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A:
妈妈一边送女儿上幼儿园,一边对女儿说:“妹妹,昨天和贝贝玩的时候,你们因为争抢玩具闹得不愉快,你要知道,一个人要懂得分享才能有很多的朋友,才才能够取得成功......”
情景B:
儿子回家开心地告诉妈妈:“妈妈,今天篮球我们赢了,你知道吗?我们的主力还受伤了,我们居然赢了!”
妈妈说:“孩子,这很好,不管情况有多不利,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了战胜困难!”
情景C:
妈妈训练女儿跳绳,女儿已经非常不开心了,没精打采的挥动着绳子。
妈妈粘在一旁,冷静的说:“上一轮跳绳,你开小猜三次,眼睛看向旁边两次!只有认真我们才能顺利的跳到100个,我们现在接着再来......”
这几种情形,是我真实遇到的案例,也是很常见的亲子互动场景。
在这样的情形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点,妈妈都在给孩子“讲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像教科书一般正确的真理,是人类智慧的精华。然而我们往往会忽略另外一个共同点,孩子往往都是一副茫然,隔离的表情。
他们大概在想,妈妈去哪儿了?眼前这个妈妈是戴着“面具”的,我怎么感受不到妈妈的“心”?
我们家长总想教点什么给孩子,不浪费任何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比如讲讲那些前人总结的“道理”。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越多的给孩子讲这样的道理,孩子就越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上茁壮成长,少走弯路。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道理都是一些“绝对正确的废话”,毫无作用。每一个这样“讲道理”的场景,都是对当下状态的忽视。
如果家长太爱“讲道理”,就会在孩子和家中之间造成难以消除的隔阂。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假设这段时间你的工作压力很大,和同事之间又有些不愉快,让你觉得情绪很不好,难以排解。你把你最近的状况告诉了你的父母,想在他们那里得到一点支持。然后他们说了后面这段:
“在职场上你应该更加专业一点,不要那么情绪化,越是面对这样的压力和这样的人,你就越不能生气。你要拿出最大的毅力,把这个难关闯过去。只要有决心,没有什么是完成不了的......”
听到这些,你是不是倒吸一口凉气,什么也不想说了?
这些“绝对正确的废话”是不是让你有一种吃了死苍蝇一般的无奈和无助?可见,这样的“绝对正确的废话”根本不能给人以任何的教育和启示!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走向功成名就的人生,所以大人们开始教导孩子达成目标该有的态度。但史丹佛心理学教授艾玛‧赛佩拉(Emma Seppälä)发现,很多既有的观念都是错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其实很多父母实际在做的事、说的话,只会阻碍孩子成功。
讲道理的妈妈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完美”的神坛上,戴着面具,没有温度。在那个当下,孩子的所有情感都不能进入到妈妈的内心,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没有回应的。
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们未来的沟通能力。妈妈在每个当下能够精准的确认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孩子就存在了,他就有了存在感。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这是精神分析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当然,不只心理学家这样说过,西班牙的一首诗歌就说过:死亡就是无回应。
幼时,如果总处于匮乏回应的状态下,孩子就会放弃对回应的渴望,并在极有限的回应和孤独种形成一个脆弱的自我。
这个脆弱自我,只能在孤独的,偶尔有回应的状态下,保持一种平衡。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害怕与人深切的共情与交流,他人精准的回应会让他深切的恐惧。
渐渐的,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变成那了个“讲道理”父母。这样的感觉是最熟悉最安全的。
身为父母,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他害怕孩子那种天然的,透彻的,纯粹的情感流动,那会唤起他对回应的强烈渴望与恐惧,这强烈的情绪是他不敢面对的,于是他只能用“讲道理”关上与孩子沟通的通道。让孩子也体会到那种无回应的绝境。
这样做最熟悉也最安全,如果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他完全可以说:“该说的我都说了,该教育的我都教育了,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成功甩锅)
面对这样的轮回,是勇敢的觉知和成长,还是把自己交付给命运的巨轮?教育,是父母自我的修行。当我们诚实的面对自己,修复自己,我们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大智慧大成就。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