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前面三本大部头的书之后,决定看一本轻松一点的随笔散文,于是本周读的是《叔本华美学随笔》,看似薄薄的一本书,实际上却与“轻松”还有“美学”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叔本华老爷子的老本行——哲学,比前面三本书更费脑子……不过书中倒是处处都是经典的我想要抄下来的句子,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读哲学不容易,但收获的思考自然也比别的书更多。
写在前面
第一次看叔本华的作品是他的《人生的智慧》,只记得里面犀利的文笔以及对世人一针见血的嘲讽,不得不说看着还是挺过瘾的,在这本美学随笔中,叔本华仍然是一贯的毒舌风格,抨击世人懒于思考、写作滥竽充数、追捧最新的书(他认为那些都是垃圾)等等现象,并且毫不留情地批评他的对手黑格尔,甚至批评他的祖国——德国人判断力不佳、仇视规则、草率邋遢,看得我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话说德国人不是出名的严谨吗?这让我联想起我们对于自己祖国同胞的批评,大概是因为了解的越深,缺点才看的越清楚。
哲学不一定都是晦涩难懂的逻辑推论、辩证法等等,也可以很随意,这本美学随笔讨论的就是关于思考、阅读、历史、音乐等主题,都是叔本华犀利的个人观点,虽然隔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很多现象都不过时。现在正好是春节期间,很适合围炉闲话,我选取了印象最深刻的“论思考”、“论阅读和书籍”以及“论死亡”这三个章节来谈一下感悟,就当是跟随叔本华做了一次哲学漫步吧。
一、论思考
叔本华在本书的一开始就论述了思考的重要性,只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而太多的阅读则是有害的,因为阅读都是来自陌生人的观点,如果自身没有建立起一套连贯统一的思想体系,那么太多的阅读只会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混乱。
叔本华说“让自己没有思想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空闲的每一分钟马上随手拿起书本”,这句话让我心头一惊,我们现在不就是在空闲的每一分钟马上拿起手机吗,好歹那个时候的人还是拿起书本呢,我们拿起手机看的无非是碎片化的信息,相比系统的书本对于思考更加有害。手机已经成功地侵占了我们的全部空余时间,而思考又偏偏是一个不会随意光临的客人,不是随时随地想思考就思考的,只能静候它的到来。
“我们最不应该只是为了阅读而完全逃离现实世界的景象,因为在观赏现实世界的时候,我们有着更多引发自己独立思维的外在机会与原因,适宜这些思考的情绪也比在阅读的时候更加频繁地出现。”
对于这一点我很有体会,生活中的苦恼、想不通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在看书的时候解决的,即使看到某个观点很有道理,也不代表就转化成了我的,反而是在一个人走在路上、坐车、做家务等独处的时候却想明白了,因为在那样的时刻,才能与自己对话,思考的情绪才会到来,所以独处、空闲都是思考的先决条件。
缺少思考所带来的问题还包括盲目服从权威,正如叔本华所说“思维庸常的人,头脑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流行观念、权威说法和世俗偏见,他们跟默默服从法律、秩序的普罗大众没有两样”。在互联网信息复杂的当今,更是难以分辨真相,很容易出现盲目听信一面之词的现象,最近的“罗一笑事件”,“凤姐事件”都是如此。
既然叔本华反复强调思考比阅读重要,那么阅读的意义何在呢?正因为思考不能随时随地光临,在思考没有到来的时刻阅读就是不错的选择,虽然阅读的东西不能马上成为自己的,但它会留在脑海中,在某个思考的时刻浮上心头,帮助自己想明白一些问题。如果说阅读是积累素材,那思考则是将这些素材分门别类,留下适合自己的,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所谓一个人的价值观,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二、论阅读和书籍
1.复习是学习之母
叔本华认为,每一本重要的书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因为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关联。看到这里我觉得实在是汗颜,虽然一直有读书的习惯,但一般都是看一遍就没有再看过第二遍,偶尔看第二遍,发现第一遍看的已经完全不记得了。我想不止是我,现在好多人都追求一年要看多少本书,但是真正记得的又有多少呢,再加上微博微信新闻上的那么多信息,我们的头脑早就被挤满了。
“我们阅读得越多,被阅读之物在精神上所留下的痕迹就越少——因为我们此时的头脑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叠写满了东西的黑板。这样,我们就无暇重温和回想,而只有经过重温和回想我们才能吸收所阅读过的东西,正如事物并非咽下之时就能为我们提供营养,而只能在经过消化以后。”
这也是我写书评的原因,以前看的书似乎只是看过了就过了,没有回过头再去总结,即使在看书的时候感触很深,过后还是忘了,所以写书评是一个很好地强迫自己看书时认真划重点,看完之后好好分析总结的办法,这样会让自己对整本书的逻辑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2.读好书,不要读坏书
“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叔本华在书中反复提到庸常大众总是喜好最新出版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却几乎都是为了赚钱而写作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而好的经典作品却被淹没了,所以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要与拙劣的作品作没完没了的斗争,我把这理解为叔本华怀才不遇的牢骚……
不过他说的现象倒是的确一直存在,不管是他的时代还是我们的时代,是德国还是中国,作家总是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每几年就会有一批很时髦的书,早些年有很多穷游的去西藏的,现在似乎很流行你若安好就是晴天这样的书名,这还只是传统的出版业,新兴的自媒体行业就更不用说了,一个热点一出来所有的公众号都在发表观点,过了几天又换一个热点,几乎就是依靠热点来赚流量,但当热点过去,这些文章的价值又何在呢?
生命如此短暂,可以用于阅读的时间就更短了,当然要把时间放在那些经过时间验证而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上。所以我的公众号写的都是些历史哲学类的书,关注的人也不多,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我写的东西太严肃了,要不也写点轻松活泼的内容涨一下粉。不过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一方面是因为的确喜欢读这些书,可以带给我很多思考,另一方面我写东西本来最初的想法只是记录读书感悟,粉丝数量并不是我的目的,如果遇到有同样读书爱好的粉丝当然最好,遇不到也不强求。
三、论死亡
这一章可以说是全书中最精彩也最难懂的一章,死亡大概是世间最终极的问题了,人人都知道这回事,却似乎谁都觉得这件事离自己还远着,不用想。但是我们总会面临亲人的死亡,这个时候就会陷入巨大的困惑,人死了之后还会存在吗?是活着的时候痛苦还是死了之后痛苦?这样的终极问题也只有哲学或者宗教来解答了,所以苏格拉底给哲学所下的定义就是“为死亡所作的准备”,我们来看看叔本华是如何揭开死亡的谜题。
1.个体只是手段,种属才是目的
当我们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发现动物的死亡实在是太普遍而又微不足道,到处都是随时可能被踩死的蚂蚁,正在吃草而浑然不觉狼的出现的绵羊。这说明个体生命的死亡对于大自然来说完全无足轻重,个体的死亡不会对其内在本质有任何影响,这一内在本质——如叔本华所说——就是种属,也可以叫做意欲,其他的版本翻译是意志,出自叔本华最著名的那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对于这个概念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也只是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个体生命的死亡对于种属来说就如同睡眠对于个人一样,所以死亡和睡眠其实也没什么区别,而我们也许只是存在于种属的梦境之中,这么说起来和庄周梦蝶好相似,越说越玄乎了。我的理解是,虽然每时每刻都有人死亡,但每时每刻也有人诞生,人这个种属还是会延续下去。对于种属来说,个体生命只是表象而已,任何人或者动物的死亡都不会影响到其内在本质,这里叔本华举的一个例子我觉得很贴切。
“在一个活了极长一段岁月,并且对人类及其全部历史一览无遗的生物看来,那永远的生、死交替就像某种持续不断的振动;因此,这样一个生物可不会想到他眼前所见永远是从“无”生出新的“有”,然后又从“有”归于“无”。相反,就像把快速转动的火花看成持续的圆圈,把快速左右摇摆的弹簧看成固定的三角形,把摆动的弦线看成纺锤状物,同样,我们会把种属视为长存、长驻,而死亡和诞生则类似摇摆和振动而已。”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个体本来就不重要,而人类却觉得自己是万物灵长,和动物有着本质区别,所以我们的灵魂可以永生,但事实却是我们和动物对于大自然来说都是一样的无足轻重。这么说好像很难接受,那是因为我们的智力是无法理解事物真正、最终的本质的,而只能把握这些事物的现象,智力被创造出来本来就只是为了意欲追求其渺小的目标而服务的,这让我想到了佛教中的“小我”和“无明”。我们所引以为豪的聪明的大脑其实才是对真相的认识的最大的阻碍,个体只是一枚可怜的棋子罢了。
2.不灭的本质
那么我们背后的那个不灭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我们无法认知,因为我们是生活在时间概念中的,而对于自在之物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想要理解这个概念,就先看看叔本华关于时间的两段论述:
“时间并不适用于自在之物,因为时间预先就定形在我们的理解方式里。死亡则是时间上的现象在时间上的终结,但一旦我们把时间拿走,那就再也没有什么终结,这个词也就失去其所有含义。
开始、终止和延续这些概念,纯粹只是从时间中获得其含义,所以这些概念只是在时间这一前提条件下才会有效。但是,时间却没有绝对的存在,时间并不是事物自身存在的方式,而只是我们认知我们以及所有事物的存在和本质的形式;正是这一原因,时间这一认知形式是相当不完美的,这一认知形式只局限于现象。因此,终止、延续等概念唯独在现象方面才可派上用场,而不能适用于只在现象中露面的东西,亦即不能适用于事物的自在本质。”
这让我想到了科学中的维度学说,我们是生活在三维世界的人,第四维就是时间,但是我们无法想象更高维度的人的生活,最近有一个视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提升自己的维度》就是关于这个观点的。还有《心经》中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生命本质。叔本华、维度学说还有《心经》所说的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那个所谓的真相?或许在追寻世界真相的道路上,所有学科都会殊途同归。
3.死亡的安宁
看似无法理解,其实换个角度就明白了,我们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很重要,但站在更高的也就是那个内在本质的角度来看,我们是他的一部分,就像细胞是我们的一部分。“正如我们活在这一世界,这一世界也同样活在我们的里面,一切现实,其源头都在我们的内在”,说到这里,也算是可以给死亡这个命题一个答案了:
“正是由于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本质不灭,每一动物,甚至每一个人才会心安、平和、漫不经心地走在随时夺命的意外和危机丛中,并迎头走向死亡。正因为这样,从它(他)们的眼神中,才会流露出种属的安宁,因为种属是不会受到个体毁灭的影响。这种安宁是那些不确切和过一时换一个样的教条所无法给予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