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里的赵医生说,“喜欢王小波式有趣的恋爱”。这让我对王小波产生了最初的兴趣,我觉得赵医生这样的人喜欢的作者一定非常特别,说不定也极其英俊。后来在网上我发现了一个关于王小波的访谈。那是很多年前了,电脑是笨重的箱式,黑色的屏幕上有蓝色的光标闪烁——王小波就坐在那台电脑前咧着一嘴参差的黄牙腼腆的笑着。于是,我瞬间就熄灭了想读一读他的书的念头。
现在,我把这本《沉默的大多数》从头翻到尾,真诚的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我认为王小波有一颗英俊的大脑,他的聪明令人愉悦。
《沉默的大多数》最初出版的年代在1997,距今已然20年了。但其中讲的那些道理——或者很多读者认为那是“常识”——仍然适用。王小波的书读起来非常轻松,他不停给你讲故事,国内的国外的上城的下乡的,好像一个博学而风趣的老友面对着你侃侃而谈。但最后,你又不禁疑惑,好像是什么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听懂。
我终于明白,智慧是需要积累而并非单纯的传授。有些东西你知道后来遇上,就懂了。有些你知道可是没遇上,就不会明白。作者写下的东西,读者总要有些许类似的经历,才能与之产生些共鸣。这本书比我还大,当然现在的我不可能完全读懂。也许我觉得自己看懂的其实是王小波根本没有说的呢?
不过王小波又说了,“我最赞成罗素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思维也是一样,这样才会有百花齐放的文化和智慧雄辩的人民。
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描述的那个年代十分喧嚣而且刻板。当王小波站出来,他说的那些话让全国人民精神一振。大家开始把这个黑黑瘦瘦的男人作为文坛里的一个标杆,因为王小波说出了作为大多数的沉默的他们不敢说的话。
沉默有的时候是软弱。人们害怕因为发声而被追责而被损害。但羊群在遇狼的时候如果沉默,也许都会被咬死。
沉默有的时候是愚蠢。在你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想懂的时候,自然觉得沉默是一种最舒服的状态。
沉默有的时候是距离。比如当我妈妈训斥我的时候,我低头沉默。由于她不知道我到底是真心实意的认错还是在心里愤怒的吐槽,所以她默认了好的一面然后满意的离开,而我自认为保持了内心的独立,依然自行其是,等她下一次抓狂。这个时候的沉默代表了拒绝沟通,衍生了不信任,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坏的错的,只是你不可以否认我们经常会在错误的时间里沉默。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这才是王小波想告诫我们这些沉默的大多数的。
正如他在序言里写道的那样——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我在慢慢翻阅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王小波在不停的发声。如果说文如其人,那么我觉得王小波一定是温柔而悲悯的。就我所知道的,他生前的环境并不太好。但他的文字却平和而宽容,没有道德的绑架没有情怀的控诉,比如讲民族主义的那一篇。他能体谅做不到的人,因为他更懂人性,所以能够宽容。他总是把道理简简单单的摆出来,没有渲染没有烘托,可是却让我愈加的佩服。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杂文集,文章探讨的内容不局限于文人们常谈的那几类。我很难想像在20多年前,王小波就开始谈论女权主义,把同性恋问题摆在台面上,还讨论了一些少儿不宜的事情。他写的东西是有趣的超前的,这是他喜欢思考的缘故。
卢梭说,人不过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类的生存能力相较于其他的物种来说何其脆弱,唯独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优势。死亡已经带走了王小波,但他的思想直到今日还活着。每当我翻开他的书,就仿佛看到了那个丑丑的黑黑的王小波腼腆的笑着,然而眼睛里全是聪慧的光。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我终于开始明白为什么英俊而博学的赵医生会喜欢王小波。聪明而有趣,原本就是一种强大的魅力。
我经常会畅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因此在不同的时期,我脑海里的自己总是不太一样。但是现在的我特别希望自己多学一点,成长为一个会思考而且有趣的人。至少在该说话的时候,不会因为什么都不懂而沉默。