。
其实,拥有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不在少数,
想一想,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思维方式?
不得不说,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很大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的产物。
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塑造过程
小时候,很多家长喜欢用成绩论一切,每次考试的分数处于班里多少名,谁谁又是本次第一了;中考、高考、大学,你上了什么学校,在亲戚四邻里一传开,就意味着你家的孩子是什么水平,是给家长争气还是丢人了。
很多家长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能考上某某知名大学,通过录取通知书才能证明能力。对他们来说,上学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学知识,不是为了追寻所爱,不是为了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标签,一个让家长可以炫耀自己的机会。
不管孩子作何努力,家长看中的也大多是结果,如果没有结果,他们会说:“我看你就不是那块料”或者“搞那些不正经的有什么用”之类的话加以打击。
家长传递出来的侧面信息就是:我不在乎你是谁、对什么有兴趣,也不在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对学习毫不关心。只会因为你考上了某某大学而爱你和尊重你。
“我们爱你——但有条件”
“我在评价你,如果你按照我们的条件成功,我们才爱你”
身边有个朋友,已经毕业工作好几年了,有一次和母亲吵架,母亲突然蹦出一句:“你要有本事怎么当初上了个xxx学校?”这种话,让朋友哭笑不得。母亲依旧停留在用大学的学校评论他人生的状态里。
其实,这种家长不在少数,孩子可能就因为一次成绩、一件事没做好,整个人生被贴上了否定的标签,好像必须要停留在那个点痛哭流涕一样。
喜欢对孩子肆意评价,容不得自己丢脸,也就让孩子对失败充满了畏惧。
作为固定性思维模式家庭教育的产物,孩子会非常渴望证明自己,换取家长的关爱的机会。
长大之后,尝尝喜欢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对同事、领导的评论会显得非常敏感,做出反抗、或者逃避的行为,甚至认为这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攻击,人际关系将频频出现问题。
而一旦受挫,心理的打击往往又非常巨大。
反观,有着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家长自身也大多也是没那么成功的,他们人生经历中也许并没有经过长期努力获得成功的经验,自然也就不能理解他人为结果努力的过程,眼睛往往钉在了表象上。
作为成人,没有认识到思维的这种问题,就永远无法成长,不但自己会很痛苦,也间接就成了父母的牺牲品。
作为家长,或是被固化的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不要对智力和才能本身做出评价,而对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做出肯定。
1.当取得理想结果时
比如,告诉孩子:“这次作业很难,我佩服你如此专注地去完成它”
“这次考试成绩很棒,我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去复习”
作为成年人,告诉自己:“这次项目很有难度,但是我努力挑战了自己的舒适区,并且花费了很多精力,佩服自己。”
2.当没有取得理想成果时
“这次成绩不理想,我猜可能没有付出100%的努力,因为其他人都花了很多功夫(或者偷偷地努力)在这上面,所以他们做的比你好,如果你真心觉得这个重要,下次应该要花费更多努力去做这件事。”
当建立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理想形象时,就是既给了一个奋斗目标,又给了成长的空间,可以在空间里成长为拥有完整人格的人。
因此,请摆脱固定性思维模式者关心他人如何看自己的方式;
而选择作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用关心自己能否可以提高作为成长和追求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