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的邮件、一个该写的报告、一份该交的总结……这些火烧眉毛的事情纠缠在一起,不断消磨我们的精力和体力,把我们的生活搞的狼狈不堪。
一个怪圈
当我们和朋友聚餐时,忽然想起那份迫在眉睫的报告,满桌酒菜瞬间变得索然无味;当我们在KTV里happy时,脑子里忽然冒出那份十万火急的总结,心情瞬间变得忐忑起来。拖延就像一团乱麻,纠缠我们的人生。
起初,我们总是不慌不忙,想着时间还早;逐渐地,我们变得有点上火了,不过依然不愿想也不愿提;等到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点动手;终于最后的期限到了,我们从后悔升级为自责,但时间已经所剩无几,现在我们面临两个选择。
拼了,一杯咖啡一个通宵搞定它,尽管有点不尽如人意。
放弃,把脑袋往沙子里一扎,就这样吧。
无论最终是拼还是放弃,终于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下定决心,要彻底告别拖延。下次我们一定早点动手,严格执行计划,把事情做的井井有条,远离焦虑的煎熬。我们已经打定主意,意志也非常坚定,直到下一个任务再次出现……
很多人正在经受这样的煎熬,焦虑,拖延,更焦虑,再拖延。
一个问题
拖延的后果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因为拖延,有些人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自我满意度直线下降;有些人则因准备不足,与一些重要的机会失之交臂。
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很快又长出来了。怎样才能连根拔起?
《拖延心理学》列举了拖延的各种原因,我们先瞄准一个点,跟拖延死磕到底。
四个原因
1、对失败的恐惧
很多拖延者不喜欢被他人评判,他们担心自己的不足被别人发现;或者害怕就算自己竭尽全力,依然无法将事情做好。他们因此裹足不前,难办的事情一拖再拖,每天都在重复那些简单拿手的,这是典型的恐惧失败。拖延,就是他们应对失败恐惧的自我保护策略。
这些因害怕失败而拖延的人,往往以一种宽泛的方式来定义失败,他们经常把事情有问题和人有问题混为一谈。一个平庸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平庸的人。当他们做砸了一件事情,他们不仅认为事情是失败的,还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相反,当他们的下属犯错时,他们经常会去批评下属这个人,而很少评判事情本身。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即使是失败,我们也可以在挫折中总结和提升。
2、对成功的恐惧
恐惧成功,有点反常识。比如跳高,当你一次次尝试跳过横杆,无数次失败之后,最终你成功了。你满心欢喜,可别人会怎么做呢?他们把横杆调的更高了。那些害怕成功的人,很担心人们会加大对他的期待。他们害怕一旦上了电梯,不到顶端就找不到地方下来,这正是他们的焦虑所在。拖延,就是他们的刹车装置。
恐惧成功,是因为他们误读了成功的定义。关于成功,古典老师是这样说的:“success这个词来自中古英语succeden,前面是拉丁文前缀suc代表靠近和接近,后面是一个代表走的词根cess。可见,success的本义应该是:越走越近。”
对跳高而言,成功不在于跳的多高,而是越跳越高。
3、对控制的恐惧
对每个人来说,掌控自己的生活十分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遵守规则,照顾别人的需要。然而,那些对掌控感十分敏感的人,他们经常会抗拒规则的要求。当抗拒也变得力不从心时,拖延就成了他们获取掌控感的一种方式。
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建立在不让别人左右自己之上,每一次跟人打交道,他们都会如临大敌。他们的生活处处都是战场,跟每一个规则开战,为每一件事情争执。他们一直在评估谁更强势,谁处于控制地位,谁占上风。逐渐他们开始变得没有原则,甚至为了反对而反对。阻碍对方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以至于超过了其他一切,包括得到自己想要的。从挫败或抗拒对方中,他们获得的满足感远大于完成一件对自己意义的事情。
其实,出于自己的意愿,我们也可以选择遵从对方,互相合拍,互利共赢。有时,为了达成目标,合作是必须的。
4、对亲近和疏远的恐惧
由于自我完整感的缺失,一些人总在不断地寻找安全感,尤其是夫妻关系。有的人主张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有的人却很疑惑,我的就是你的,那我还剩下什么?
维持一定的人际距离,无论亲疏远近,对一个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都是至关重要的。离开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太亲近或太疏远,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拖延始终不是维护心理舒适边界的最佳方式。
任何人际关系都涉及边界和亲疏的问题,我们应当正确面对、妥善处理。拖延或许可以将他人保持在舒适的距离上,但显然它会阻碍我们的成长。事实上,人际关系中既依赖又独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相当重要。一个可靠的关系不仅提供舒适和值得信赖的处所,同时也鼓励双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去发展和成长。
一个对策
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感知触觉需要400-500毫秒,感知恐惧只需14毫秒。大脑传导恐惧的通道非常强劲,从恐惧中心(脑扁桃体)到思维中心(大脑皮层)的信号,要明显强于思维中心到恐惧中心的信号。也就是说,恐惧侵入意识要比有意识地消除恐惧容易得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恐惧就是如此,远处看,是蛇;近处看,绳子而已。恐惧就是一个懦夫,当我们放下包袱,撸起袖子准备和它大干一场时,它早就不知道去哪了。
《面对恐惧,从容面对》把恐惧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比如说恐惧失败,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你发现,自己真正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被认可。但究其根本,你真正恐惧的不是不被认可,而是没有能力面对不被认可的情况,这才是你内心深处真正的恐惧。
克服拖延,应当直面恐惧。当我们能够诚实地了解自己,现实地评价自己,并最终接受我们所发现的那个自己,恐惧就会烟消云散。
两个技巧
克服拖延,除了消除恐惧,还需要两个克敌制胜的法宝。
1、建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
① 目标必须是可观察的
外人无法看到我们内心的感受,也不了解我们的想法,但可以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为让目标具有可观察性,必须将目标落实到行动。目标不是“我要停止拖延”,而是“我要在3月1日之前写完总结”。
② 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
衡量性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目标不是“我要健身”,而是“每天两组俯卧撑,每组20个”。
③ 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
比如健身,有人制定了严苛的计划,每天一趟健身房,跑步X公里……,这显然并不轻松。我们应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让目标更加生动清晰,更容易达成。比如,从每天在健身房呆10min,到每天跑10min,到每天练10min,一步一步走向终点,而不是背负着梦想在原地踏步。
2、做时间的朋友
时间是什么?奥古斯丁说:“当你不问我它是什么的时候,我认为我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当你问我时,我却不知道了。”不管我们是否知晓答案,时间都在一分一秒流逝。
人们总是参照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坐标来感知时间,当我们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坐标中时,问题也就产生了。
轻视未来,会给自己制造麻烦。比如,考虑到长远发展,我们决定学习一门外语。但长远似乎有点远,它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学外语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很多时候,重要的事情拖着不做,早晚会变成重要又紧急的麻烦。
深陷过去,我们会难以自拔。过去就是过去,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不管我们是否清楚记得,也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过去属于我们,并将永远属于我们。即便我们感到事情还没有完,或者并不公平,我们也无法回到过去改变它们。
在当下,我们是过去的一个产物。当我们回想过去,我们是在当下想起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过去的认识。当我们展望未来,我们是在当下展望的,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未来却是我们创造的。
你做与不做,时间就在那里,不快也不慢。思考我们和时间的关系,在时间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放下包袱,去做而不是拖延。
时间不是敌人,它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